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19 18:38: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7单元 常见的酸和碱 单元测试题
(分值:100分 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固体氢氧化钠可用作干燥剂,下列气体不能用它干燥的是 (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氧气 D.氮气
2.合理施肥是农业生产和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下列化肥属于复合肥料的是( )
A.K2SO4 B.NH4HCO3 C. CO(NH2)2 D.NH4H2P04
3.将PH试纸用水湿润后测定某溶液的酸碱度,所测得该溶液的PH与实际情况相比,其结果是 ( )
A.相等 B.偏大 C.偏小 D.三种结果均有可能
4.下列各组物质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 )
A.K2CO3、KCl、HCl B.KNO3、NaCl、HNO3
C.AgNO3、NaCl、NaNO3 D.NaCl、Ca(OH)2、Na2CO3
5.溶液的碱性强弱跟溶液中草药OH–的浓度有关。一定体积的溶液中OH–数量越多,则溶液碱性越强。10%的NaOH溶液(密度为1.1g/cm3)与10%的KOH溶液(密度为1.1g/cm3)相比较,碱性更强的是 ( )
A.NaOH B.KOH C.一样强 D.无法比较
6.某电池厂排放的污水pH=4,并含有重金属离子Pb2+,下列合理的治理方案是向污水中加入 ( )
A.石灰石和铜粉 B.生石灰和铁粉 C.纯碱和木炭粉 D.烧碱和铝粉
7.人被蚊虫叮咬后,会出现皮肤痛痒,这是蚊虫分泌出的蚁酸所致。下表是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果要减轻痛痒,你认为应涂抹下表物质中的 ( )
A B C D
物质 食醋 肥皂水 牛奶 鸡蛋清
PH 2.4~3.0 9.5~10.5 6.3~6.6 7.6~8.0
8.如图所示装置中,夹子处在关闭状态。现将NaOH溶液滴入广口瓶中,待充分反应后,打开夹子,试管中刚停止沸腾的水又重新沸腾了。对上述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
A.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升高
B.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升高
C.试管内的气压减小,沸点降低
D.试管内的气压增大,沸点降低




9. 在下列溶液中分别滴加NaOH溶液,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 ( )
A.FeCl3溶液 B.MgCl2溶液 C.K2SO4 溶液 D.CuSO4 溶液
10.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别加入足量的水,能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的是 ( )
A.H2SO4 Ba(OH)2 B.KCl NaOH C.Ca(OH)2 Na2CO3 D.CaCO3 KNO3
11.聪明的小红同学在烧水是发现壶中有许多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CaCO3和Mg(OH)2,她设计了下列方法除去水垢,你认为可行的是 ( )
A.用食醋浸泡后冲洗 B.用洗涤剂溶液浸泡后冲洗
C.用食盐水浸泡后冲洗 D.用热的纯碱溶液浸泡后冲洗
12.北京大学的两位教授发现人体心肺血管中存在微量的硫化氢(H2S),它对调节心血管功能有重要作用。硫化氢能溶于水,其水溶液显酸性,称为氢硫酸。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硫化氢由两种元素组成 B.硫化氢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C.氢硫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 D.氢硫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
13.欲分离氯化铁、氯化钠、硫酸钡的固体混合物应选用的一组试剂是 ( )
A.水、硝酸银溶液、稀硝酸 B.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C.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 D.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硝酸
14.石灰浆新抹的墙壁上掉下一块白色固体,小红为探究其成分,她应该选用的试剂是
( )
A.酚酞、氢氧化钠溶液 B.酚酞、稀盐酸
C.酚酞、氯化钠溶液 D.盐酸、氢氧化钠溶液
15.下列各组物质表示同一物质的是 ( )
A.氢氧化钠 生石灰 B.氢氧化钠 熟石灰 C.碳酸钠 纯碱 D.二氧化碳 水
二、填空题(每空1分、化学方程式2分,共30分)
16.酸和碱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
17.不纯的NaCl样品中可能含有KCl、MgCl2、NaNO3中的一种或几种。称取11.7g样品加到水中,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AgNO3溶液,得到28.7g白色沉淀。则NaCl样品的可能组成有哪些?(有几种情况就填全几种,不一定填满四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NaCl、 ;第二种情况:NaCl、 ;
第三种情况:NaCl、 ;第四种情况:NaCl、 。
18.有两瓶无色液体,其中一瓶是蒸馏水,另一瓶是食醋,区别它们的方法有多种,请你简要写出其中三种方法(不写具体操作规象): ;
; 。
19.在表面皿上放一些固体烧碱,露置在空气中,可以观察到烧碱表面先变潮湿,过一段时间,表面又出现白色粉末。发生上述变化的原因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0.某化工厂用石灰石制取碳酸钙,流程图为



请写出上述方案中所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请你仍然用石灰石为原料,其他试剂任选,设计另外一种制备碳酸钙的实验方案,将你的实验方案用流程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21.人体胃液中含有少量盐酸,胃液过多的病人可服用含有氢氧化铝的药物,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2.过氧化钠(Na2O2)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将Na2O2投入水中,可产生一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A,反应后溶液的pH值大于7。试写出投入水中的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Na2O2能吸收CO2气体而产生气体A,常用于潜水艇中作供氧剂,则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3.下列物质按所属的类别,将其名称和化学式填入表内。
 烧碱、生石灰、磷酸、硫酸铵、碳酸氢钠、 氖气、氧化钾、氢氧化亚铁
三、实验探究(共27分)。
2 4.(8分)小明在学习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对课本上“活动性较强的金属一般可以将位于其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这句话产生了好奇。为什么用“一般’’这个词呢?难道还有例外吗?
[查阅资料]Na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实验与分析]①在实验室中,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②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放在滤纸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投人蒸馏水中,发现钠块立刻熔化成银白色小球,在水面上到处游动,滴入酚酞试液后溶液变成红色;③往硫酸铜溶液中,投入一小块钠,又出现蓝色沉淀,但没有红色物质析出。
(1)金属钠保存在煤油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实验②中,你能得出哪些信息?(任写三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13分)、化学反应往往伴随着一些现象发生,但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没有明显的现象。为了通过一些现象说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某班同学分两组作了如下探究实验:
(1)第一组同学把一支收集有CO2的试管倒立在装有饱和NaOH溶液的烧杯中(如图),看到试管内液面上升。这种现象是因为试管内外产生了
A、温度差 B、重力差 C、压强差 D、浮力差
(2)第二组同学从中得到启发,也设计了下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

A现象
为 ;B现象为 ;
C现象为 . (3)同学们经过分析讨论,认为第一组的实验中产生液面上升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种是因为CO2与溶液中的NaOH反应,消耗了CO2,你认为另一原因是 。
(4)为了进一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取上述实验后的溶液;第一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组同学滴加 ,现象为 __ 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他们虽然看到的现象不同,但都可以证实CO2与NaOH溶液已经发生了反应
26.(6分)X和白色沉淀I、II都是含有镁元素的化合物,Z是一种会使地球产生"温室
效应"的气休,A是一种碱。它们的有关变化如下图所示 (该实验条件下,微溶物以沉淀形式出现):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A是 ,B是
白色沉淀I是 ,Z是
(2)X跟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第四题 、 计算题(第一题9分、第二题4分共13分)
2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
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28.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假黄金(铜锌合金)组成元素的质量分数,称取20克假黄金置于烧杯中,用某浓度的稀盐酸50克,分5次加入,每次充分反应后,取出固体,经过滤、干燥等操作后称重,各次稀盐酸用量和剩余固体质量记录如下:

实验次数 稀盐酸的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1 10 18.375
2 10 16.750
3 10 15.125
4 10 13.500
5 10 13.500


(1)求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2)计算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参考答案:
选择题 1.B 2.D 3.D 4.B 5.A 6.B 7B 8.C 9.A 10.B 11.A 12.C 13.B 14.B 15.C
16.氢元素
17.①NaCl MgCl2 NaNO3 ②NaCl MgCl2 NaNO3 KCl ③NaCl MgCl2 KCl
18. ① 闻气味 ② 加活泼金属 ③加碳酸盐
19. 烧碱吸收空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 2NaOH+CO2=Na2CO3+H2O
20.(1) ①CaCO3 高温 CaO+CO2↑
② CaO+ H2O=Ca(OH)2
③ Ca(OH)2 + Na2CO3=CaCO3↓+2NaOH
①稀Hcl 氯化钙 ②加Na2CO3 碳酸钙
21.3HCl+Al(OH)3=AlCl3+3H2O
22.2 Na2O2+2H2O = 4 NaOH + O2 ↑
2 Na2O2 +2 CO2 = 2 Na2 CO3 + O2 ↑
23.氖气; 生石灰;磷酸;烧碱;氢氧化亚铁; 硫酸铵、碳酸氢钠
三、24. ①Na性质活泼,常温下与氧气反应,也可以与水反应放出氢气
②质软 熔点低 银白色 ③2Na+2H2O=2NaOH+H2 ↑
2NaOH+CuSO4=Na2SO4+Cu(OH)2↓
25. ① C ② A塑料瓶变瘪 B 鸡蛋吞进瓶中 C气球胀大
③CO2能溶于水 ④稀盐酸 有无色气体产生
Na2 CO3+2HCl=2NaCl+ H2O+ CO2↑;
C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CaCl2+ Na2 CO3=CaCO3↓++2NaCl
26. ①A NaOH B HCl I Mg(OH)2 Z CO2
②MgCl2+ Na2 CO3=MgCO3↓+2NaCl
四 27. ① 10.6克 ②10﹪ ③17.9﹪
.①32.5﹪ ②18.25﹪


③加碳酸钠溶液

②加水

①高温

石灰石

生石灰

石灰水

生石灰

石灰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