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宋、耕”等4个字,会写“守、株”等9个字,理解相应的词语。?
2.能读准字音、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背诵课文。?
3.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重点:读好“因释其耒而守株”。?
教学难点:能借助注释,结合插图,疏通文意。懂得不要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寓言。?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题解题?
1.?同学们,读过寓言故事吗,有什么特点?请你用一句话说说什么是寓言?(藏着道理的故事就是寓言。?)下面考考你,根据图片、能不能猜出故事名称??
2.出示图片。(守株待兔),听过这个故事?今天咱们看看古人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
(1)生书空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师随机指导“株”“待”的写法。?
(2)理解词义及题目:大声朗读课题。?
3.了解作者。?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好停顿。?
1.?易读错的句子。?
(1)折颈而死。?
(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①巩固"耒"字:?
②“冀”字正音。“冀”与“翼”对比识字。出示:羽翼、希冀。?
(3)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2.?再读课文,读出韵味。自由练读,指名读,集体读。?
三、理解句意,疏通文意。?
过渡语:课文会读了,下面咱们就来说说这个小故事,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
小组合作理解句意,一人读原句,一人说句意。
交流理解?
巩固走的意思?
引导区别“走”古今意思的差别。?
3.师引导想象:??
(1)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可见兔子当时跑的怎样??
(2)野兔为什么这样拼命的跑???
(3)种田的人看到撞死的野兔,是什么心情??他是怎么想的,是怎么做的???
(4)正因为这样的想法,于是他是怎么做的呢??
出示句子: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指名读,再读,一起读。?
过渡:像他这样什么也不做,一心守着树桩子,满脑子都是兔子来撞死,对于他这种想法,你能一个词形容呢?教师板书: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5)交流第三句:他天天这样,结果怎样了呢?生自由答,引导读书上句子?
出示句子: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过渡:谁能用自己的话,加上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学生串讲故事。?
指名说--评说?
小结:加上自己的想象,故事就形象多了。?
过渡:大家想一想,他为什么被为宋国人嘲笑??
五、总结寓意。?
假如你就是种田人的邻居,你打算怎么劝他?
把你想说的话,简单写写吧。?
读了这则寓言,你懂了什么道理??
听了你们的劝告,那个种田的人会怎样呢??
六、指导背诵。?
过渡:同学们,这篇文言文只有短短的39个字,不但讲清楚一个故事,包含这样深的道理,这就是我国古代语言文字的魅力。接下来让我们再次朗读课文。?
1.朗读课文,读出古文的韵味。??
2.播放古筝曲,学生随着曲调读,读出抑扬顿挫。
?3.试着背诵。配乐背诵。?
七、小结:
寓言是生活的一面镜子,可以折射出许多道理。像《守株待兔》这样的寓言故事还有很多很多。课外读一读《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相信你们会有更大的收获。????
八、板书设计。?
5.守株待兔
不劳而获???心存侥幸?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不能把偶然的现象当成经常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