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8-21 20: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气体交换的原理。
2.通过测量胸围差,概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归纳总结 ( http: / / www.21cnjy.com / " \t "_blank )能力。
2.通过观察演示实验说明胸廓容积变化与气体进出的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了解自己的胸围差,使学生能对自己的肺部呼吸功能有初步的了解,从而认识到体育锻炼对呼吸系统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肺与外界气体交换的过程。
2.通过测量胸围差,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互助合作精神。
3.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及分析、归纳能力。
教学难点:
1.正确掌握测量胸围差的方法。
2.通过模拟实验,找出胸廓容积的变化与呼吸的关系。
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软尺,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拔掉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
学生:复习上节内容,预习新课,完成“自主学习”。
教学流程:
创设情境:
教师通过提问上一节内容,自然引出本节“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有关内容,这样可以让学生温故而知新,更能加强知识的前后联系。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提问:1.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那几部分?2.呼吸道对吸入的空气能进行怎样的处理作用?转接:外界的空气经过呼吸道的处理后进入肺,在肺里与血液进行气体交换。那么外界的气体是怎样进入肺内的?在肺中发生怎样的变化?气体又是如何达到全身各处的?(板书课题) 回顾上节内容,思考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明确本节学习的重点难点。
测量胸围差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组织学生感受自己在深吸气和深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提出问题:在深吸气和深呼气时,你感受到胸廓容积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教师引导:这样的感觉一定准确吗?呼吸运动中胸廓容积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进行准确的测量。从而引出测量的必要——测量胸围差。 师生讨论测胸围差的用具、方法、步骤及注意事项。在达成共识后,教师和两个学生示范操作,再让学生分组实验,实验前让学生明确以下几点:1.测量时身体取自然站立姿势,双手自然下垂,不挺胸,不憋气,呼吸要均匀。2.软尺的位置要合适:男生胸前是软尺下缘与乳头上缘平齐,背侧是软尺要在两肩胛骨下角;女生胸前是使软尺经过乳头上方的第四肋骨处。3.软尺不要有折转。4.作好记录数据:尽力深吸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尽力深呼气终了时的胸围长度。5.设计表格并测三次记录好数据,算出平均值。 引导学生结合测量胸围差的实验结果,分析下面两个问题,从而引出胸廓上下径的变化:1.为什么同学之间的胸围差有差别?2.胸围差能完全代表胸腔容积的变化吗?除胸廓前后径、左右径的变化外,还可能有什么变化影响胸廓的容积?教师引导学生做曲肘、伸肘动作,启发学生作出假设:胸廓容积变化的原因是有关肌肉的收缩和舒张。 多媒体演示动画:呼吸运动讨论题:1.当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时肋间肌和膈肌是如何运动的?胸廓容积是如何变化的? 2.是由于吸气后使胸廓扩大,还是由于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3.古代有些女子将胸部和腰部束得很紧,以保持苗条身材,但是呼吸受到影响,体质下降。为什么?4.你能说出胸廓扩张和呼吸的关系吗? 继续探究:肺容积的变化与吸气和呼气的关系 演示实验:用模型模拟膈的运动实验。出示讨论题:1.橡皮膜、两个气球、玻璃钟罩分别代表什么? 2.手向下拉橡皮膜时,代表膈肌呈什么状态?此时胸廓的上下径有什么变化?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3.橡皮膜回缩时,代表膈肌呈什么状态?气体进入气球还是排出?4.是肺容积的扩大导致吸气,还是因为吸气后使肺的容积扩大?进一步探究:为什么肺容积的变化会导致吸气和呼气?小实验:取一个拔掉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让学生堵住安针头的小孔,用另一只手往前推活塞,使学生体会到针管内的气体体积越小,所用的推力越大,学生自然就明白了“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气体总量不变,体积变小时气压就大”的原理。 师生共同回顾呼吸运动的过程,让学生尝试完成下列表格:项目肋间外肌胸廓前后左右径膈肌胸廓上下径胸廓容积肺容积肺内气压结果 变化情况 吸气 呼气 学生用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感受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深吸气肋骨在向上向外运动,胸廓扩大。深呼气肋骨在向下向内运动,胸廓缩小。 学生分组实验,测量胸围差,用数据证明胸廓容积的变化。 测量方法:三人一组、设计表格,做好记录。为了数据准确,应测定三次,取最大值。下表是某位学生测量结果,以此为例计算:胸围差=吸气后胸围长度-呼气后胸围长度。状态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静8080.580尽力深吸气时909190.5尽力深呼气时7877.478.2 分析试验结果,思考并回答问题 学生观察多媒体动画,阅读书本相关内容,讨论、交流得出:肋间肌和膈肌收缩,胸廓扩张,胸腔容积变大,吸气;肋间肌和膈肌舒张,胸廓受压, 胸腔容积缩小,呼气。 学生观察实验,思考、讨论问题,得出结论:肺容积的变化导致了吸气和呼气。 肺的容积扩大—→外界气体入肺 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体排出 由指定学生操作小实验,并说出体会,帮助学生理解气体体积的变化与压力大小的关系,并进一步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归纳、细化、整合,完成表格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