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下册7.23.4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4-07 20:39: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赫胥黎用比较解剖法,第一次提出人、猿同祖讨论:人和猿的关系从上表中,你能看出人和几种猿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人与猿的相异处最大的不同是人可变足行走,这种走路方式使身体结构发生极大变化。这些不同处可为灵长类化石在分类上的主要依据。
足部—(人)
脚后跟踵骨向后展,走路时,身体重量先落在脚跟上。
脚底穹隆(足拱)范围增大,走路时弹性加大。
大脚趾已失去像猿类可与其它四趾对合的现象,故失去拿握的能力,只能用於支持并利于走路。 手臂和手— 猿的前肢及其大拇指较小,也较不常用;人的拇指大,且更可以弯曲。
下肢— 人的腿部与身体的比例,较所有猿类为长,股骨的末端偏向个体中轴,故脚显得向内弯。
骨盘— 人的骨盘更为扁平,更宽阔,更强而有力。 脸与上颌—猿的眼睛以下之部位向前突起,和后倾的前额连成一线,因此上颌突出,称“突颌”;人的上颌则向後缩,与前额形成一垂直线,是为“缩颌”;大猩猩眼眶上形成一道突起,称为“眶上脊”,可能是咀嚼时,可使脸上端部份免於承受重大压力。下颌与牙齿— 猿齿排列成U型弯弧,人齿排成抛物线型;猿类犬齿相当长,大且突出,上下颌之犬齿上下交错,人的四种牙齿大小差不多,上下颌之犬齿相对生長。
人脑发达,容积最小的约1000c.c.,而大猩猩仅650c.c.。人毛发在头部能持续生长,其与各体部则稀少而短。人喉部肌肉特异,可使口语流畅,上唇有一人中。 人与类人猿的相似之处说明:它们有共同祖先埃及古猿的头骨化石 人类的起源:1.进化论的建立者 达尔文2.人类起源于 森林古猿3.原因环境的变迁
4.证据 化石小 结南方古猿化石南方古猿化石露茜南方古猿与黑猩猩直立姿势的比较南方古猿与
现代人的比较南方古猿处于人类的初始阶段,除了两足直立行走具有人的特性之外,其他性状更多的是接近于猿类。
南方古猿的平均脑量大约450ml。
他们还不会制造石器工具,只能使用天然的工具。主要以采摘果实和挖掘植物根块为食,或捡拾动物的尸体为食,被称作“尸食”行为。 狩猎过程危机四伏,有时猎人会遭到猛兽的攻击而毙命。能人化石能人的意思是手灵巧的人,有熟练技能的人。
能人的平均脑量为650ml。
能人可以制造石器工具,但制造的工具是一种无意识无模板的自然打制法。 直立人化石北京猿人复原像北京猿人化石直立人的直立行走进一步完善,达到100%的直立行走。
直立人的脑子明显增大,平均脑量约1000ml。脑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化,并且具有一定的语言能力。
直立人的石器是一种有意识有模板的制作法。直立人能够使用火,进食熟的肉类食品增多,肉类食物比植物性食物具有更多的热量和蛋白质,从而促进了直立人的大脑急速发展。 早期智人化石尼安德特人复原像尼安德特人的脑子较大,平均脑量为1500ml。鼻子很大,鼻部异常前突。胸部宽圆,下肢粗壮,手脚很大,手指脚趾粗短,体型比较矮小结实。
尼安德特人最终走向灭绝,成为人类进化系统上的一个旁支。尼安德特人的石器工艺更加复杂化,制作石器的技术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人们开始用仔细打下的石叶制作形状精细的工具。
尼安德特人不仅能够使用火,而且已经掌握了引火和人工取火的技能。尼安德特人已经知道照顾老人和伤残者,尼人的墓穴中还发现了花粉,尼人有用食物、工具、有时还有花卉等为死者随葬。我们所发现的西欧尼人的墓葬习俗可能是人类最早的埋葬形式。 晚期智人(现代人)化石晚期智人的大脑和语言的发展更加完善,具有进一步的抽象思维和创造能力。
晚期智人的平均脑量约1400ml。
石器种类也更加丰富多彩,制造工具的技术也更加多样化和专门化。
晚期智人阶段开始广泛使用投掷武器和各种复合工具如矛、弓、渔叉和鱼钩等。矛、弓等工具可以用于猎取猛犸象等大型动物。人类起源和发展的示意图使用工具语言,社会直立行走制造工具脑容量的增加人类进化中的重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