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金和南宋的对峙(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19 20:40: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8课
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huī]下炙[zhì] ,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译文: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醒时听见军营的号角声响成一片.把牛肉分给部下享用美餐,让乐器奏起雄壮的军乐鼓舞士气.这是秋天在战场上阅兵.)

这是南宋抗金将领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的词句,描写的是南宋抗金军队的情景。金是由哪个民族建立的?又是如何灭掉了北宋?南宋与金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1.金国的建立,以及灭亡北宋的史实。
2.南宋的建立,岳飞抗金,宋金议和及对峙局面的形成。
3.通过对民族战争性质的分析,培养正确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能力。
重点:女真建立金和岳飞抗金。
难点:如何评价岳飞?
女真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居住在黑龙江流域和长白山一带,过着游牧渔猎的生活。辽宋时期,女真族受辽的控制和压迫。当时女真族有很多部落,其中的完颜部落逐渐兼并了许多部落。11世纪末,完颜部的阿骨打进一步完成了女真各部的统一。从此,女真族的力量不断增强。
一.女真族的崛起
1.女真族的统一
2.金的建立
时间:
首领:
都城:
国号:
重大事件:
1115年
阿骨打(金太祖)
会宁

迁都燕京
林清玄散文读后感及心得400
导语:散文的精髓是形散而神不散。读一篇好的散文,就像在炎热干燥的沙漠里逢着一片绿洲,满心装满了欣喜与崇拜。
接触林清玄的散文是一次逛书摊,偶尔捡起一本书,随手翻了翻,就被他清丽的文字所打动。喜欢他的文字所特有的淡淡的香——如一缕莲花般的馨香。每每走进他的文字,心也会跟着起起落落,然后慢慢静下。暖暖的回味时,内心总会充满宁静与关爱。几句平淡的话语,足以让人一遍遍地反复回味,这就是林清玄散文的魅力。我喜欢在床头放着一本林清玄的书,睡觉前细细地阅读几篇,来一次心灵的洗涤方可安静地睡去,一切禅理在梦中参透。
他的笔下尽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在他的笔下卖花是有修行有善缘的职业,卖花的大嫂连笑容都是温婉的,如花的;卖大碗茶的阿婆是寺庙里不可或缺的一景;种出特大芒果的老农是神奇的;海边卖贝壳的老人都是令人敬仰的。
林先生的文章总是远离庸俗于污秽,更没有咄咄逼人的气势,而是清丽悠远,沁人心脾。这些文字里,有花的鲜美、月的皎洁、风的温柔、自然的博大,更有人性的芬芳。它如同生长在人心中的一株树,虽然孤独,但忠实地为我们守住了天上皎洁的月。品他的书,在闲暇的时刻,一杯咖啡或者清
3. 金太祖采取巩固统治的措施。
金太祖模仿中原王朝制度,
改革女真部落军政体制,
颁行女真文字,
发展生产,女真势力迅速壮大
北 宋
辽、西夏、北宋、女真大致位置
知识拓展
金朝统治者对儒学的提倡
金朝统治中原地区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统治者提倡儒学。金朝有多位皇帝敬奉孔子,尊崇儒家思想。金朝设立了译经所,把《论语》《孟子》等儒家经典翻译成女真文字。为满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内容命题的需求,朝廷还组织人力整理典籍,编纂[zuǎn]史书。
为什么金要学习中原制度?
为了适应对先进农耕地区的管理,学习先进的中原文化, 从而巩固自己的统治。
二.金灭辽及北宋
1.金灭辽
(1)
(2)


(3) 年,辽被金灭亡。
1125
北宋与金订立盟约,相约夹攻辽朝。
北宋出兵伐辽,被辽军大败,金军相继攻占辽的都城和许多地区。
2.金灭北宋
(1)背景:

(2)概况: 年,金军攻破 ,北宋灭亡。
1127
开封
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
3.读史料:
靖康二年四月,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父子及大量赵氏皇族、后宫妃嫔与贵卿、朝臣等三千余人,押解北上,东京城中公私积蓄为之一空。
(1)根据所学,回答为什么金会在灭辽之后对北宋动手?
金看到了北宋政治上的腐败和军事上的无能,在灭辽后发动了对宋的战争。
(2)读教材,说说金灭北宋的基本情况?
宋徽宗、宋钦宗无心抵抗,只想着妥协求和。1127年,金军攻破开封,北宋灭亡。
靖康之变
在与金军的交战中,北宋的军队常常是不战而逃。当金军攻到黄河岸边时,防守黄河南岸的宋军全都望风而逃。金军连续好几天渡河,没有受到任何抵抗。对此,金军的将领感叹道:“南朝可谓无人矣,若有一二千人守河,吾辈岂能渡哉!”。
相关史事
①阿骨打建国以后,国力迅速增强;
②辽政权政治腐朽,剥削严重;
③各族人民不断起来反抗。
学习与探究1:金为什么能灭辽?


客 观
学习与探究2.北宋为什么会灭亡?
经济
政治
军事
连年征战、岁币,造成内部空虚;
金统治者励精图治;女真族骁勇善战;灭辽后实力大增。
统治腐朽、无能,破坏军民的抗金斗争;
长期实行重文臣,轻武将,守内虚外的政策。
北宋灭亡后,(1127年)宋钦宗的弟弟赵构登上皇位,赵构就是宋高宗,后来定都临安,史称南宋。
三.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
岳飞
2.根据课本知识回答岳飞抗金的成果。
①收复失地:岳飞等抗金将领率军北伐,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②郾城大捷:岳飞统率的“岳家军”在郾城大败金军主力,迫使金军后撤。

南宋
西夏
英雄故事会
结合课本及图片,小组合作,讲述岳飞抗金的故事。
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岳飞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里,从一个普通的士兵成长为一员赫赫有名的抗金大将。他领导的“岳家军”也逐渐从小到大,由弱变强,成长为抗金战争中一支劲旅。郾城大战后,面对这样大好的抗金形势,岳飞情不自禁地对部下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表现了异常豪迈的英雄气概。
南宋朝廷为什么杀害岳飞?
败,被灭;胜,老皇帝会回来。同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会在战争中得到发展。威胁着我的皇位。不如,趁胜和金人讲和。
不杀岳飞,放虎归山,一旦抵抗派得势,我的地位不保,底细必然泄露。杀掉他可得金人欢心。
宋高宗
秦桧
宋金对峙形势图
3.分组讨论宋金议和的历史背景是什么?和议的内容是什么?
背景:在有望收复中原之时,宋高宗和权臣秦桧害怕抗金力量壮大,危及他们的统治,下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
内容:南宋向金称臣,并给金岁币,双方以淮河至大散关一线划定分界线,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4.宋金议和的最终结果。
后来,金迁都燕京,改名为中都。南宋统治者满足于现状,偏安江南一隅。
淮水
宋金对峙形势

南宋
5.岳飞抗金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如何评价岳飞抗金?
岳飞像
原因:
①汉族人民的支持(金兵残杀汉人,抗金是在保护汉族人民生命财产)。
②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
③岳飞个人的才华与品质。
评价:
抗金是正义的,保护了人民生命财产,保卫了中原发达的经济文化。
岳飞墓
青山有幸埋忠骨,
白铁无辜铸佞臣。
历史是最公正的!
精忠报国的岳飞
秦桧夫妇跪像
岳飞造反“莫须有”
问题思考
岳飞的抗金事迹,数百年来一直被民众传颂,人们将他视为民族英雄。想一想,人们为什么尊崇和怀念岳飞?
岳飞抗金保卫了人民的生命财产,维护了社会的稳定,符合广大人民的利益,因此岳飞也得到了人们的尊崇和怀念。
课后活动
1. 组织一场故事会,讲讲有关岳飞的故事。
2. 下面是南宋诗人林升写的《题临安邸》: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译文:远处青山叠翠,近处楼台重重,西湖的歌舞何时才会停止?淫靡的香风陶醉了享乐的贵人们,简直是把偏安的杭州当作昔日的汴京!)

说一说,这首诗是怎样描写南宋偏安的?

10世纪初
契丹族
辽太祖阿保机
上京
北宋
960年
汉族
宋太祖赵匡胤
开封
西夏
11世纪前期
党项族
元昊
兴庆

12世纪初期
女真
金太祖
阿骨打
会宁
南宋
1127年
汉族
宋高宗
赵构
临安
完成五个政权基本情况表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民族 建立者 都城





课堂小结
金建国:1115年
金灭辽:1125年
金灭北宋1127年
南宋建立1127
岳飞抗金
宋金议和
南宋和金的对峙
1.与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
A.契丹、党项、匈奴 B.契丹、党项、女真
C.党项、女真、回纥 D.匈奴、回纥、吐蕃

2.“辽国号的意思是镔铁,显示它们的坚硬,但镔铁也会锈坏,只有金永不变质,我们国家就称大金吧。”你认为说这段话的人物最有可能的是(  )
A.阿保机 B.阿骨打
C.元昊 D.赵构
3.以下不属于金朝改变女真习俗的措施是(  )
A.仿照南宋改革官制
B.积极发展农业生产
C.改革女真军政体制
D.模仿汉字结构,创制女真文字
B
A
B
4.《射雕英雄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教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取名郭靖和杨康,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当时的国耻是指(  )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辽灭金 D.蒙古灭宋

5.岳飞是我国南宋著名的抗金英雄,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 传。某电视台想拍摄一部反映他生平的纪录片,如果请你当导演,下列情景中不可能使用的是(  )
A.训练岳家军排兵布阵
B.在郾城大败金军
C.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
D.根据《宋金对峙图》安排战术
A
D
6.历史学习要善于抓住特征和主题。如果你要完成一篇关于辽、宋、西夏、金时期的历史小论文,你可以确定的最合适的论文主题是(  )
A.地方军阀割据的时代
B.诸侯交替掌握政权的时代
C.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
D.封建国家统一的时代
7.两宋政治特点的相同之处有(  )
①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 ②皇帝靠和议苟安
③投降派占上风,主战派受排挤 ④都城都在开封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C
A
8.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战有和,在交流与碰撞中不断融合。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9.岳飞在《满江红》中写道:“靖康耻,犹未雪。”其中“靖康 耻”发生于(  )

A.1115年 B.1126年 C.1127年 D.1140年
10.“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该诗反映的时代背景应该是(  )
A.宋辽对抗 B.南宋与金对峙
C.宋夏和议 D.北宋与金对峙
C
C
B
11.明朝人文徵明在《满江红》词中感慨岳飞的遭遇:“千载休谈南渡错,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桧亦何能,逢其欲。”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岳飞抗金胜利后达成澶渊之盟
②宋高宗害怕自身统治受到威胁
③秦桧以谋反罪杀害了岳飞
④岳飞的遭遇受到后世的广泛同情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2.有人认为今天不要多讲岳飞,否则会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关系。这种观点(  )
①忽视民族间战争的性质,不是科学的态度
②从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出发,不计历史旧账
③把赞颂英雄人物与民族团结对立起来
④正确看待了岳飞抗金,有利于民族团结
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C
B
13、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1)列出A、B、C代表的政权和①②③代表的都城。
A: B: C: 个
①: ②: ③: 个
(2)政权B、C分别于哪年由何人建立?
答:B:1127年、赵构(宋高宗);
C:1115年、阿骨打(金太祖)。
(3)政权B、C确定的分界线是什么?由此形成什么局面?
答:淮水至大散关;宋金对峙局面形成。
A:西夏
B:南宋
C:金
①:临安
②:燕京(中都)
③:兴庆
13、读图,回答问题。
材料一:(见右图)
材料二: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南宋·林升

(4)材料二中的诗讽刺的是哪朝统治者?诗歌中的“杭州”“汴州”各指什么地方?
答:南宋。杭州:南宋的都城;汴州:北宋的都城。

(5)材料二中的诗讽刺的是该朝统治者怎样的丑态?
答:南宋统治者荒淫腐化,只图偏安江南,不思恢复北方失地和中原故都。
14.读图,回答问题。



?
(1)图一反映的是“岳家军”郾城大捷,他们还取得了哪些辉煌的战绩?
?

?
(2)图二说明了“岳家军”的什么特点?“岳家军”最终没有取得抗金斗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1)从金军手中收复许多失地,迫使金军后撤,有效地遏制了金统治者发动的掠夺性战争。 
(2)“岳家军”纪律严明,英勇善战。原因:南宋统治者腐败无能,害怕抗金力量的壮大会危及他们的统治。
(3)观察图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西湖之畔岳飞墓前对联中“白铁无辜铸佞臣”中“佞臣”指的是谁?

?
(4)结合上述图片和问题的回答,我们应该学习岳飞什么精神?
(3)秦桧。 
(4)学习他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理想、有抱负,精忠报国、坚强勇敢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