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1.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形特征进行比较,找出相似的特征,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查阅和搜集有关遗传的资料,了解更多遗传的知识。
2.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遗传的,比如头发,单、双眼皮,肤色等,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遗传的,了解遗传是生物的特征之一。
3.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
【教学重点】
什么是遗传现象,了解遗传知识。
【教学难点】
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做出合理的推测。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自己与爸爸、妈妈的照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一、激发学生兴趣、师生探讨了解人类的遗传现象。
1.游戏导入:从学生带来的照片中选择三组展现在课件上,同学们请看这些照片,仔细观察同学和父母的照片,小组讨论哪位同学和哪对父母有相似特征,帮同学找到自己的父母。
2.学生活动,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各小组学生分别汇报连线结果,并说出他们连线的理由。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一下左边学生与他们父母的相似之处。
3.刚才的活动中你觉得那个孩子的父母最好找?为什么?(第一个最好找,因为他和他爸爸特别像。)
哪个不好找?为什么?(第二个,因为他和父母之间的相似点很少,不容易找。)
4.有的孩子和父母之间有很多相似点,有的相似点很少,所以说是或多或少。
5.刚才大家做的就是根据遗传现象找家人,现在你能说一说什么是人类的遗传现象吗?
(学生简要概括。)
这种现象称为遗传。大家说的都属于遗传特征,它包括很多方面,这都属于人类的遗传现象。
二、认识动物有遗传现象:
1.我们再来看看我们的动物朋友。(逐一出示图片)每个小组选择一组动物家庭仔细观察,尽可能多的找出它们的相似点。
小组活动:教师逐一出示动物图片,让学生汇报。数出几个方面。
2.通过刚才的活动你有什么发现?(动物也有遗传现象。)
3.你能说说什么是动物的遗传现象吗?
(动物的孩子与父母之间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三、认识植物的遗传现象:
1.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知道人类有遗传现象,动物也有遗传现象,那么植物有遗传现象吗?(有)
2.你能举个例子吗?
(比如土豆,种上以后长出来还是土豆。种花生长出来还是花生。)
3.假如你有一小块种满豌豆的菜地,现在你想知道豌豆有没有遗传现象,你会从哪些方面研究?
(让学生拿出小组学习报告单填好相关内容,然后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归纳。)
4.观察教材第16页图片以及多媒体展示的植物图片,发现这棵小的是在这棵大的根上长出来的,小的被称为子代,大的称作母体,请大家仔细观察,找出子代和母体之间的相似点。(学生活动)
5.谁来汇报?(叶子的形状,叶脉,茎的形态都相似。)通过研究你有什么发现?(我发现植物也有遗传现象。)
6.你能说说什么是植物的遗传现象吗?
(植物的子代与父代之间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7.人、动物、植物都有遗传现象,这节课我们研究的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8.现在你能说说什么是生物的遗传现象?
(孩子与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
9.正如人们所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讲的就是生物的遗传现象。类似的谚语你能列举吗?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会打洞。虎父无犬子。有其父必有其子。)
四、拓展延伸
1.遗传是生物的普遍现象,我们就根据生物的遗传现象来做一个有趣的推测,我们再来看看这个小猫家庭,仔细观察图中小猫的颜色和花纹,再观察猫妈妈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是什么颜色?说说你的理由。
(是黑色的。因为有两只小黑猫,所以我觉得是黑色的。我觉得可能是黑红相间的,因为还有一只橘红色的小猫。)
2.我们来看一下真相,(出示猫爸爸)事实正像同学们推想的那样,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是从爸爸妈妈那里遗传来的,但是也有一些不同的特征,为什么呢?我们下节课再研究。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一起了解了人类的遗传现象,动物的遗传现象,植物的遗传现象,其实生物都有着遗传现象。遗传现象是很神奇的,同学们今天的表现很好,希望你们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合作探索,积极思考争取在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板书设计】
1.生物的遗传现象
人类
动物—→生物的遗传现象
植物
孩子和父母之间或多或少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些现象叫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