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8单元 海水中的化学 单元达标检测
A卷(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4分)
1.下列有关海洋资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海水中溶有大量的盐
B.人类从海水中提取用途广泛的金属镁
C.海底蕴藏丰富的煤、石油,没有天然气和“可燃冰”
D.海底蕴藏着多金属结核,也称锰结核
2.海水淡化不可直接采用 ( )
A.蒸馏法 B.过滤法 C.淡化膜法 D.多级闪急蒸馏法
3.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利用阳光、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利用阳光、风力使水蒸发,析出盐
C.日光照射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减小
D.升温使氯化钠析出
4.在发酵的面团中加入下列某种物质的溶液揉和,既能除去面团中的酸,又能使蒸出的馒头疏松多孔,该物质是 ( )
A.Na2CO3 B.CaO C.NaCl D.Ca(OH)2
5.下列关于饱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相同温度下,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B.浓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C.不饱和溶液降温一定会变成饱和溶液
D.对于同一溶质的溶液,在同一温度时,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6.下列各因素中不会影响固体溶解度的是 (? )
A.溶质的种类??? B.溶剂的种类??? C.溶剂的多少???? D.温度
7.在一定温度下,将一瓶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有:①升高温度②降低温度③增加硝酸钾④减少硝酸钾⑤增加溶剂⑥蒸发水,其中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⑥
8.下列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少的是 ( )
A.食盐 B.熟石灰 C.硝酸钠 D.硫酸铜
9. 20℃时,向一盛有40 g氯化钠的烧杯内加入100 g水,充分搅拌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氯化钠固体,过滤得到4 g 固体和澄清溶液。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等于36 g B.20℃时氯化钠在水中的溶解度为36 g
C.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36% D.加水后该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10.右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b物质的溶解 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
B.t℃时,等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含有相同质量的溶质
C.当温度大于t℃时,a溶液一定比b溶液浓
D.a中含有少量b时,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11.有三瓶无标签的无色溶液,只知道它们分别是稀盐酸、BaCl2溶液和KNO3溶液中的各一种。下列四种溶液中,能将三种无色溶液一次鉴别出来的是 ( )
A.NaCl溶液 B.稀硫酸 C.Na2CO3溶液 D. AgNO3溶液
12. 图1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室温时,将盛有a、b饱和溶液的试管分别放入烧杯内的水中,均无晶体析出。当向烧杯内的水中加入硝酸铵固体或浓硫酸后,图2试管内所示现象正确的是 ( )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6分)
13.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⑴l0℃时KNO3的溶解度 (填“>”、“<”或“=”)NaCl的溶解度。
⑵t℃时,将mg KNO3 、ngNaCl 分别溶解在20mL水中恰好饱和,则m____n(填“>”、“<”或“=”)。
14.我国有较长的海岸线,海洋资源十分丰富。以下是对海水资源的部分利用。
(1)海水中含量最高的盐是 ,海水经 结晶可获得粗盐。
工业上采用如下的流程从海水中提取精盐:
上述流程中Ⅰ、Ⅱ、Ⅲ分别是 、 、 。
(2) 粗盐中含有泥沙、硫酸镁、氯化钙等杂质。将粗盐溶于水,然后再进行如下操作即可得到较纯的氯化钠:①过滤;②加过量的NaOH溶液;③加适量的盐酸;④加过量的Na2CO3溶液;⑤加过量的BaCl2溶液。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3)从“晒盐”后的母液(卤水)中提取重要金属镁。提取镁的步骤如下:
提取Mg的过程中,试剂A最好选用 ,试剂B选用 。电解无水MgCl2的过程中 能转化为 能。
三、简答题(共10分)
15.(6分)食盐和面碱(碳酸钠)、酱油和黑醋(黑色的醋)都是家庭中常见的烹调用品。请你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将它们鉴别开。每组物质都要简述两种物理或化学鉴别方法、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1)
。
(2)
。
16.(4分)要将MgCl2、Na2SO4溶液中的Na2SO4杂质除去得到较纯的MgCl2溶液,某同学设计了两种除去Na2SO4杂质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加入适量的BaCl2溶液,将Na2SO4全部转化为BaSO4沉淀后,过滤除去。
方案二:加入NaOH溶液,将要提纯的MgCl2全部转化为Mg(OH)2沉淀,在过滤得到的Mg(OH)2沉淀中加入适量的盐酸,至沉淀恰好完全溶解。
请分析上述除去Na2SO4杂质的方案哪一种正确?另一种方案不正确的原因是什么?
B卷(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15分)
1. 20℃时,分别向盛有10g水的的两支试管中,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使其充分溶解,可观察到如右图所示的现象。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
A.20℃时,“A”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B.20℃时,“B”试管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右图2中表示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是“b”
D.要“A”试管中剩余的固体继续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或增加溶剂
2.用氯化钠配制lOOg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现有下列操作:①溶解;②称取氯化钠;③过滤;④量取水;⑤计算;⑥蒸发结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 )
A.①②③④ B.⑤②④①
C.①③⑤②④① D.①③⑥⑤②④①
3.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00C~300C)如下表所示:
00C 100C 200C 300C
NaCl/g 35.7 35.8 36.0 36.3
Na2CO3·10H2O/g 7.0 12.5 21.5 38.8
根据上表分析下列几种说法: ①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②将含水各1OOg的氯化钠与碳酸钠的饱和溶液,从300C降至O0C ,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③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相等时所对应的温度在2O0C~300C之间 ④欲从含有少量NaCl杂质的碳酸钠浓溶液中分离出碳酸钠晶体,应采取降低溶液温度的方式。上述说法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4.为验证物质间化学反应的规律,小红同学用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进行了下面的实验:
①甲 + K2SO4溶液 ②乙 + KCl溶液 ③丙 + KOH溶液
经分析发现:三个反应中都有KNO3生成。
由此推断:甲、乙、丙三种溶液所对应的物质是 ( )
A.HNO3 AgNO3 NaNO3 B.Ba(OH)2 NaNO3 HNO3
C.Ba(NO3)2 HNO3 AgNO3 D.Ba(NO3)2 AgNO3 HNO3
5.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 )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CaCl2溶液 HCl 过量CaCO3、过滤
B.NaOH溶液 Ca(OH)2 过量Na2CO3溶液、过滤
C.CaO CaCO3 加水溶解、过滤
D.Na2CO3 NaHCO3 加入稀盐酸
二、填空题(共16分)
6.(4分)下面的表格中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溶解度/g 29.4 33.3 37.2 41.4 45.8 50.4 55.2 60.2 65.6
(1)从表中可得到的一条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20℃时,向100g水中加入50g氯化铵,形成氯化铵的_____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将其温度升高至60℃时,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g,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____。
7.(4分)食盐和味精是厨房里常用的两种调味品,这两种物质都可溶于水,在相同条件下,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更强呢?小明进行了以下实验探究:
①在两个同样的烧杯甲和乙中分别倒入50克冷水和50克热水,用天平称取食盐和味精各20克,把食盐倒入甲烧杯的冷水中,把味精倒入乙烧杯的热水中。
②用玻璃棒搅拌,使它们充分溶解后,甲烧杯中食盐还有剩余,乙烧杯中味精全部溶解。
③结论:味精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食盐强。
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⑴你认为小明的实验设计有什么缺陷? 。
⑵实际上平时使用的味精,无论是晶体状还是粉末状的都含有少量的食盐,所以菜里味精放多了也会变咸的。如在实验室里要把味精提炼的更纯些,你采用的方法是 。(选填“过滤法”或“结晶法”)
8.(8分)一双善于发现问题的眼睛能够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知识。
【发现问题】在一次探究活动中,小强用塑料吸管向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吹气,在吹 气的过程中发现石灰水先出现浑浊又变澄清,他感到很意外。
于是,小强又将纯净的CO2通入新制的澄清石灰水中,观察到到的现象与上次相同。
(1)小强做第二个实验的目的是 。
(2)小强从老师那里得知:C02能与CaCO3和H2O继续反应生成Ca(HC03)2。
由此,小强推测出Ca(HCO3)2的一条物理性质是 。
小强还想了解Ca(HCO3)2的化学性质。
【提出猜想】Ca(HCO3)2受热能否分解?
【查阅资料】Ca(HC03)2受热分解生成CaC03、H20和CO2
【设计实验】小强用① (填右图有标号仪器的名称。 下同)、② 、铁架台、导气管和单孔橡皮塞等组装成右图所示装置,加热时如果产物中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就可证明Ca(HC03)2受热能分解。
【实验过程】小强在实验室找到了一瓶Ca(HC03)2粉末,取少量放人试管中进行加热,加热时观察到试管口附近有小液滴产生。
小强的结论:Ca(HC03)2受热能分解。
【反思与评价】
(1)小松认为小强的实验不能确切证明Ca(HCO3)2受热一定分解了,小松的理由是 。
(2)请你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加热过程中有C02产生(不允许使用碱溶液).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预想的实验现象 结论
有CO2生成
三、计算题(9分)
9.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具有十分巨大
的开发潜力。苦卤是海水提取食盐后的残液,利用
苦卤可以制得金属镁等化工原料。下图是我市某盐
场苦卤中部分成分含量柱形图。试计算:
(1) 若使100 g该苦卤中的MgCl2和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沉淀,需要20% NaOH溶液多少克?
(2)将上述沉淀完全转化为无水MgCl2,并在熔融状态下进行电解,可得金属镁多少克?氯气多少升(该条件下氯气密度为3.0 g/L)?
参考答案
A卷
一、1.C提示:海底不仅蕴藏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还发现了“可燃冰”。
2.B 提示:过滤法只能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而海水淡化的过程是除去海水中的可溶性杂质,方法有蒸馏法、结晶法、淡化膜法、多级闪急蒸馏法等。
3.B 4.A 碳酸钠与酸性物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5.D 6.C 7.D 8.B
9.C 提示:20℃时,100 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钠36g,故A、B正确。得到的澄清溶液为饱和溶液,加水变为不饱和溶液,D正确。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C错误。
10.D 提示: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
11.C 提示:将Na2CO3溶液加入被鉴别的溶液中出现三种不同的现象,有气泡产生的是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的是BaCl2溶液,没有明显现象的是KNO3溶液。
12.A 提示:硝酸铵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降低,浓硫酸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在A中a饱和溶液温度降低,有晶体析出。
二、13.⑴ < ⑵ =
14.(1)氯化钠 蒸发 ①蒸发池②结晶池③提纯(或溶解、过滤和蒸发要全写)
(2)②⑤④①③(或⑤④②①③或⑤②④①③)
(3)熟石灰 稀盐酸 电能 化学能
三、15.(1)品尝味道,有咸味的是食盐,有涩味的是面碱。或各取少量样品放入玻璃杯中,分别倒入食醋,产生大量气泡,且气体使燃着的火柴熄灭的是面碱,无明显现象的是食盐。(或将样品配成溶液,加入酚酞试液,或加入石灰水等,观察现象)
(2)品尝味道,有咸味、酱味的为酱油,有酸味的为黑醋。或各取样品少量,分别加入面碱或碳酸氢钠粉末,冒气泡的是黑醋,无气泡的是酱油。或取样品少量,加入废旧电池的锌片,冒气泡的为黑醋,无气泡的为酱油。
16.方案二正确
方案一中,由于Na2SO4+BaCl2==BaSO4↓+2NaCl产生了新的杂质NaCl
B卷
一、1.B 提示:“A”试管中有固体剩余且不能再溶解,说明试管中的溶液一定饱和;“B”试管中的溶液可能不饱和,也可能恰好饱和。故A正确,B错误。在相同温度时,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等质量的水中充分溶解,甲剩余说明甲的溶解度较小,由此可确定C正确。由甲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的“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D正确。
2.B
3.C 提示:由于氯化钠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同,降温析出晶体的质量不同。碳酸钠晶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析出晶体较多。
4.D 提示:甲、乙、丙三种物质都含有硝酸根,且都能和对应的另一种反应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5.A 提示:B方法增加新杂质Na2CO3,C方法使被提纯的物质变成氢氧化钙,D方法使碳酸钠同时被除去,故都是错误的。
二、6.(1)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2)饱和 150 1∶2
7.⑴水温没有控制相同 ⑵结晶法
8.【发现问题】
(1)排除人呼出气体中其他成分干扰(1分)(或排除杂质的干扰)
(2)可(能)溶于水(1分)(答易溶于水也给分)
【设计实验】①试管(1分);⑦酒精灯(1分)
【反思与评价】
(1)药品Ca(HCO3)2中可能含有水分(1分)
(2)各1分,共3分。
选用的试剂 操作方法 预想的实验现象
紫色石蕊试液 将生成的气体通入 紫色石蕊试液中 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注意:选用“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或“pH试纸”验证生成物二氧化碳均给分
三、9.解:(1)设100 g苦卤中MgCl2、MgSO4完全转化为Mg(OH)2所需NaOH的质量分别为x、y。
MgCl2 + 2NaOH = Mg(OH)2↓+2 NaCl
95 80
14.25g x
x = 12 g
MgSO4 + 2 NaOH = Mg(OH)2↓+ Na2SO4
120 80
6g y
y = 4 g
NaOH溶液的质量为:
(2)可得Mg质量为:
生成Cl2的质量为:
体积为:
答:(略)
图1
溶
解
度
/
g
温度/℃
0
b
a
图2
硝酸铵
浓硫酸
硝酸铵
a溶液
浓硫酸
A B C D
水
水
水
水
a溶液
b溶液
b溶液
质量/g
MgCl2
NaCl
MgSO4
KCl
其他
163.0
142.5
60.0
22.0
4.2
某盐场1000 g苦卤中部分成分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