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51张PPT。第9课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占主体;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自然经济
开始瓦解洋务经
济产生民族资本
主义产生外商在
华企业近代工业产生郑观应(1842─1921)祖籍广东。是中国近代最早具有完整维新思想体系的理论家,揭开民主与科学序幕的启蒙思想家,也是实业家、教育家、文学家、爱国者。代表作《盛世危言》,启迪了领导时代潮流的三位代表人物:康有为、孙中山、毛泽东。 郑观应履历少年时代(1842-1858)看风云变幻时代微镜头一: 1842年,郑观应诞生,郑家世代居住于广东省香山县。这里地处珠江三角洲,土地肥沃,请大家勾勒郑观应祖辈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小农经济:
1、以家庭为单位;
2、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3、自给自足,产品主要满足自身需要时代微镜头二: 郑观应童年时期,家里的日子就越来越难过。流传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一些农户迫于生活压力卖掉了土地。而以前从来不愁销路的土布现在鲜有人问津。市场上流行一种纺织精美、细密柔软的布匹,人们称之为洋布,据说,这种布穿在身上那是相当的舒服啊。请思考,洋布的流行对自然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洋货传入——男耕女织——耕织分离,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时代微镜头三: 郑观应发现,每到收获季节,家人就非常担心市场上农副产品的价格,因为这些年来农产品较之往年好卖了,市场扩大了许多,但价格却一年比一年低了。你认为农产品为什么好卖了而同时农产品的价格却越来越低?这些现象有何影响?掠夺原料——农产品大量商品化(进入国际市场)——自给自足成分减少,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
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也瓦解中国的自然经济。宝顺洋行 宝顺洋行旧址 1843年,进出口贸易英国人在上海开办的企业。外国资本主义企业1、原因 战后短短几年,英国输华商品比战前增加了3.5倍,其中棉纺织品占总值的70%以上,增加了4.5倍多。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
回答:以上材料说明了怎样的历史现象?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英国运茶快船“海上贵族号”丝、茶出口统计表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②列强大量收购中国农副产品;③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1、原因①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东南沿海;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2、表现,①洋纱取代土纱,“纺”与“织”分离
②洋布取代土布,“织”与“耕”分离
③中国农副土特产品日益商业化。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2、表现3、影响积极:①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在中国大部分农村,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
②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消极:④ 中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青年时代(1858-1868年)郑观应履历闯荡上海滩时代微镜头四: 到达上海之后的郑观应在宝顺洋行工作,1860年郑观应听到了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也刺痛了他的心灵。皇帝出逃到承德。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861年,一股来自南方的势力围困了上海,十里洋场的人们顿时成为热锅上的蚂蚁。思考:1860年和1861年对郑观应影响巨大的事件是什么?由此可见当时清政府的处境怎样? 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道光帝仓皇出逃。
1861年:太平天国运动,太平军进攻上海。
清政府内忧外患。二、洋务运动(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1、背景:2、时间:3、宗旨:4、指导思想:6、代表:5、目的: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内忧外患19世纪60年代——90年代师夷长技以自强中体西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中央:奕訢
地方: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 张之洞等 图片是形象的历史,让我们通过浏览一组图片,走近洋务运动的历史,回忆洋务运动有哪些主要内容?7、内容曾国藩
1861年,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这是中国最早的近代军事企业。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开办轮船招商局
这是中国近代第一家轮船公司 李鸿章设立的天津开平煤矿1890年张之洞在湖北设立的汉阳铁厂汉阳铁厂的高炉威海卫军港及刘公岛前军舰1862年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1872年清政府派遣的第一批赴美幼童留学生洋务运动的主要有哪些方面的活动?7、内容:③筹划海防,建成南洋、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④举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培养人才。①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军事工业(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封建企业):曾国藩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的天津机器制造局。②后期以“求富”为口号,创办民用工业(带有浓厚的封建因素的资本主义企业):李鸿章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结局:影响①引进了西方一些近代科技,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②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③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④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⑤局限:统治者在维护封建统治前提下进行的改革活动,不能使中国富强 。8、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失败。9、影响: “西人立国,育才于学堂,论证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轮船、火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
——郑观应《盛世危言》
思考:
(1)郑观应对洋务运动提出了什么批评?
(2)你认为郑观应的批评是否有道理?为什么?结局:影响①根本原因:洋务运动企图单纯靠引进西方技术和设备,而不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②列强不希望中国富强,中国几乎无法掌握真正技术;
③清政府内部顽固派百般阻挠和破坏;
④整个洋务运动缺乏一个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10、失败的原因:中年时代(1868-1895年)郑观应履历商界精英时代微镜头五:同治七年(1868年),宝顺洋行停业,郑观应转任生祥茶栈的通事,并出资合伙经营公正轮船公司。公正轮船公司属于什么性质?同一时期,还有那些相同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出现的原因有哪些?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产生条件
①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商品经济发展
②外商企业赢利的刺激
③洋务运动的诱导
2、概况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①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②以轻工业为主发昌
机器厂南海继昌隆缫丝厂贻来牟
机器磨坊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 材料一:1866年方举赞在上海创办了发昌机器厂。建厂时只有一座打铁炉,四五个工人,直到70年代,这个厂已能制造小火轮船,不过其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小火轮船的发动机系英国制造。进入80年代后,因受到外商排挤,日趋衰落,到90年代被英商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上述材料反映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什么特点? 材料二:天津李福明开设了一家机器面粉厂,官府给他扣上“私设磨坊”、“哄闹官署”帽子,“交刑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机器面粉厂被迫停业。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概况19世纪六七十年代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上海发昌机器厂
广东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③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①主要分布在沿海一带②以轻工业为主④受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步履维艰思考探究:
1、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的过程①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进一步解体;
③新中国成立前夕,仍占主导地位;
④1956年底,三大改造完成,彻底解体。2、“中国近代工业”中的“近代”的含义:“近代”不是指产生和发展在近代时期,而是指采用机器生产。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不是由明清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而来,二者的比较4、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①妥协性:依赖于外国资本主义,受本国封建势力庇护;
②革命性:受外国资本主义压制,本国封建势力阻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决定了其革命性。课堂小结从19世纪40-70年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化?变化的原因是什么?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3、洋务运动出现4、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诱导1、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冲击创造条件刺激郑观应履历
民族独立是根本暮年时代(1895-1921年)
课后练习:1.据广东《旧西宁县志》记载,十九世纪六十年代以后,“洋纱输入内地,纱细而匀,价廉美”,“有家机织布以度活者”,“咸相率相购买洋纱为趋时”,以操持旧业。这说明
A.家庭纺织业破产日益加剧
B.西方加大了对华商品倾销
C.西宁县自然经济最先瓦解
D.传统织布业仍有生存空间D课后练习:D2、著名学者辜鸿铭说:“咸同年间,粤匪扰乱。清廷如一丛病之躯,几难著手。得一时髦郎中湘乡曾姓者,拟方名曰洋务清火汤,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服若干剂未见转机”是因为此“药方”
A.在政局动荡年代难以发挥作用
B.不符合西学东渐的历史潮流
C.盲目自大以“天朝上国”自居
D.对西方制度文明缺乏认识课后练习:3.中国近代某企业“仅有丝车一百零四部,各项机械均自意、法等国。……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意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常务且所有产品需运往国外市场。自光绪八年到十三年,营业失败。”该企业出现这种结局的主要原因在于
A.深受各级官吏的盘剥压榨
B.规模较小,技术力量薄弱
C.过分依赖外国资本主义
D.忽视了对国内市场的开拓C4、阅读材料,完成下面问题 ??
我们村里有一个老婆婆,年纪已经七十多了。她天天纺棉,每天纺成几两棉纱。她很少停手的时候。到了晚上,我们还听见她那纺车摇动的声音。有一回,她对我们说:“我年轻时候,纺纱织布,利息(收益)倒不少。到了现在,厂里出的纱和布,又细又好,价钱又便宜。还有外国运来的纱和布,大乡小镇都有得卖。我的利息就远不如从前了。”她一边说,一边仍旧摇动着她的纺车。
???? ——叶圣陶等《开明国语课本》(1932年)
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近代中国自然经济瓦解的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洋务企业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