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7下地理 9.5极地地区 冰封雪裹的世界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7下地理 9.5极地地区 冰封雪裹的世界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19 15:4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一、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两极地区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
(二)能力目标:
1、学会阅读极地投影图。
2、学会对比两极地区的自然环境的差异。
(三)情感目标
通过对极地地区的认识,形成从现象出发探求本质的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探究精神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1、 在信息化的时代,学生通过媒体对极地地区有一定的认识,知道南极的企鹅和北极的北极熊,知道两极地区气候恶劣,但是对极地地区还缺乏科学系统的认识。
2、 目前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读图能力,但是对在以极点为中心的地图上辨别方向估计有一定的困难。
3、 七年级学生已经具有了探究和质疑的能力再加上这个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感情丰富,好奇心和好胜心都很强,所以一定对两极地区充满了兴趣。
三、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七年级的学生在接受知识方面带有浓厚的感性色彩,易于接受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认知过程也是从感性到理性。介于学生的这些特点本人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设施,自制多媒体课件,充分利用一些图片,视频,音频,给学生感官上的强烈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教学中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运用图片、动画资料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在课件制作过程中的资源有网上下载的图片、视频和音频,还有自己录制的音频。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活动一:
激趣导入,引出今天的任务极地之旅。
1、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朋友,有小海狮和他的朋友们,大家想不想认识一下?
2、那好我们就一起去认识一下,看看他们在干什么。多媒体播放《小海狮等妈妈》的片段。
3、这几位朋友可爱吧,大家知道他们生活的故乡吗?想不想一起欣赏一下他们故乡独特的自然风光。今天我们就进行一次极地之旅吧。让我们一起走进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多媒体出示课题课件)同时板书课题
1、学生回答:想
2、认真观看多媒体片段。
3、学生回答:小海狮和企鹅生活在南极,北极熊生活在 北极
设计意图:
主要通过《小海狮等妈妈》的片段激起学生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认识极地的动物。
资源准备:
1、 展示《小海狮等妈妈》小故事片段,其中包括小海狮、企鹅、北极熊的多张图片,还有自己录制的音频效果。
2、 展示自制课标题《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幻灯片。
活动二:
旅行前的准备。
1、承接: 旅行之前要求大家完成三项准备工作:(1)明确目标,只有带着目标去旅行,我们才会满载而归,旅行才有意义。
(2)熟悉向导,在旅行中地图就是我们的向导,因此要学会判读地图。
(3)寻找目的地,完成这三项任务我们就可以出发了,大家有信心吗?
1、学生回答:有信心
设计意图:
1、以准备旅行的方式提出问题会让学生感觉亲切,容易接受,让学生觉得地理就在生活中。
2、接下来我们完成任务一:明确学习目标。(多媒体出示课件—学习目标)
2、完成任务一:学习《学习目标》
设计意图: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资源准备:
多媒体展示学目标
设计意图:
1、培养学生自学能力2、分解难点,用问题引导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学。
活动二:
旅行前的准备。
3、清楚目标后,现在完成任务二:熟悉向导,(多媒体展示南北极地区图)问题引导:(1)图中的中心点是什么?围绕中心点的圆圈表示什么线?以极点为向外呈放射状的一系列直线表示什么线?
(2)图中的方向如何确定?
3、学生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二并积极展示学习结果。
3、用多媒体展示地图有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资源准备:
课件两极地区地图及问题
4、多媒体动画演示难点知识——极地方向的判读
4、认真观看多媒体课件——极地方向的确定,进一步掌握极地方向的判读。
设计意图:
由于学生认知水平有差别,这个环节可以帮助较困难的学生加深对较难知识的掌握
资源准备:
自制课件动画展示极地地图方向的判读
5、学会判读地图后,我们现在就完成任务三:寻找目的地(课件展示地图和问题):(1)你能在地图中找出两极地区并恰当的表述出来吗?(2)你能对比分析找出两极地区地理位置的异同点吗?
在学生展示结果(1)时板书南北极地理位置
5、小组合作完成任务三:两极地区地理位置和范围的学习。并上讲台在多媒体出示的地图上展示学习结果。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把两极地区的位置落实在地图上
2、 会分析比较两极地区地理位置异同为后面的分析气候做铺垫
资源准备:
课本教材
课件展示极地投影图
活动三:
极地之旅的第一站——放眼看南极
承转:准备任务完成,现在我们就开始极地之旅吧,今天我们重点去南极。我们的第一站是——放眼看南极(多媒体展示南极景观图片)请大家谈谈你的感受吧。
学生回答:是一片冰封雪裹的世界白色世界
设计意图:
让学生对南极有整体感性的认识,这样可以保持学生的兴趣和继续探究南极的欲望。
资源准备:
展示多幅南极景观图片
承转:不错,南极地区的确是一片冰封雪裹的世界,有个同学很激动发出这样的感慨说:“我站在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上”有的同学表示反对,你的意见呢?南极的海拔究竟有多高呢?(出示南极地形图)大家来分析一下
学生读地图自由发言,大多数同学同意南极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洲。地形图中看到的南极大陆是白色的,代表雪山和冰川,可是从图例中看不出具体的海拔
设计意图:
1、 从学生的角度提出问题,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学生不会有畏难情绪。
2、 培养学生用地图解决问题的习惯。
3、 引导学生发现问题。
资源准备:
展示南极地区地形图
活动三:
极地之旅的第一站——放眼看南极
总结:从地形图上我们看的是冰雪覆盖的南极大陆,无法看到它的真面目,而且从图例上也看不到南极的海拔。大家想不想看到南极的真面目?(展示南极剖面图)从图中你看到了什么?(再展示世界主要大洲的平均海拔图)你得出什么了?
前面两位同学的说法有道理吗?
总结:由此可以称南极大陆为“冰雪高原”同时板书
1、学生互动回答:想;
2、观看图片并谈感受:南极的海拔并不是很高,表面有巨厚的冰层,所以说两位同学的回答都有道理
设计意图:
1、 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2、 用剖面图和世界主要大洲平均海拔的柱状图让学有助于加强学生对南极独特地形和冰层的认识。
资源准备:
展示南极剖面图、主要大洲平均海拔图及南极冰盖的动画
讲述:南极巨厚的冰层在其重力作用下向四周下滑,崩裂掉入海洋形成浮冰和冰山(多媒体展示冰山图片)你知道人类的活动会对这些冰层冰山带来的影响吗?这些冰层和冰山又会对人类的活动产生哪些影响?
小组讨论展示结果:1、人类活动导致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层开始融化,将会把沿海国家淹没。
2、海洋中的冰山可能会使航行的船只收到毁坏。
3、冰山和冰层是人类宝贵的淡水资源。
设计意图:
1、 让学生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南极的危害,和最终给人类带来的影响,激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2、 让学生感到地理就在生活中,感觉到学有所用。
3、 用直观的图片加强学生对南极冰层的认识。
资源准备:
展示南极冰山、浮冰图片
活动四:
南极之旅第二站——感受南极
承转:看完南极的冰层,接下来我们进行南极之旅的第二站——感受南极,
1、大家认真看视频,并结合教材,总结南极气候的特点。(多媒体播放南极的气候)
2、展示南极气候图片,进一步加深对南极气候特点的认识。
3、展示总结南极气候特征图片同时板书。
1、学生认真观看视频,通过视频资料总结南极气候的特点:酷寒、干燥、烈风。
2、观看图片加深对南极气候的认识。
设计意图:
通过视频和图片加深对南极气候的掌握。
资源准备:
课件播放南极气候视频资料,展示南极气候特点“寒极”、“旱极”、“风极”图片
活动四:
南极之旅第二站——感受南极
讲述:虽然南极气候极其冷酷,但是也有相对比较“温柔”的时候(展示图片南极的暖季)每年的11月到次年的三月,是南极洲的暖季,这段时间成群的企鹅会聚集在沿海地带,还有极少数的低等绿色植物会出现在沿海一带。
认真欣赏图片并听讲解
设计意图:
1、 使学生对南极的气候有科学全面的认识。
2、 使初步认识南极的植物,为后面对南极生物资源的认识做准备。
资源准备:
展示南极植物茶渍衣
石黄衣和苔藓的图片
承转:在我们的南极之旅过程中有同学会产生这样的疑问,大家能帮忙解释吗?(展示问题)
1、我很疑惑为什么南极地区如此干燥却有巨厚的冰层?
2、我觉得现在这个季节进行南极之旅不合适?
小组讨论帮忙解决。
最后教师总结
小组讨论,并积极展示结果:
1、 南极气候寒冷,所以少量的降水不能蒸发,常年累月积攒起来的。
2、 这个季节正是南极的极夜时期,所以旅行不合适
设计意图:
1、 引导学生学会思考。
2、 解决一些同学在学习极地自然环境过程中可能存在的疑惑。
资源准备:
课件展示问题
活动五:
南极之旅第三站——观看极光
承转:刚才我们分析南极这个季节会出现极夜现象,这又为我们的旅行带来了一个可以欣赏的景观——极光(多媒体展示极光图片)
学生认真欣赏图片并听资料介绍,了解极光现象
设计意图:
加强学生对南极全面的科学认识。
资源准备:
展示极光图片和介绍资料
活动六:
从南极之旅来感知北极
我们的南极之旅先告一段落,现在有同学急于想知道北极的气候会是什么样的呢?前面我们对南北极地理位置进行了对比分析,能不能从它们的异同点出发推知北极的气候呢?
看课本教材,小组之间交流总结:
北极与南极气候很相似,只是程度有多不同,北极比南极气温要高一些,降水要多一些,风要小一些。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概括总结知识
活动七:
总结极地之旅的收获
我们今天的旅行就到此结束,大家来谈谈收获吧(多媒体展示知识巩固表
小组内交流总结,小组间竞赛回答。
设计意图:
1、 总结本节所学知识
2、 用竞赛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资源准备:
展示设计的问题
活动八:课后拓展思考
总结:看来大家今天的极地之旅收获不少,知道极地地区气候非常的恶劣但是为什么每年都有科学家不惜生命的代价去进行极地考察,大家下去思考一下,下节课继续我们的极地探索。
倾听并思考
设计意图:
为下节课做铺垫
板书设计:
极地地区——冰封雪裹的世界
一、 地理位置和范围:
南极:南极圈以南的地区,包括南极大陆、附近的岛屿及周围的海域
北极:北极圈以北的地区,包括北冰洋的大部分、亚欧北美洲的最北部
二、 地形:冰雪高原
三、 气候:酷寒、干燥、烈风
五、教学评价设计
形成性评价(选出最佳成果小组)
1、能否利用地图读出简单的地理信息如:对极地投影图的中心点、经线、纬线的识别。
对南北极地理位置的描述。
能否对教难点的知识进行分析掌握 如:极地投影图中方向的判断。
南北极地理位置的对比分析
南北极地区气候的特点及差异分析。
其目的是检测学生对主要知识的掌握程度。
过程性评价(选出最佳表现小组)
能否认真的倾听别人的发言
能否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能否大胆的展示自己的成果。
其目的主要为了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评价方法是教师评价和小组间互评。
深度学习重难点
教学中的重难点:
重点;极地地区的自然环境
难点;极地投影图中方向的判定
极地冰雪覆盖的自然环境
在教学中对于较难的知识采用分解难点,层次递进的问题设计,结合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帮助学生理解。比如在对极地地区方向的判读中,先引导学生判断极点的方向,然后是地球的自转方向,最后再判断极地中某一点的方向。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很轻松的掌握了极地投影图中方向的判读。
在理解极地冰雪覆盖的地区这一难点时通过各种地图和视频资料的运用,加强学生的感官刺激,加深对极地地区的认识,比如南极巨厚的冰层运用景观图、剖面图和柱状图帮助学生理解,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在南极气候的教学中运用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加深学生对南极气候的理解,学生兴趣浓厚,印象深刻,掌握牢固。同时也对重点的知识进行了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