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9 13:23: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什么是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过渡到大机器生产的一个飞跃。它是生产领域里的一次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18世纪60年代,英国首先开始工业革命,到19世纪中期英、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学习目标: 探究一:第一次工业革命为什么首先发生在英国?
(前提和条件)
探究二: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怎样兴起的?
(进程)
探究三:第一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影响?
工厂主威廉的幸福生活故事篇姓名:William
国籍:英国
生活年代:1793—1868
职业:工厂主人物小档案办公室里……    William正在为William家族企业的发展史写一本书,让Little William们好好学习,牢记父辈们的奋斗史,第一章他要写他的父辈们在怎样的条件下创业的,他特地找到了四张反映17—18世纪英国重大历史事件的图片……1688年“光荣革命”海外殖民活动原料产地、资金、海外市场圈地运动劳动力、国内市场手工工场的发展技术支持政治保障▲圈地运动 enclosure?movement 15世纪末——19世纪中叶西欧新兴资产阶级和新封
建贵族使用暴力 剥夺农民土地的过程。英、德、法、 荷、丹等国都曾先后出现过,而以英国的圈地运动最为典型。 所谓圈地,即用篱笆、栅栏、濠沟把强占的农民份地
以及公有地圈占起来,变成私有的大牧场、大农场。
大批丧失土地和家园的农民成为一无所有的雇佣劳动
者。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最重要手段之一。T·莫尔在
《乌托邦》中,辛辣地指责这种现象是“羊吃人”。 圈地运动的评价:促进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
为工业化提供市场、原料、资金、尤其是劳动力条件。大量农民破产流离失所,体现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本质。
1.生产力标准:2.道德标准:政治保障一个前提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资金劳动力市场技术殖民扩张、海外贸易圈地运动殖民扩张 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的积累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因 工场手工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William想起了工业革命刚开始时他的父亲OldWilliam创业时的艰难情形:
Old William经营棉纺织业起家,18世纪中叶随着飞梭的出现,棉纱顿时供不应求,随之而来的是纺织机器的不断更新,大大提高了棉纱产量。回忆……工业革命首先开始于哪个领域
开始的标志是什么?A 首先开始于棉纺织领域一、英国工业革命前提和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过程 (1)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棉纺织部门? 主要因为棉纺织业是新兴工业部门;棉织品价廉物美,市场需求量大。
工业革命是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的(2)为什么以珍妮机的发明作为工业革命开始
的标志?A、首先开始于棉纺织领域,开始的标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机”一、英国工业革命前提和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B、扩展到冶金、采煤等部门回忆…… 随着机器的日益增多,Old William的手工工场规模不断扩大,但仍然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发展,于是他开始建造工厂。
但是Old William的工厂由于受到动力的制约,只能建在偏远的河流峡谷,交通十分不便,遇到枯水期工厂只好停工休息……Old William工厂为什么会停工?如何解决呢?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A 首先开始于棉纺织领域,开始的标志...B、扩展到冶金、采矿C、动力革新一、英国工业革命前提和条件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瓦特改良蒸汽机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1)使机器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大推动了机器的发明和使用
(2)引起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革命一、英国工业革命背景二、工业革命的进程B、扩展到冶金、采矿A、汽船  B、小汽车 
C、火车  D、私人飞机汽船、蒸汽机车A C  William的厂房建在曼彻斯特棉纺织工业区内。1837年3月4日早晨William用过早餐后,和往常一样乘着新式交通工具
  、 准备到厂里上班。C、动力革新:D、交通运输的革新:A 首先开始于棉纺织领域,开始的标志...美国人富尔敦制造的第一艘汽船:克莱蒙特号 1807年标志了帆船时代的结束,汽船时代的开始 英国早期的火车交通领域:1、1807年 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汽为动力的汽船2、1814年 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蒸汽机车(火车)一、英国工业革命背景二、工业革命的进程B、扩展到冶金、采矿A、汽船  B、小汽车 
 C、火车  D、私人飞机汽船、蒸汽机车A C  William的厂房建在曼彻斯特棉纺织工业区内。1837年3月4日早晨William用过早餐后,和往常一样乘着新式交通工具
    准备到厂里上班。 C、动力革新: D、交通运输的革新:机器生产基本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E、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F、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A 首先开始于棉纺织领域,开始的标志...办公室里…… William的《家族企业发展史》进入第三章的创作:William企业蒸蒸日上,他的祖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强国。William的脸上挂着微笑,充满了幸福,他要告诉人们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这场伟大的革命。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对资本主义国家
2、对国际关系格局——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经济基础:上层建筑: 材料一: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以英国为例,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镑,到1840年的45590万镑,。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吨,1840年增至13940吨。①生产力: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经济基础材料二: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取代人力、兽力、水力、风力……把大量的机器和人力集中在厂房里,实现劳动分工的高度专业化,把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机器合理地组成机器系统,形成生产的流水线,科学计算每道工序需要的时间,合理安排劳动力。这样,一种新的生产组织形式诞生了。 ——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②生产组织:工厂的出现
材料三: 英国在不同时期城市和人口比重统计表③经济结构: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导
④城乡结构:城市化进程加快
在进行交易的资产阶级在辛苦劳作的无产阶级材料四: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情地剥削无产阶级,尤其是对童工和女工的残酷压榨,成为工厂初期的普遍现象。⑤阶级关系:出现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材料五:1776年.被誉为“经济学之父”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出版了《国富论》.全书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自由,亦即资本主义经济自由发展.亚当·斯密站在工业资产阶级立场上,提倡“自由放任”政策,即“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的自由”;主张取消保护关税制度,废除专卖公司和行会制度;否定重商主义理论,要求解除封建束缚,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①社会变革:欧美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进行了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了资产阶级统治
②社会意识: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盛行上层建筑三、工业革命的影响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1、对资本主义国家
2、对国际关系格局——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经济基础:①②③④⑤上层建筑:①②2、对国际关系格局——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材料六:19世纪中期,英国经济学家丹莱.杰温斯说:“北美和俄罗斯的平原是我们的粮田;……加拿大和波罗的海沿岸是我们的林木生产者;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放牧着我们的羊群;在阿根廷和北美的西部大草原放牧着我们的牛群;秘鲁运给我们白银,黄金则从南美和澳大利亚流到伦敦。印度人和中国人替我们种植茶叶,在东西印度扩大了我们的咖啡园、甘蔗和香料园……”1.对资本主义国家 一、英国工业革命的背景二、工业革命的进程三、工业革命的影响:2.对国际关系格局——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
2 、
3 、<3>影响: 对欧美:推动欧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对亚、非、拉:带来了灾难,客观上也传播了先进 的思想 和生产方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对世界: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使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19世纪中后期)<1>条件<2>形成:<3>手段:刀枪火炮和廉价商品即军事侵略和经济侵略相结合。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贸易中心  阅读下面的材料:
19世纪中期,威廉已是工厂主,他经常奔波于世界各地,有时这个月呆在英国,下个月便到了美国,再下个月人又在印度或中国了。虽然很辛苦,但他乐此不疲,因为他的事业越做越大,除了本国以外,他还在欧美和印度等地区开了几家工厂。他看到一份报告,说英国棉织品的生产量从1785年的4000码增加到1850年的20亿码,增长了49倍,全世界46.1%的棉花是由英国加工的。他为此而欢欣鼓舞,准备干出更大的事业,于是他又想到了中国……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的问题:※威廉从伦敦到华盛顿可以乘坐的最先进的交通工具有哪些? ※威廉在印度的工厂对印度有何影响? ※威廉所看到的这份报告可以说明什么情况?※从 威廉“又想到了中国”联想开去……轮船破坏性和建设性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工业革命对中国有何影响?1、第一次工业革命后,欧美列强发动了两次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近代企业出现(洋务企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生);
3、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新思想。
1840年William带着棉织品随英国舰队到了中国……感悟篇合作探究工厂冒出滚滚浓烟触目惊心的水污染工业革命有何消极影响?环境污染
给殖民地带来灾难中国的科技也曾长期领先世界(如四大发明),可是为什么没能促进生产力的飞跃?在同时代的中国为什么没能发生工业革命呢?“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鞭炮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来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把它当饭吃”
----- 鲁迅
科学技术能否发挥巨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当时的社会环境。国家
政策劳动力国际
市场国内
市场资金土地买卖制度和高额地租吸引商业资本买田置地,影响了资本积累。农民极端贫困,无力购买商品,缺乏国内市场。国家重农抑商政策,农民被局限在土地上闭关锁国政策阻碍了国际市场的扩大“重农抑商”、“海禁”、“闭关锁国”技术
……思想观念制度:腐朽落后的君主专制制度课堂小结一、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二、工业革命的进程
三、工业革命的主要影响
课后练习:1.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事件发生在19世纪初英国伦敦普通低层妇女玛丽身上可能性最小的是
A.每天要到附近的工厂上班
B.听说有一部已经实施的《工厂法》
C.十岁的儿子找了一份工作
D.每天用电烤箱为家人准备面包等晚餐D2.“当时,尤其是15世纪,绝大多数人口是自由的自耕农,尽管他们的所有权还隐藏在封建招牌的后面。……在17世纪最后十几年,自耕农即独立农民还比租地农民阶级的人数多。……大约在1750年,自耕农消灭了。”在英国发生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光荣革命
B.工业革命
C.圈地运动
D.城市化进程
C3.《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中国自然资源丰富
B.工业革命的需求
C.中西交流的加强
D.世界市场的形成B4.第一次工业革命给英国社会生活带来了重大变化,下列符合实际情形的是
A.汽车在马路上奔驰
B.人们可以坐火车外出
C.电灯照亮了千家万户
D.电话成为重要的通讯工具B5.1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发明水力织布机
B.改良了蒸汽机
C.研制成了发电机
D.发明了内燃机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