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第一部分:带灯座的电路
关于电路,学生们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能够用一根导线、一节电池使小灯泡发光了。在操作的过程中他们会发现:这样用手来按住导线的两头与电池和小灯泡连接,太不方便了,有什么办法能解决这个问题呢 在本课中,一开始就来解决这个问题。给每个小组一个小灯座、一个电池盒,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元件的构造。电池盒内的两端分别装有金属片,并连接外面的两个接头,应让学生注意观察接头的弹簧夹、小灯座的螺口,以及旁边的两个接线头,想想这些构造的用处。了解了这些元件的构造后,能用这些元件使小灯泡亮起来吗 教科书引导学生进行安装。对实验结果进行记录是科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小灯泡亮了以后,这时可以引人一种简单的方法,即简单电路图。要指导学生认识一些简单的符号,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电路中的哪一部分,再告诉他们用线段连接的方法。
第二部分: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在学生们已经学会使用电池盒、小灯座后,用这些材料来组建一个比较复杂电路的活动就可以开始了。点亮更多的灯泡,意味着要提供比较多的材料。教科书要求用2个小灯泡,2个小灯座,4根导线、电池盒和电池组成电路。教科书中对电池的数量没有具体的要求,可以先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然后根据各小组电路的连接情况,再发给每个小组一节电池和一个电池盒,让学生探究电池在电路中怎么连接。当新的电路连好时,要让他们把这些电路画在记录单上,以便在讨论、交流时使用。教师可以从这些图中,了解学生对电路的掌握情况。学生已经能让两个小灯泡亮起来了,这时提出:我们能连接更多的小灯泡,使用更多的电池,让小灯泡亮起来吗 在这堂课上,学生已经没有时间去做这样的尝试,这个问题可以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经验总结出:只要使用电池、小灯泡、导线等元件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就会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对电路的认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可以自己建立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在这一课中,他们将学会使用新的装置一小灯座和电池盒,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装置建立电路和探索使更多的小灯泡亮起来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的建立电路的经验。一个简单电路需要一个能持续提供电能的装置一电池。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电从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过程与方法:
1、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2、观察、描述和记录有关的实验现象。
3、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激发对小电路的研究兴趣。
【教学重点】
1、使用相同的材料,电路可以有不同的连接方法。
2、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
【教学难点】
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教学准备】
每小组小灯座2个、电池盒2个、1号电池1节、导线4根、小灯泡2个、记录纸若干。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情景导入
1.创设情景:讲述前一天晚上归还电路实验材料时,由于天黑,无法打开门,向学生寻求方法。2.谁愿意帮老师点亮小灯泡 3.发出疑问:没有学生帮忙,师点亮小灯泡可以解放出一只手吗?4.激发学生深入思考,改进方法。5.介绍两位好工具,它们能够帮助我们把手解放出来。
帮助老师解决难题,各抒己见。上台演示点亮小灯泡生交流后提出这种
方法不方便,较麻烦。生根据已有知识经验,各抒己见。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唤起上节课学习内容,点亮一个小灯泡。引出电池盒、小灯座
带灯座的电路
1.出示学生任务一,并引导完成。2.引导学生交流汇报讨论结果并适当给予指导(补充强调:使用电池盒时,电池负极对准金属弹簧)。3.激励并指导学生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来点亮小灯泡。出示学生任务二:
连接成功后,小组讨论:(1)你们是怎样点亮小灯泡的 (2)你们连接的电路中电是怎么流动的 )4.引导全班交流汇报。5.介绍电路元件符号,引导画简单电路图,并多媒体出示画简单电路图基本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以下任务:
(1).边观察边讨论组成电池盒、灯座各部件的作用。(2).讨论如何正确使用电池盒及灯座。交流汇报对电池盒、小灯座的认识及使用方法。在小组内利用小灯座和电池盒来点亮小灯泡。小组内讨论交流:(1)是怎样点亮小灯泡的 (2)连接的电路中电是怎么流动的 )交流汇报。根据连接电路,对照画简单电路基本要求在实验记录单对应位置画简单电路图,之后在小组内展示。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习惯,通过动手操作来发现问题,并能自主解决问题。
让更多的灯泡亮起来
1.激励学生点亮两个小灯泡,出示学生任务三:实验要求:
连接成功后,小组讨论:(1)你们是怎样同时点亮小灯泡的,并说说电是怎样流动的 (2)画出简单电路图。(3)试一试,有没有第二种方法可以同时点亮小灯泡。2.随机指某一实验小组到台上展示实验并汇报相关问题。3.随机指另一实验小组到台上展示实验(连接电路不同于前一组连接方式),并汇报相关问题。4.引导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产生不同实验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出示任务四(课外探究):(1).分别用一节电池和两节电池以不同的连接方式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观察现象并思考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现象。(2).
思考:教室的电灯是用哪一种
方法连接的?为什么?
材料员检查实验器材;小组内开始实验;实验成功后小组内交流讨论解决问题:(1)怎样同时点亮小灯泡的,电是怎样流动的 (2)画简单电路图。(3)尝试用第二种方法同时点亮小灯泡。指定小组上台展示实验并汇报,其它小组认真观察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探讨。指定小组展示并汇报,其它小组认真观察操作过程及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并在全班进行交流探讨。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并描述实验现象。提出实验现象的不同点:串联电路中是灯泡较暗,并联电路中的灯泡较亮。明确课外探究任务。
给予较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体验自主探究的乐趣。激发学生学习安装电路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通过大家的动手操作,合作探究,你收获了什么?2.强调生活中、学习中安全用电。
预设:(1)
正确使用电池盒及小灯座;画简单电路图;同时点亮两个小灯泡;……牢记安全用电。
梳理知识点增强安全意识,养成安全用电的好习惯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