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2002年浙江省生物会考试卷(2000年、2001年试卷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00~2002年浙江省生物会考试卷(2000年、2001年试卷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8.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8-25 22:06:00

文档简介

浙江省2000年高中证书会考
生 物
考生须知:
全卷分试卷Ⅰ和Ⅱ。试卷共4页,有五大题,62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本试卷答案必须作在答卷的相应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请在答卷上将姓名、班级、座位号填写在的位置上。
试 卷 Ⅰ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生物学在宏观方面主要是研究
A.生物的形态 B.生物的分类 C.生物的遗传 D.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动物肝脏细胞中最重要的多糖是
A.糖元 B.淀粉 C.葡萄糖 D.纤维素
分析某种可溶于水的有机小分子样品,得知该物质含有C、H、O、N、P等元素,该物质可能是
A.氨基酸 B.脂肪酸 C.核酸 D.核苷酸
植物用来制造蛋白质所必需的是
A.Mg2+ B.Ca2+ C.NH4+ D.PO43-
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种类极多,而催化每种反应的是转一性的酶。因此,酶具有
A.统一性 B.高效性 C.多样性 D.不稳定性
一个ATP分子中含有
A.二个磷酸基,二个高能磷酸键 B.二个磷酸基,三个高能磷酸键
C.三个磷酸基,二个高能磷酸键 D.三个磷酸基,三个高能磷酸键
下列各项中,属于植物必需的大量矿质元素是
A.C B.K C.B D.Cl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是
A.胚珠 种子 植物体 B.胚 种子 植物体
C.受精卵 胚珠 植物体 D.受精卵 胚 植物体
蛙受精卵的特点是
A.植物半球朝上,含卵黄少,颜色浅 B.植物半球朝下,含卵黄多,颜色深
C.动物半球朝上,含卵黄少,颜色深 D.动物半球朝上,含卵黄多,颜色浅
10.昆虫分泌性外激素的结构是
A.体表细胞 B.体表腺体 C.气门 D.性腺
11.DNA分子中,稳定不变的是
A.碱基对的排列顺序 B.脱氧核糖和磷酸的交替排列
C.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D.核糖和磷酸的交替排列
12.在正常情况下,人的卵细胞内染色体的组成为
A.22+X B.22+Y C.44+XX D.44+XY
13.在不同季节或年份,由于降水量分布不均,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的生态系统是
A.森林生态系统 B.海洋生态系统 C.淡水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14.1999年10月30日至 11月5日,我国政府对长江流域的各江段同时开展调查,发现某种称之为“长江女神”的珍贵哺乳动物数量已不足100头,这种动物是
A.扬子鳄 B.儒艮 C.白鳍豚 D.大鲵
15.在生命活动中,蛋白质不能作为
A.结构物质 B.调节物质 C.遗传物质 D.能源物质
16.与无氧呼吸相比,有氧呼吸的特点是
A.分解有机物 B.释放大量能量 C.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 D.需要酶参加
17.下列四个实验中,需要丙酮作为实验材料的是
A.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B.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C.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 D.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8.人体的内环境是指
A.细胞内液 B.细胞外液 C.血液、淋巴和组织液 D.体液
19.将带有生长素的琼脂小块放在切去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切面的作侧,结果胚芽鞘
A.弯向右侧生长 B.弯向左侧生长 C.不生长 D.竖直生长
20.一条多肽链的某一段有氨基酸200个,则作为合成该肽链模板的信使RNA分子上至少有碱基
A.200个 B.400个 C.600个 D.1200个
21.下列细胞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是
A.牛的卵细胞 B.人的皮肤细胞 C.普通小麦的体细胞 D.蛙的受精卵
22.生活在沙漠中的仙人掌,叶变成刺,而根、茎肥大,具有贮水作用。这一结构特点的形成是
A.定向变异的结果 B.用进废退的结果 C.过度繁殖的结果 D.自然选择的结果
23.高等动物起源于单细胞生物,其证据是它们的胚胎发育
A.都要经过原肠胚阶段 B.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C.都要经过乱裂阶段 D.都要经过细胞的有丝分裂
24.在一个蚁巢中有蚁王、兵蚁和雄蚁,还有不同发育程度的幼虫。这些构成了一个
A.种群 B.群落 C.生态系统 D.生物圈
25.下列物质进出细胞时,属于主动运输的是
A.K+进入红细胞 B.葡萄糖进入红细胞
C.CO2进入肺泡 D.胆固醇进入小肠上皮细胞
26.为了大量繁殖无核蜜桔,常用的人工方法是嫁接,其原因是
A.能使后代保持亲本的性状 B.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性
C.后代具有更大的生活力 D.能使后代产生更大的变异
27.当婴儿体内缺乏某种激素时,会引起大脑、身体等发育不正常,该激素是
A.性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生长激素 D.胰岛素
28.某双链DNA分子的碱基中A占15%,该DNA分子复制后,得到的一个DNA分子的碱基中G占
A.15% B.30% C.35% D.50%
29.肤色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孩子,这对夫妇再生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是
A.1/4 B.1/2 C.1/3 D.3/4
30.与碳循环密切相关的生理过程是
A.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消化作用和吸收作用 D.蒸腾作用和光合作用
31.下列哪一项不是多倍体植物的特点
A.叶片、果实和种子都较大 B.茎杆粗壮
C.营养物质含量高 D.高度不孕
32.下列关于噬菌体及其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噬菌体头的内部含有DNA,外壳是蛋白质
侵染细菌时噬菌体头部进入细胞,尾部留在外边
噬菌体的DNA可在自身体内完成复制
该实验足以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3.原始海洋被称之为“生命的摇篮”,是因为它可以为生命起源提供
足够的能量 B.原料和适宜的环境 C.促进物质转变的催化剂 D.无机小分子物质
34.在南极海洋的一条食物链“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中,如果虎鲸获得1kJ的能量,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能量是
A.10kJ B.125kJ C.500kJ D.1000kJ
35.用扦插方法繁殖葡萄苗时,为了使扦插枝容易成活,每一枝条需留三、四个芽,其主要原因是
A.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 B.埋在地下的芽可长出不定根
C.芽可以提供营养物质 D.芽内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生根
36.按照达尔文的进化论,长颈鹿的进化过程可表示为
生存斗争→变异→有利变异的积累→适者生存
生存斗争→用进废退→适者生存
变异→生存斗争→适者生存→有利变异的积累
环境变化→变异→获得性遗传
37.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与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之比始终为1︰1 时期是
A.间期 B.前期 C.中期 D.后期
38.如果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无氧呼吸产生6mol的CO2,那么人进行有氧呼吸消耗同样量的葡萄糖时,可形成CO2
A.2mol B.9mol C.18mol D.36mol
39.右图是利用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实验的示意图。图中A物 质和B物质的相对分子量的比是
A.1︰2 B.2︰1 C.8︰9 D.9︰8
40.与一般的有丝分裂相比,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显著特点之一是
染色体复制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C.着丝点分裂 D.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
二、选择题Ⅱ(本题有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选出个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41.在一株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上涂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另一株番茄在雌蕊受粉后去掉发育着的种子,结果依次是
A.子房发育成有籽果实;果实正常发育 B.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果实正常发育
C.子房发育成有籽果实;果实停止发育 D.子房发育成无籽果实;果实停止发育
42.在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过程中,转录和翻译的场所依次是
A.线粒体;叶绿体 B.细胞质;细胞核 C.细胞核;细胞质 D.都在细胞核
43.为了保护金丝猴和棕头鸥,我国建立自然保护区分别有
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和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
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和武夷山自然保护区
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和长白山自然保护区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和卧龙、王朗自然保护区
44.消化细菌的代谢类型是
A.自养需氧性 B.自养厌氧型 C.异养需氧性 D.异养厌氧型
45.蟒蛇的体表具有暗淡相间的斑纹,银环蛇体背有黑白相间的环纹和白色环带。上述现象在生物学上依次称为
A.拟态;保护色 B.保护色;警戒色 C.警戒色;拟态 D.保护色;拟态
46.下列生物中依次属于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的一组是
A.噬菌体;酵母菌 B.噬菌体;乳酸菌 C.乳酸菌;酵母菌 D.酵母菌;乳酸菌
47.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他们的父亲均为色盲。这对夫妇所生的子女中,儿子和女儿患色盲的可能性依次是
A.100%;50% B.75%;25% C.50%;25% D.50%;0
48.在农田生态系统中,水稻和稗草、水稻与其茎叶上的稻瘟菌之间的关系依次是
A.共生;寄生 B.竞争;捕食 C.竞争;寄生 D.共生;捕食
49.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形成和分开的两个时期依次是
A.间期和末期 B.间期和后期 C.前期和后期 D.前期和末期
50.ATP和磷酸肌酸都是人体内的高能化合物,它们水解时释放的能量依次用于
A.各项生命活动;合成ATP B.以热能形式散失;各项生命活动
C.合成磷酸肌酸;各项生命活动 D.各项生命活动;以热能形式散失
试 卷 Ⅱ
请将本卷的答案用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卷上。
三、图表题(本题有4小题,共18分。凡需填空的位置有 ▲ 标记。在[ ]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名称或有关内容)
51.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将三碳化合物还原为葡萄糖的场所是[ ▲ ] ▲ 。
(2)图中[12 ]的功能是 ▲ 。
(3)将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的细胞器是[ ▲ ] ▲ ,它进行的能量转变过程是 ▲ 。
52.右图是植物细胞的两种状态,请据图回答:
(1)发生萎蔫的植物,其细胞所处的状态类似于 ▲ 图,该现象称为 ▲ 。
(2)由A图状态变成B图状态,其原因是:
①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 。
(3)怎样处理,才能使B图状态变成A图状态? ▲ 。
53.下表为果蝇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数、同源染色体对数、姐妹染色单体数及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的变化情况,请据表回答:
细胞编号 精源细胞 A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子
① 8 16 8 4
② 4 4 0 0
③ 0 16 8 0
④ 8 8 4 4
第 ▲ 编号代表染色体上DNA分子数的变化。
A细胞的名称是 ▲ 。
1个A细胞能形成 ▲ 个精子。
第④编号中数量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
54.右图是某植株体细胞中的染色体上基因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A和a属于 ▲ 基因。若从图中基因角度考虑,该植株能产生 ▲ 配子。
将该植株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能产生单倍体植株。要使这些单倍体变成可孕的植株,必须用 ▲ 进行处理。
如果只考虑一对基因B和b,该植株与另一不同基因型的植株杂交后,产生的后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Bb︰bb=1︰1,那么另一植株的基因型应为 ▲ 。
如果该植株自花受粉,后代中有 ▲ 种基因型,其中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占总数的 ▲ 。
四、更正题(本题有5小题,共1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有错误内容的项,并将其更正)
55.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对洋葱根尖进行解离的目的是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漂洗后,
A B
用质量浓度为0.01g/ml龙胆紫溶液对洋葱根尖进行染色的目的主要是使染色体着色。
C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6.将用质量浓度为0.1mg/ml的亚甲基蓝溶液染色过的洋葱根,放在蒸馏水中反复冲洗的目的
A B
是洗掉根上的亚甲基蓝阳离子,然后将冲洗过的根分成两等份,分别浸到等量的蒸馏水和
C
CaCl2溶液中进行对比实验。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7.海洋中植物的垂直分布是受光照的影响,高山上植物的垂直分布是受温度的影响,非洲沙
A B
漠狐具有大耳长鼻的特征是对干旱环境的一种适应,蛇冬眠则是对冬季寒冷的一种适应。
C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8.基因突变是指基因的重新组合,它对生物个体大多是有害的,在自然状态中突变率很低。
A B C
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9.猫头鹰是肉食动物,当它捕食初级消费者时,它属于次级消费者,即第二营养级,当它捕
A B C
食次级消费者时,属于三级消费者。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五、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12分)
60.请回答下列有关人体物质代谢的问题:
(1)对淀粉、蛋白质、脂肪都具有消化作用的消化液是 。
(2)在正常情况下,胃里食糜的营养成分比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明显增加的是 。
(3)人在饥饿初期,血糖含量能基本恢复正常的原因是 。
(4)人体内的丙氨酸可通过 先形成丙氨酸,再转化成糖类。
61.比较人的上肢、马的前肢和家鸽的翼,回答下列问题:
(1)从解剖学上看,这些骨骼的结构和部位相似,说明这三者属于 。
(2)人的上肢适于做各种精细灵巧的动作,马的前肢适于快速奔跑,家鸽的翼适于飞翔。这种形态和功能上的分化有利于它们 。
(3)上述器官的存在,证明 。
62.据《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报道:中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生态环境相当脆弱,水土流失、荒漠化、森林和草地功能衰退等生态问题比较突出。1998年长江、松花江和嫩江流域暴发了特大洪水,内蒙古、新疆出现了沙尘暴,广东珠江口和香港海域发生了大面积的米氏裸甲藻赤潮等严重的自然灾害。
结合上述报道,运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引起洪水暴发和沙尘暴的重要原因是 。
(2)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是各种 污染和藻类等浮游生物过度繁殖。
(3)目前我国受威胁的脊椎动物有433种,正处在灭绝边缘的有20种。如果这些动物大量减少或灭绝,将导致生态系统中 的破坏,使生态平衡失调。
(4)以上事实说明了生态系统的 是有限的,人类的生产活动必须遵循

PAGE
3浙江省2002年高中证书会考
生 物
考生须知:
1.全卷分试卷Ⅰ、Ⅱ和答卷Ⅰ、Ⅱ。试卷共6页,有五大题,62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本卷答案必须做在答卷Ⅰ、Ⅱ相应的位置上,做在试卷上无效。
3.请用钢笔或圆珠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分别填写在答卷Ⅰ、Ⅱ的相应位置上,并沿裁剪线将答卷Ⅱ裁下。
试 卷 Ⅰ
请用铅笔将答卷Ⅰ上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内涂黑;如果你选定本学科为“考查”科目,请将“考查”对应的方框内涂黑(此处不涂黑即表示你选“考试”);分流教育学校的考生还需将“分流”对应的方框内涂黑(非分流教育学校的考生此处不得涂黑),然后再开始答题。
一、选择题Ⅰ(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能保持生命连续性的生物特征是
(A)生长 (B)遗传 (C)生殖 (D)应激性
2.单细胞生物普遍存在的生殖方式是
(A)出芽生殖 (B)孢子生殖 (C)分裂生殖 (D)营养生殖
3.用HCl的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对根尖进行解离的目的是
(A)使组织细胞分离 (B)使组织细胞发生质壁分离
(C)使组织细胞分散 (D)使组织细胞死亡
4.一个ATP分子中含有
(A)一个腺苷和二个磷酸基 (B)一个腺苷和三个磷酸基
(C)一个腺嘌呤和二个磷酸基 (D)一个腺嘌呤和三个磷酸基
5.叶绿体中的色素可分为
(A)叶绿素a和叶绿素b (B)叶绿素和胡萝卜素
(C)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D)胡萝卜素和叶黄素
6.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不同于高等植物细胞的特点是
(A)出现染色体 (B)形成星射线
(C)核膜解体和重现 (D)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7.硝化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区别主要是
(A)所需的原料不同 (B)合成的有机物不同
(C)所需的能量来源不同 (D)所需的温度条件不同
8.脱氧核糖、脱氧核苷酸和脱氧核糖核酸共有的化学元素是
(A)C、H、O (B)C、H、O、N
(C)C、H、O、N、P (D)C、H、O、N、P、S
9.高等动物胚的发育是指
(A)受精卵发育成囊胚 (B)受精卵发育成幼体
(C)囊胚发育成原肠胚 (D)幼体发育成成体
10.植物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原因是
(A)背光一侧生长素分布多 (B)背光一侧生长素大量合成
(C)向光一侧细胞生长快 (D)向光一侧光合作用旺盛
11.下列选项中,肯定属于DNA分子一条链上的碱基排列的是
(A)ACGAG (B)GUACC (C)ACGTA (D)CAUGG
12.孟德尔总结出基因分离规律是通过
(A)一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B)两对相对性状的豌豆杂交实验
(C)一对相对性状的果蝇杂交实验 (D)两对相对性状的果蝇杂交实验
13.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成分的是
(A)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和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和食物网
14.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沿着食物链进行单向传递属于
(A)能量输入 (B)能量输出 (C)能量流动 (D)能量交换
15.下列各项中,能全面概括出蛋白质功能的是
(A)组成生物体结构的重要物质 (B)调节生物体代谢的重要物质
(C)体现生物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D)控制生物体性状的重要物质
16.关于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促进水分的吸收 (B)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吸收
(C)促进水分的运输 (D)促进矿质元素离子的运输
17.在做“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时,常选用紫色洋葱作实验材料的原因是
(A)只有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才能发生质壁分离 (B)液泡呈紫色,便于观察
(C)细胞壁呈紫色,便于观察 (D)原生质层呈紫色,便于观察
18.在植物体内只能利用一次的矿质元素是
(A)N (B)K (C)Mg (D)Ca
19、将洋葱的根浸泡到一定浓度的亚甲基蓝溶液中,根被染成蓝色的原因是根细胞膜表面的
(A)H+与亚甲基蓝的阳离子发生交换 (B) H+与Cl-发生交换
(C) HCO3-与亚甲基蓝的阳离子发生交换 (D) HCO3-与Cl-发生交换
20.某成人身材异常矮小,但智力正常,原因可能是幼年期
(A)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B)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少
(C)生长激素分泌过多 (D)生长激素分泌过少
21.具有下列基因型的植物体进行自花授粉,其后代会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A)AABB (B)aabb (C)AAbb (D)AABb
22.生物变异的主要来源是
(A)基因突变 (B)基因重组 (C)染色体变异 (D)杂交育种
23.陆生脊椎动物起源于原始水生动物的胚胎学证据是
(A)早期胚胎都有鳃裂 (B)胚胎发育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C)早期胚胎都有尾 (D)胚胎发育都要经过原肠胚阶段
24.按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这种现象属于
(A) 遗传 (B) 变异 (C) 生存斗争 (D) 过度繁殖
25.下面实例中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A) 西天目山的所有乔木
(B) 西湖中的所有鲤鱼
(C) 青海鸟岛自然保护区中的所有鸟类
(D) 太湖中的浮游植物、浮游动物、鱼类、细菌和真菌等所有生物
26.组织液中的氧气进入组织细胞的方式是
(A)自由扩散 (B)渗透作用 (C)协助扩散 (D)主动运输
27.某园艺师培育出的一棵梨树上能结出多种形状不同、滋味各异的果实。这位园艺师采用的繁殖方法是
(A)扦插 (B)嫁接 (C)分根 (D)压条
28.经园林工人每年修剪的绿篱长得茂密整齐,其原理是
(A)促进顶芽生长 (B)抑制向光性
(C)抑制侧芽生长 (D)破坏其顶端优势
29.一个色盲男子和一个带有色盲基因的正常女子结婚,预测他们的子女患色盲的机率是
(A)50% (B)25% (C)12.5% (D)6.25%
30.用普通小麦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的幼苗是
(A) 六倍体 (B)三倍体 (C)二倍体 (D)单倍体
3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A)阳光 (B)温度 (C)湿度 (D)土壤的理化性质
32.下列属于光反应中的变化是
(A) H2O的分解 (B) ATP的水解
(C) CO2的固定 (D) C3的还原
33.下列叙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对长颈鹿进化过程解释的是
(A)长颈鹿祖先中存在着性状不同的个体
(B)变化了的环境使长颈鹿祖先的颈变长,这种变异能遗传给后代
(C)长颈鹿中微小的有利变异通过遗传而逐代积累
(D)因长颈鹿生存的环境中缺乏青草,使颈长些的个体能吃到树上高处的叶子而生存下来
34.保护和利用森林资源的最佳方法是
(A) 封山育林,禁止砍伐 (B) 实行有计划的合理砍伐
(C) 砍伐林木,增加耕地 (D) 砍伐天然林,营造人工林
35.摘除卵巢并植入了睾丸的母鸡,经过一段时间后发生的变化是
(A)既没有公鸡也没有母鸡的第二性征 (B)既有公鸡也有母鸡的第二性征
(C)仍保持母鸡的第二性征 (D)只有公鸡的第二性征
36.某地区存在着桦尺蠖的两种类型,下表为该地区工业化前后这两种类型的数量比,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A) 工业煤烟使浅色型变成黑色型
(B) 浅色型迁出,黑色型迁入
(C) 自然选择的结果
(D) 定向变异的结果
37.果蝇体细胞在整个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个数的变化是
(A)8 → 16 → 8 (B)8 → 8 → 16 (C)8 → 4 → 8 (D)8 → 8 → 4
38.高等动物的外呼吸是指
(A)肺的通气 (B)机体从外界吸入氧和排出二氧化碳的过程
(C)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
39.培养单细胞绿藻的培养液和培养单细胞酵母菌的培养液,在所含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A)前者必须含有有机物 (B)后者必须含有有机物
(C)前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D)后者可以不含无机盐
40.人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中全部染色体上的DNA含量的比例为
(A)4:2:1 (B)4:4:1 (C)2:2:1 (D)2:4:1
二、选择题Ⅱ(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41.与DNA相比,RNA所特有的成分是
(A) 脱氧核糖和鸟嘌呤 (B) 核糖和尿嘧啶
(C) 脱氧核糖和胸腺嘧啶 (D) 核糖和胸腺嘧啶
42.在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中,参与组成多分子体系的两种有机高分子物质是
(A)氨基酸和核苷酸 (B)蛋白质和核酸 (C)蛋白质和核苷酸 (D)核酸和氨基酸
43.下列生物中,属于我国特有的珍稀被子植物和哺乳动物分别是
(A)银杏和东北虎 (B)梧桐和大鲵 (C)珙桐和白鳍豚 (D)金钱松和扬子鳄
44.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和生物体的遗传物质分别是
(A)细胞;核酸 (B)细胞器;核酸 (C)细胞;蛋白质 (D)细胞器;蛋白质
45.生态系统中,与碳循环有密切关系的两项生理活动是
(A)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 (B)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C)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 (D)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
46.用18O标记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实验,其产物中葡萄糖和氧气的分子式分别为
(A)C6H1218O6和O2 (B)C6H1218O6和18O2
(C)C6H12O6和18O2 (D)C6H12O6 和O2
4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时期和原因分别是
(A)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B)第一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C)第二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 (D)第二次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48.若一个双链DNA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比 =0.2,则其互补链中和整个DNA分子中同样的碱基比分别是
(A)0.2和0.2 (B)5和5 (C)0.2和1 (D)5和1
49.蛋白质消化的场所和消化产物被吸收的场所分别是
(A)胃和小肠;胃 (B)胃和小肠;小肠
(C)小肠;胃 (D)小肠;小肠
50.人体血红蛋白分子中的一条多肽链有145个肽键,则形成这条多肽链的氨基酸分子数和它们在缩合过程中生成的水分子数分别是
(A)145和145 (B)145和144 (C)145和146 (D)146和145
三、图表题(本题有4小题,共18分。凡需填空的位置有 ▲ 标记。在[ ]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名称或有关内容)
51.右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 花瓣具有的鲜艳色彩主要由[ ▲ ] ▲ 中的色素产生。
⑵ [ 1 ]的结构特点是 ▲ 。
⑶ [ 6 ]中DNA复制所需的能量主要由[ ▲ ] ▲ 提供。
⑷ [ 8 ]的功能是 ▲ 。
52.下面是人体糖类代谢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⑴ ①过程所需的酶有淀粉酶和 ▲ 。
⑵ 消化道中的葡萄糖是以 ▲ 方式通过小肠绒毛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
⑶ 图中A为 ▲ 。
⑷ 运动员在进行马拉松长跑时,血糖进入细胞后的主要去向是[ ▲ ]。
53.右图为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噬菌体是一种专门 ▲ 在细菌中的病毒。
⑵请用图中序号写出侵染过程的先后顺序 ▲ 。
⑶①表示噬菌体将 ▲ 注入到细菌体内。
⑷②中新合成的噬菌体外壳的原料来自 ▲ 。
⑸如果用放射性元素32P标记一个噬菌体的DNA,该噬菌体侵染细菌后,释放出200个子代噬菌体,其中具有32P的个体占总个体的比例为 ▲ 。
54.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⑴ 从能量来源看,沼气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 ▲ 。
⑵ 该生态系统的特点是 ▲ 的作用非常突出。
⑶ 人和农作物的种间关系是 ▲ 。
⑷ 写出人作为第三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 ▲ 。
⑸ 秸秆和粪便通过沼气池中 ▲ 的作用产生沼气供人利用。
四、更正题(本题有5小题,共1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有错误内容的项,并将其更正)
55.从整个细胞来看,原生质层包括核膜、液泡膜和这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可将它看作是一层
A B C
选择透过性膜。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6.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例如生态系统中生物个体不断有出生和生长,迁入和迁出。物质
A B
和能量不断地进入生物群落内部,又从其内部散放到无机环境中去。
C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7.体细胞有丝分裂的分裂期的主要变化是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然后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
A B C
细胞中去。这种分裂对生物的变异有重要意义。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8.被子植物的一个极核和一个精子结合后,经过多次分裂,形成多数胚乳核,后来核的外围
A B
出现了细胞壁,从而出现了许多个胚乳细胞,整个组织形成胚乳。
C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59.目前最常用的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是,用秋水仙素来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秋水仙素
A B
的作用是抑制细胞有丝分裂时形成染色体。
C D
选项( ▲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
五、简答题(本题有3小题,共12分。)
60.为验证植物呼吸作用能释放CO2,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第一步:用一盆正常生长的绿色植物、无色透明玻璃罩、玻璃导管和三角烧瓶等实验材料和用具,组装成右图所示装置。
第二步:将该装置置于太阳光下,并观察实验现象。
请回答有关问题:
⑴ 指出该设计方案的两个不足之处: ▲ ; ▲ 。
⑵ 修正了上述的不足之处后,可通过观察 ▲ 现象来验证植物呼吸作用释放CO2。
61.小麦的高秆(D)对矮秆(d)是显性,抗锈病(T)对不抗锈病(t)是显性,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高秆抗锈病(DDTT)和矮秆不抗锈病(ddtt)的两个品种,经杂交后得到F1,F1自交后得F2。请回答:
⑴ 上述培育新品种的方法属于 ▲ 。
⑵ F2中共有 ▲ 种基因型,其中最理想的基因型是 ▲ 。
⑶ 在3200株F2中,理论上计算符合生产要求的有 ▲ 株。
62题在答卷Ⅱ上
浙 江 省 2002 年 高 中 证 书 会 考
生 物 答 卷 Ⅱ
题 号 三 四 五 卷 分
得 分
得 分
评卷人
得 分
评卷人
三、图表题(共18分)
51. 得 分
⑴ [ ] 。 ⑵ 。
⑶ [ ] 。 ⑷ 。
52. 得 分
⑴ 。 ⑵ 。
⑶ 。 ⑷ [ ](用题图中标号填写)
53. 得 分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54. 得 分
⑴ 。 ⑵ 。 ⑶ 。
⑷ 。 ⑸ 。
得 分
评卷人
四、更正题(共10分)
55.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6.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7.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8.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9.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得 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共12分)
60. 得 分
⑴ 。 。
⑵ 。
61. 得 分
⑴ 。 ⑵ , 。
⑶ 。
62. 得 分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报道,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科学家经过三年的考察证明,世界上野生双峰驼目前仅分布在中国新疆阿尔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东部、罗布泊北部戛顺戈壁地区及中蒙边境阿尔泰戈壁4个地区。据中国科学院有关单位调查,罗布泊地区20世纪80年代初估算野生双峰驼为700峰左右,现在仅剩60~80峰,数量下降非常迅速。
野生双峰驼数量下降的原因除人类活动范围迅速扩大外,还有狼害、生存环境条件恶化等原因,更重要的是由于不法分子的偷猎活动所致。因此,要加大法制管理力度打击偷猎活动,并尽快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野生双峰驼及其生存环境的保护工作。
⑴ 因生存环境条件的不断恶化,野生双峰驼的数量下降非常迅速,按这一发展趋势,野生双峰驼有灭绝的危险,这表明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 性。
⑵ 新疆罗布泊地区的所有野生双峰驼在生态学上称为 。
⑶ 如果自然保护取得成效,野生双峰驼数量逐年上升,则野生双峰驼群体的年龄组成属于 型。
⑷ 说明建立野生双峰驼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意义:
浙江省2002年高中证书会考
生物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说明:全卷不设0.5分,只答对部分内容的不给分
一、选择题Ⅰ(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A B C B C A B A C A D C C B B D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答案 D A A D D A B D A D B A B B D C A B B A
二、选择题Ⅱ(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题 号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答 案 B B C A B A A D B D
三、图表题(本题共4小题,每空格1分,满分18分)
51.(共4分) ⑴ 3 液泡(或“细胞液” ) ⑵ 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⑶ 7 线粒体 ⑷ 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52.(共4分) ⑴ 麦芽糖酶 ⑵ 主动运输
⑶ 肝糖元 ⑷ ⑤⑥
53.(共5分) ⑴ 寄生 ⑵ ③ → ④ → ① → ② → ⑥ → ⑤
⑶ DNA ⑷ 细菌 ⑸ 1 %
54.(共4分) ⑴ 太阳能 ⑵ 人 ⑶ 捕食
⑷ 农作物 → 家禽(或“家畜” )→ 人 ⑸ 微生物(或“甲烷杆菌” )
四、更正题(本题共5小题,每空格1分,满分10分)
55.A 细胞膜 56.A 出生和死亡 57.D 遗传
58.A 两个极核 59.D 纺锤体
五、简答题(本题共3小题,每空格1分,满分12分)
60.(共3分) ⑴ 通入的空气中没除去二氧化碳 玻璃罩没有遮光
⑵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1.(共4分) ⑴ 杂交育种 ⑵ 9 ddTT ⑶ 200
62.(共5分) ⑴ 相对 ⑵ 种群 ⑶ 增长
⑷ (注:满分2分,答对1点给1分,。其它正确叙述也可给分)
① 有利于保护野生双峰驼,并可以使它们得到发展
② 利用自然保护区,研究野生双峰驼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
③ 保护了生物的多样性
工业化前 工业化后
浅色型 黑色型 浅色型 黑色型
95% 5% 5% 95%
T+C
A+G
CO2+H20
脂肪


丙酮酸


C3H6O3
A

吸收


肌糖元

进入细胞
血糖
淀粉
葡萄糖

+能量
+能量
便
农作物 家禽、家畜
沼气池 人


粪肥
饲料
粪便
沼沼
渣液

澄清石灰水
通入空气
1
生试 第 9 页 (共6页)浙江省2001年高中证书会考
生 物
试卷Ⅰ
选择题Ⅰ(本题有40小题,每小题1分,共4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生物与非生物最本质的区别是生物具有
A应激性 B 严整的结构 C 生长现象 D 新陈代谢作用
2 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多糖是
A乳糖 B 淀粉 C 糖元 D 纤维素
3 人体的肌肉分为平滑肌、心肌和骨骼肌三种,它们的功能特性各不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肌细胞中的
A 无机物的含量不同 B ATP含量不同
C 糖类的种类不同 D 蛋白质的种类不同
4 在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中,与染色体的移动密切有关的细胞器是
A 内质网 B 核糖体 C 中心体 D 高尔基体
5 原核细胞不同于真核细胞的主要特点是没有
A DNA B 核膜和核仁 C 细胞膜 D 细胞壁
6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对根尖染色的目的是使
A核液着色 B染色体着色 C 核仁着色 D 核膜着色
7 在“观察根对矿质元素离子的交换吸附现象”的实验中,染成蓝色的根用蒸馏水冲洗后放在CaCl2溶液中,CaCl2溶液呈蓝色的原因是发生了下列哪一项交换吸附
A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与溶液中Ca2+ B 根细胞表面的H+与溶液中的Ca2+
B 根细胞表面的亚甲基蓝阳离子与溶液中Cl- D 根细胞表面的H+与溶液中的Cl-
8 白杨树的自然落叶中,比落叶前显著减少的元素是
A K、Fe B Mg、Ca C K、Mg D Fe、Ca
9 三磷酸腺苷的分子简式及每个三磷酸腺苷分子所含的高能磷酸键数目依次是
A A—P—P—P和2个 B A—P~P~P和2个
C A—P—P~P和3个 D A—P~P~P和3个
10 用来提取叶绿体中色素的药品是
A丙酮 B 丙酮酸 C层析液 D 石油醚
11 通过纸层析法分离出来的叶绿体的四种色素中,离滤纸细线最远的色素带呈现的颜色是
A橙黄色 B 黄色 C蓝绿色 D 黄绿色
12 生物体中能量的释放、转移和利用主要发生在
A肺泡内 B血液中 C 内环境中 D细胞内
13 人们常用扦插来繁殖葡萄,这种繁殖方式属于
A营养繁殖 B 卵式生殖 C 配子生殖 D孢子生殖
14 在荠菜胚的发育过程中,子叶来自
A顶细胞 B 大型泡状细胞 C 胚乳细胞 D 基细胞
15 青蛙个体发育的起点是
A卵细胞 B 受精卵 C 蝌蚪 D 蛙胚
16 下列哪项与植物激素的作用密切有关
A植物的顶端优势 B 植物移栽时剪去部分枝叶 C 果树的嫁接 D 杂交育种
17 把燕麦胚芽鞘的尖端切去,然后从左侧给它单侧光照,则它的生长情况是
A直立生长 B 停止生长 C 向左弯曲 D 向右弯曲
18 引起侏儒症的原因是幼年期缺乏
A甲状腺激素 B 生长激素 C 性激素 D保幼激素
19 DNA分子的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A空间结构不同 B 碱基的数量不同
C 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D 碱基的种类不同
20 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A DNA B RNA C DNA 或RNA D DNA和RNA
21 遗传学上,将杂种后代中显现不同性状的现象叫做
A显性和隐性 B相对性状 C性状分离 D 分离规律
22 下列各组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水稻的早熟和糯性 B大豆的紫花和白花
C小麦的抗锈病和易倒伏 D 绵羊的长毛和细毛
23 在下列各杂交组合中,后代只出现一种表现型的是
A EeFf × EeFf B EEFF × eeff C EeFF × EeFf D EEFf × eeFf
24 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
A 玉米由于水肥充足而长得穗大粒多 B 人由于晒太阳而皮肤变黑
C 经生长素处理获得无籽番茄 D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25 下列各项中,属于同源器官的一组是
A 鸟的翼和蜜蜂的翅 B 马的前肢和人的手
C 变形虫的伪足与蝗虫的足 D 鲸的鳍与蝙蝠的翼手
26 地球上最初合成氨基酸的场所是
A原始大气 B 原始湖泊 C 原始河流 D 原始海洋
27 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地区的植被分层现象明显,低海拔区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海拔区为针阔混交林,较高海拔区为针叶林及灌木丛,高海拔区为高山草甸。影响上述植被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 土壤 B水分 C 阳光 D温度
28 在生态系统中,全部初级消费者所消耗的能量比全部次级消费者所消耗的
A多 B 少 C 相等 D大约相等
29 下列哪一类型的生态系统中,大多数动物具有挖洞或快速奔跑的行为特点
A草原生态系统 B 陆地生态系统 C 农田生态系统 D 森林生态系统
30 闹市区空气中的细菌是绿化区的7倍,原因是绿色植物能
A 吸收毒气 B 过滤尘埃 C分泌抗生素 D 调节气温
31 基因转录是,可能进行的碱基配对方式是
A腺嘌呤和胞嘧啶 B 鸟嘌呤和尿嘌呤 C 腺嘌呤和尿嘧啶 D 胞嘧啶和胸腺嘧啶
32 正常情况下,在人类精子细胞中,可能含有的染色体是
A 44个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 B 22个常染色体和XY性染色体
C 22个常染色体和X性染色体 D 44个常染色体和Y性染色体
33 古生物学对化石的研究,不能为下列哪项提供证据
A 生物的进化顺序 B 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C各类生物出现的地质年代 D 马的进化过程
34 在多变的环境中,生存机会最多的种群是
A个体差异最大的种群 B 个体最大的种群
C个体差异最小的种群 D个体数量最多的种群
35 下列各图表示两个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n表示数量,t表示时间)
A竞争、捕食、共生 B 共生、捕食、竞争
C竞争、共生、捕食 D捕食、竞争、共生
36 农业上用生长素类似物2,4—D进行麦田除草,其原理是
A低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B 低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C高浓度促进杂草衰老 D 高浓度抑制杂草生长
37 如果一个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体细胞,其所有染色体上的DNA分子数是92个,那么该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前期是,其染色体数目是
A 23个 B 46个 C 92个 D 184个
38 某生物的初级卵母细胞中有8个四分体,则它的卵细胞中染色体个数是
A 4 B 8 C 16 D 32
39 运动员进行马拉松长跑时,骨骼肌细胞呼吸的产物是
A 乳酸 B 酒精、二氧化碳和水 C 酒精和二氧化碳 D 乳酸、二氧化碳和水
40 硝化细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直接通过下列哪种途径获得
A 氨氧化 B ATP水解 C 氨还原 D 化能合成作用
选择题Ⅱ(本题有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41 海水中的碘进入海带细胞;甘油分子进入人体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的方式依次属于
A 主动运输;协助扩散 B 协助扩散;自由扩散
C 协助扩散;主动运输 D 主动运输;自由扩散
42 呼吸作用的产物CO2与H2O中的氧元素分别来自
A C6H12O6、H2O;O2 B C6H12O6;O2
C O2;C6H12O6 D O2;C6H12O6、H2O
43 高等动物分泌性激素和昆虫分泌性外激素的腺体依次是
A性腺和体表腺体 B 性腺和性腺 C 体表腺体和性腺 D体表腺体和体表腺体
44 下列属于基因突变的是
A人类的红绿色盲和无籽番茄 B 八倍体小黑麦和无籽番茄
C人类的红绿色盲病和果蝇的白眼 D 八倍体小黑麦和果蝇的白眼
45 下列叙述中,属于多倍体特点的是
A茎杆粗壮;高度不孕 B 茎杆粗壮;营养物质含量增高
C植株弱小;高度不孕 D 植株弱小;发育延迟
46 南美鲈鱼形如败叶;生活在北极地区的白熊毛色纯白。这两种现象依次属于
A拟态;保护色 B 拟态;警戒色 C 保护色;拟态 D 警戒色;保护色
47 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一组生物是
A微生物和动物 B 自养型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C微生物和绿色植物 D 绿色植物和动物
48 在南极生态系统中,一条食物链为:浮游植物 磷虾 海豹 虎鲸。其中属于第二营养级和次级消费者的生物依次是
A磷虾和海豹 B 海豹和虎鲸 C 磷虾和虎鲸 D 磷虾和磷虾
49 淀粉在人体内彻底消化的场所和彻底消化的产物依次是
A 口腔;C6H12O6 B 口腔;CO2、H2O
C 小肠;C6H12O6 D 小肠;CO2、H2O
50 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形成姐妹染色单体和纺锤体消失的时期依次是
A 间期和后期 B 前期和后期 C 间期和末期 D 前期和末期
试卷Ⅱ
三、图表题(本题有4小题,共18分。在[ ]内填图中标号,在横线上填名称或有关内容)
51 左图是动、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A图中2的功能是 。
(2)根尖成熟区细胞与B图细胞比较,
不具有的细胞器是[ ] 。
(3)图中1上载体的合成场所是[ ]

(4)B图中与根毛细胞交换吸附关系
最密切的细胞器是[ ] 。
52 请仔细阅读以下材料,并用材料中有关内容完成下表:
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缺一不可、紧密联系的阶段。在光反应阶段中,叶绿体中的色素利用所吸收的光能,将水分解为氢和氧(氧直接以分子形式释放出去),并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ADP与Pi发生反应形成ATP。在暗反应阶段中,CO2被固定后,很快形成三碳化合物,一些三碳化合物接受能量并且被氢还原,然后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成糖类。
光反应 暗反应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53 右图甲、乙、丙为某种二倍体动物体内正在进行分裂的细胞图,请据图回答:
(1)甲细胞正在进行 分裂。
(2)乙细胞称为 细胞。该细胞
分裂产生的细胞中染色单体数
为 个。
(3)丙细胞分裂产生的是 细胞。
54 右图是一先天性聋哑的家族系谱图(该病由基因a控制),请据图回答:
(1)该遗传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
(2)2、7的基因型分别为 和 。
(3)4可能的基因型为 。
(4)从11、12、13判断,9和10不应
结婚。他们生育一个患先天性
聋哑孩子的几率为 。
(5)如果3的基因性为Aa,那么他与4
婚配,生育一个患先天性聋哑男孩
的几率为 。
更正题(本题有5小题,共1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有错误内容的项,并将其更正)
55 结晶牛胰岛素有两条肽链,由51个氨基酸缩合而成。形成该蛋白质时脱去49个水分子,
A B
共有肽键50个。每条肽链的一端必定有氨基,另一端必定有羧基。
C D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6 用显微镜观察浸润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以看到原生质层与
A
细胞膜逐渐分开,液泡逐渐变小,在此过程中,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
B C D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7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基因上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如果基因
A B
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就产生了基因重组。
C D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8 在一个池塘中,所有鲤鱼的成熟个体和未成熟个体构成一个种群,所有的动物和植物构
A B
成一个群落,所有生物及其无机环境相互作用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C D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9 组成生物体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之间,可以反复地出现、循环地流动。
A B C D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简答题(本题有2小题,共12分。在[ ]内填图解中标号,在横线上填有关内容)
60 下列是人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图解,请据图回答:
(1)生理过程②在 器官中进行。
(2)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来源,除了图示外,还有 。
(3)从⑦过程可知,蛋白质也可以作为 物质。
(4)谷氨酸和丙酮酸在酶催化作用下生成丙氨酸和另一种酮酸的生理过程是[ ] 作用。
61 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报道,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可可西里地区是长江的主要源区之一,这里栖息着藏羚羊等青藏高原上特有的野生动物,是中国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大部分地区仍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状态。
藏羚羊在生命禁区与恶劣环境斗争,它们是胜利者;与饥饿严寒斗争,它们是成功者;与豺狼虎豹斗争,它们是无畏者,它们从不屈服于来自自然界的任何灾难,从未放弃过自己的家园。藏羚羊有着极好的群体精神,当它们之中出现“伤员”时,大队藏羚羊就会减慢前进的速度来照顾它们,以防止猛兽吃掉负伤者。
然而由于一些所谓贵族对被称为“ 羊绒之王”的藏羚羊羊绒的需求,藏羚羊的栖息地正在变成一个屠宰场,每年数以万计的藏羚羊被偷猎者非法捕杀!昔日茫茫高原上数万只藏羚羊一起奔跑的壮观景象,如今再也见不到了。如果盗猎以这样的规模进行下去,20年内藏羚羊这种可爱而珍贵的动物将可能永远从地球上消失。
(1)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观点来解释:第二自然段的叙述中,三个“斗争”可统称为 现象;文中的“胜利者”、“成功者”、“无畏者”,体现出 现象。
藏羚羊在可可西里地区的长期生存和发展是 的结果。
(2)从生态学观点看,藏羚羊的“群体精神”是一种 现象。
(3)藏羚羊能够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却大批大批地惨死在人类的屠刀下,说明
是破坏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
(4)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你认为保护藏羚羊,国家应做好哪几方面的工作?
浙江省2001年高中证书会考
生 物 答 卷
一、选择题Ⅰ(40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二、选择题Ⅱ(20分)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三、图表题(共18分)
51 (1) 。(2)[ ] 。
(3)[ ] 。 (4)[ ] 。
52
光反应 暗反应
物质代谢
能量代谢
53 (1) 。 (2) 。 。(3) 。
54 (1) 。(2) 和 。 (3) 。
(4) 。 (5) 。
四、更正题
55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6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7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8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59 选项( )是错误的,应更正为 。
五、简答题
60 (1) 。(2) 。(3) 。(4)[ ] 。
61 (1) , ,
(2) 。
(3) 。
(4)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