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 只有一个地球 第二课时 同步习题
一、指出下面句子的说明方法(填序号)。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
2.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
3.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
4.科学家们提出来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 )
二、阅读练习。
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 ?)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 ?)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这段文字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
? 3.用“~”画出具体些地球美丽壮观的句子。
4.根据理解完成填空。(1)“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
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中“蓝色”的是__________,“白色”的是
__________,“水蓝色的纱衣”指的是__________(2)这段话中将地球比
作__________和__________,说明它的__________,表达出对地球的
__________之情。
参考答案
一、1.B 2.C 3.D 4.A
二、 1.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地球的样子 2.yìnɡ?hén?
? 3.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4.摇篮?母亲?可爱?赞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只有一个地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只有一个地球 单元 六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上
学习 目标 练习书写生字词语。2、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
重点 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得出结论。
难点 抓重点词句,深入研读课文,得出结论。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齐读诗歌,导入新课1.学生齐读诗歌《地球累了》(节选),读后谈自己的感受。 2.教师总结,导入新课:那是一种心理的纠结,那是对人类愚昧无知的感叹,那是一种对环境的忧虑。宇航员遨游太空,也发出感叹。读出宇航员的感叹。(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学生朗读诗歌。引入新课。 ? 学生读课外的诗歌引入到本课的学习中,读懂作者的叹息和忧虑,对学习本课大有帮助。
讲授新课 二、围绕感叹,研读课文1.地球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1)学生齐读宇航员遨游太空所见的地球。 学生齐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2)联系实际,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 补充资料: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的破坏,以及带来的后果。(臭氧层对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有极强的吸收作用,能吸收高强度紫外线的99%,从而挡住了太阳紫外线对地球上人类和生物的伤害。一旦臭氧层遭到破坏,紫外线便会增强,则全球气候会变暖,人类生命健康堪忧。) 2.地球的“渺小” (1)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就像一叶扁舟。 (“宇宙”与“扁舟”对比,想象出地球的渺小。) (2)结合地球的一些实际数据,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这一观点。半径:约六千四百千米 表面积:大约5.1亿平方公里 世界人口:截止到2013年1月4日,全世界有70.57亿人 陆地面积:1.49亿平方千米 可供人类居住:约0.8亿平方公里3.地球“自然资源有限” (1)矿物资源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地球无私地、慷慨地向我们提供矿产资源。体会地球太可爱了。 (2)联系实际,人类不加节制地开采矿产,必将加速矿产资源的枯竭。那时人们将没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人类需要的工业原料就没有了,进而认识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4.地球的“生态灾难” (1)人类生活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服务的。何为“本来”?去掉“本来”,读出地球的可爱;加上“本来”,读出这句话的言外之意。 (2)人类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主要有哪些?联系实际展开会议与想象,体会地球“太容易破碎了”。 污水排放,乱砍滥伐,捕杀野生动物,废气排放,滥用化学品等。并由此展开联想,想到不堪的后果。三、层层深入,得出结论1.科学家证明什么?是何意?科学家设想什么?是何意? (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说明人类要保护地球;科学家设想在火星或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这是为了让读者想象,假如有移民基地,人们都去居住也是不可能的事情,进一步突出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展开想象,说说人类别无去处的结果? 3.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看法,列出保护地球切实可行的办法。 围绕“美丽装挂、和蔼可亲”进行文本解读。 得出结论 ? 围绕宇航员的感叹,认真研读课文。这一环节是教学的最重要的一段过程,教师适当补充资料,点拨指导,使学生真正从心底里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以出示问题的方式组织教学,让学生学会层层深入的说理方法,明确地球被破坏,人类别无去处的道理。
课堂小结 四、书写字词,拓展练习1.正确工整地抄写课后11个生字,15个词语。晶莹 遥望 恩赐 慷慨 毁坏 目睹 交错 贡献 节制 枯竭 滥用 威胁 指望 破碎 和蔼可亲2.谈谈对“如何去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的想法。
板书 18、只有一个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渺小资源有限,生态灾难 无处可去,精心保护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20张PPT)
18、只有一个地球
语文部编版版 六年级上
回顾导入
上节课我们从不同方面了解了地球,原来地球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般包罗万象,她也有脆弱的一面,也需要我们去爱护。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我们的地球吧!
辨字组词
??葛(? ?)?篮(? ?)?莹(? ?)???
蔼(?? )?蓝(? ?)?萤( ?? )
诸葛
和蔼
篮球
蓝色
晶莹
萤火虫
新知讲解
默读第1、2自然段,交流宇航员在太空遥望地球所看到的景象。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把“地球”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让我们感受到地球是那么美丽,那么亲切。
带着感情读一读这句话,要把地球的美读出来。
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地球是一个半径约为六千四百千米的星球。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它只有这么大,不会再长大。
列数字
作比较
人类的活动范围非常有限
分组读第3、4自然段,说一说:这一部分主要围绕哪句话来讲的?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举了哪些例子?
地球所拥有的自然资源也是有限的。
同学们你们所知道的自然资源有哪些?
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举例子
你知道哪些矿产资源?
地球是无私的,它向人类慷慨地提供矿产资源。但是,如果不加节制地开采,必将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
矿产资源
形成漫长
不加节制地开采
枯竭
本来:“原先、先前”的意思。准确地点明了这些资源已遭受破坏,强调了原先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等,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的。
分类别
小组讨论:
什么是生态灾难?结合我们的生活环境,说说你平时看到哪些行为造成了生态灾难?
乱砍乱伐
无节制开采
大肆捕杀 血流成河
恶劣生态 鱼的杀手
可怕的大气污染
山洪如猛兽般爆发
你想对地球母亲说些什么呢?
有人可能会说:既然地球上的资源那么有限,我们就到别的星球上去生活吧!可不可以呢?默读课文5-7自然段,寻找答案。
人类目前无法移居
科学家已经证明,至少在以地球为中心的四十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人类不能指望地球被破坏以后再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
只有一个地球,如果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如果地球上的各种资源都枯竭了,我们很难从别的地方得到补充。
我们要精心地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让地球更好地造福于我们的子孙后代吧!
1、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2、拯救地球,从生活中的细节做起。
3、地球是万物生灵共同的家园,共生共荣来自万物的和谐。
拓展延伸
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
A.举例子? B.打比方? C.作比较? D.列数字
1.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的星球。(?? )
2. 同茫茫宇宙相比,地球是渺小的。(? ?)
3. 科学家们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 )
A
D
C
课堂练习
作 业
1、完成同步练习
2、画一幅“保护地球”的宣传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