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描写的是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金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又是如何灭掉了北宋?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当时女真族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落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的统一
2.金的建立
时间:
首领:
都城:
国号:
重大事件:
1115年
阿骨打(金太祖)
会宁
金
迁都燕京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及心得400
导语: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像在炎热干燥的沙漠里逢着一片绿洲,满心装满了欣喜与崇拜。
接触林清玄的散文是一次逛书摊,偶尔捡起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就被他清丽的文字所打动。喜欢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缕莲花般的馨香。每每走进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起起落落,然后慢慢静下。暖暖的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关爱。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遍遍地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细细地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的洗涤方可安静地睡去,一切禅理在梦中参透。
他的笔下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他的笔下卖花是有修行有善缘的职业,卖花的大嫂连笑容都是温婉的,如花的;卖大碗茶的阿婆是寺庙里不可或缺的一景;种出特大芒果的老农是神奇的;海边卖贝壳的老人都是令人敬仰的。
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品他的书,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
3. 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
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颁行女真文字,
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北 宋
辽、西夏、北宋、女真大致位置
知识拓展
金朝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
金朝统治中原地区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统治者提倡儒学。金朝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金朝设立了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为满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内容命题的需求,朝廷还组织人力整理典籍,编纂[zuǎn]史书。
为什么金要学习中原制度?
为了适应对先进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二.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
(1)
(2)
(3) 年,辽被金灭亡。
1125
北宋与金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大败,金军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2.金灭北宋
(1)背景:
(2)概况: 年,金军攻破 ,北宋灭亡。
1127
开封
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
3.读史料: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1)根据所学,回答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
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2)读教材,说说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北宋的军队常常是不战而逃。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逃。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对此,金军的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
相关史事
①阿骨打建国以后,国力迅速增强;
②辽政权政治腐朽,剥削严重;
③各族人民不断起来反抗。
学习与探究1:金为什么能灭辽?
主
观
客 观
学习与探究2.北宋为什么会灭亡?
经济
政治
军事
连年征战、岁币,造成内部空虚;
金统治者励精图治;女真族骁勇善战;灭辽后实力大增。
统治腐朽、无能,破坏军民的抗金斗争;
长期实行重文臣,轻武将,守内虚外的政策。
北宋灭亡后,(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
岳飞
2.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
①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②郾城大捷: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金
南宋
西夏
英雄故事会
结合课本及图片,小组合作,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南宋朝廷为什么杀害岳飞?
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同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会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
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抵抗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
宋高宗
秦桧
宋金对峙形势图
3.分组讨论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和议的内容是什么?
背景: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4.宋金议和的最终结果。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淮水
宋金对峙形势
金
南宋
5.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如何评价岳飞抗金?
岳飞像
原因:
①汉族人民的支持(金兵残杀汉人,抗金是在保护汉族人民生命财产)。
②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岳飞个人的才华与品质。
评价:
抗金是正义的,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发达的经济文化。
岳飞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历史是最公正的!
精忠报国的岳飞
秦桧夫妇跪像
岳飞造反“莫须有”
问题思考
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岳飞也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和怀念。
课后活动
1. 组织一场故事会,讲讲有关岳飞的故事。
2. 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辽
10世纪初
契丹族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宋太祖赵匡胤
开封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金
12世纪初期
女真
金太祖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宋高宗
赵构
临安
完成五个政权基本情况表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课堂小结
金建国:1115年
金灭辽:1125年
金灭北宋1127年
南宋建立1127
岳飞抗金
宋金议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1.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2.“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3.以下不属于金朝改变女真习俗的措施是( )
A.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B.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C.改革女真军政体制
D.模仿汉字结构,创制女真文字
B
A
B
4.《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教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宋
5.岳飞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 传。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他生平的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下列情景中不可能使用的是( )
A.训练岳家军排兵布阵
B.在郾城大败金军
C.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D.根据《宋金对峙图》安排战术
A
D
6.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7.两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 )
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②皇帝靠和议苟安
③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 ④都城都在开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A
8.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9.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其中“靖康 耻”发生于( )
A.1115年 B.1126年 C.1127年 D.1140年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C
C
B
11.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有人认为今天不要多讲岳飞,否则会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这种观点( )
①忽视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不是科学的态度
②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历史旧账
③把赞颂英雄人物与民族团结对立起来
④正确看待了岳飞抗金,有利于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B
13、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1)列出A、B、C代表的政权和①②③代表的都城。
A: B: C: 个
①: ②: ③: 个
(2)政权B、C分别于哪年由何人建立?
答:B:1127年、赵构(宋高宗);
C: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
(3)政权B、C确定的分界线是什么?由此形成什么局面?
答:淮水至大散关;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A:西夏
B:南宋
C:金
①:临安
②:燕京(中都)
③:兴庆
13、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4)材料二中的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诗歌中的“杭州”“汴州”各指什么地方?
答:南宋。杭州:南宋的都城;汴州:北宋的都城。
(5)材料二中的诗讽刺的是该朝统治者怎样的丑态?
答: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
14.读图,回答问题。
?
(1)图一反映的是“岳家军”郾城大捷,他们还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战绩?
?
?
(2)图二说明了“岳家军”的什么特点?“岳家军”最终没有取得抗金斗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迫使金军后撤,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2)“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原因: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
(3)观察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湖之畔岳飞墓前对联中“白铁无辜铸佞臣”中“佞臣”指的是谁?
?
(4)结合上述图片和问题的回答,我们应该学习岳飞什么精神?
(3)秦桧。
(4)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理想、有抱负,精忠报国、坚强勇敢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