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从哪里来
【教学内容】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人的一生》第二课
【教学目标】
?1.在调查探究活动中,能发现和提出问题,并能通过各种途径搜集信息去解决问题。
2.保持探究新生命产生的奥秘的好奇心;懂得珍爱生命,通过体验妈妈的辛苦感悟亲情。
3.探究我们是怎么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了解人的生育方式;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科学的认识生命的由来,了解胎儿发育的大致过程。
教学难点:能从“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等角度对周围事物提出问题,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
【教具、学具】
1.学生准备:搜集有关生命产生的图片或文字资料,在书包内装好书。
2.教师准备:资料卡、《十万个为什么》、电脑、课件等,邀请1位校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课前我与你们的班主任进行了交流,了解到咱们班的同学都是一群热爱劳动,能够吃苦耐劳的孩子,但是老师有点不太相信,我想给大家出个难题,这节课要自始至终背着书包,不论你做什么事情书包都不能离开身体,并且还要时刻注意小心呵护它,尽量不要碰撞到压到。同学们敢不敢接受这个挑战?
2.欣赏图片,导入课题。
大屏幕出示出生的小动物、小婴儿等照片,让学生交流看了这些照片你想对大家说些什么?
小结 :孩子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的地球只所以生机盎然,是因为有了这些可爱的生命。而生命的繁衍神奇又奥妙,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索生命的奥秘——“我从哪里来”。(板书:我从哪里来)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一)交流课前自己搜集的关于自己出生时的资料。
1.教师引导:课前让同学们进行了调查,通过你与父母的交流,我想你们一定了解到许多关于自己出生时的情况,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你出生的时间、体重、身长等方面的情况都可以)
2.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
(二)探究“我从哪里来”。
1.教师指导学生猜想“我从哪里来”,并汇报自己的猜测结果。
2.关于“我们从哪里来”这个话题你还有什么问题?还想知道些什么?咱们看一看哪个小组的同学问题提得最多?
(1)关于受孕的问题:
预设1:为什么是从妈妈肚子里出来的,而不是从蛋里孵出的?
预设2:为什么有人能生出双胞胎,有人只生一个?(双胞胎是怎么回事?)
预设3:我到底是怎样形成的?(怎样受孕形成的?妈妈是怎么怀孕的?)
预设4:为什么会有生男生女之分?(生男生女怎么回事?)
预设5:为什么爸爸妈妈结婚才会有小孩?
预设6:什么是试管婴儿?
……
(2)关于孕育的问题
预设1:为什么我们要待在子宫里而不待在别的器管理?(为什么待在子宫里?)
预设2:为什么我们在妈妈肚子里而不再爸爸肚子里?
预设3:在妈妈肚子里吃什么?
预设4:子宫是个什么样的环境?
……
(3)关于出生的问题
预设1:我们是怎样生出来的?
预设2:顺产与剖腹产怎么回事?
预设3:妈妈生我时为什么会痛?
预设4:人出生时为什么会有疾病?
预设5:为什么人生出来时体重与身长会不一样?
……
3.制定研究方法。
(1)谈话: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你们提出这多有价值的问题,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看来大家都具备但科学家的素质!我们来看一看这些问题,可以把它们分为受孕、孕育、出生三个方面。有的问题同学们可能询问了妈妈已经知道,有的问题可能并不清楚。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些问题?那么你们打算怎样来研究这些问题呢?
学生交流研究方法。
(2)汇报解决方案。
方案1:上网搜集了相关的资料和视频,了解人是从哪里来的。
方案2:阅读资料。
方案3:采用访问的方式,咨询了自己的爸爸妈妈。
方案4:到学校的图书馆查阅有关书籍,了解其中的奥秘。
方案5:询问老师或医生,了解我是从哪里来的。
3.学生探究活动,并填写表格。
我从哪里来
探究方法 探究问题 探究结论
上网查询
阅读资料
询问父母
查阅有关书籍
询问老师或校医
……
4.学生分组进行活动,教师参与并指导。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根据学生的发现,在汇报交流中随机进行。
预设1:学生发现关于受孕的过程,教师跟进指导。
1.让学生从黑板上的问题中选择有关受孕的问题汇报,学生没有提出师补充“怎样受孕形成的”。
2.师谈话:原来我们的生命起源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这是一个怎样的过程,多让人难以想象啊?想不想看一看这个过程?
3.老师播放精子和卵子结合的过程——受精视频。
4.小结: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从一个细胞开始的。生命起源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我们的生命就是从一个受精的细胞开始,爸爸的上万个精子只有一个最优秀的能与妈妈的卵子结合,受精卵就形成了。由此可见,每个生命都是来之不易,每个生命都是最棒的!我们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预设2:学生发现关于胎儿孕育的过程,教师跟进指导。
1.让学生从黑板上的问题中选择有关胎儿孕育的问题汇报,学生没有提出师补充“我们待在妈妈子宫里,那么子宫是个什么样的环境?我们在妈妈肚子里叫什么?”
2.师谈话:通过同学们的汇报,我们知道当爸爸身体里的精子和妈妈身体里的卵子结合在一起时,它像一粒小小的种子,来到妈妈温暖、舒适的子宫里,靠吸收妈妈身体里的营养慢慢地长大。胎儿在母体里的生长情况,但是我们还是很难想象胎儿在母体里的生长过程,下面让我们通过大屏幕再来认识一下“新生命的成长轨迹”。
3.老师播放“新生命的成长轨迹——逐月发育视频”。
教师补充资料:课件出示:
大约3周后,它长成了一个有脑和脊椎骨的胚胎;再过6周左右,胚胎就长成一个有模有样的胎儿,各种器官都已形成。胎儿大部分时间都在睡觉,醒来时他可以“听”到妈妈的心跳声和妈妈说话的声音。胎儿在黑暗的子宫里待大约9个月,就准备呱呱坠地了。
4.总结:看来,我们在妈妈肚子里每个月的变化都很大。怀胎十月,一朝分娩。
预设3:学生发现关于胎儿出生的过程,教师跟进指导。
1.谈话:十个月的小宝宝完全发育成熟,此时妈妈就要到医院,在医生的帮助下,通过子宫的收缩把小宝宝送出体外,“哇----哇----”随着一阵清脆的啼哭声,小宝宝就来到了人世间。
2.让学生从黑板上的问题中选择胎儿出生的问题汇报,师补充剖腹产还是顺产出生的资料。
(1)教师补充胎儿剖腹产的文字资料。
(2)教师播放胎儿顺产出生的视频。
3.总结:不论是剖腹产还是顺产出生的,你们一样都是健康的,妈妈生我们是非常辛苦的。
四、总结概括,抽象提升
1.谈话: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从哪里来有了哪些方面的理解?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
2.教师总结概括。
经过同学们的调查,我们知道了一个人生命诞生的全过程。爸爸体内的精子与妈妈体内的卵子相结合形成受精卵,受精卵分裂,然后着床,进入妈妈的子宫,形成胚胎,这就是生命的开始。胎儿在妈妈体内逐月发育,妈妈通过脐带把自己的营养不断送给胎儿,就这样慢慢长大了。大约十个月后,分娩了,新生命诞生了。
教师边总结边课件展示生命的形成过程: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谈一谈课前了解的妈妈怀自己似的感觉,你有什么话想对妈妈说?
2.用书包进行体验妈妈怀孕的艰辛。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做动作并播放音乐(《母亲》)。(坐着吃饭、伸手够东西、低头看脚尖、抬腿上楼梯、弯腰捡东西、弯腰穿鞋系鞋带)
教师引导:此时此刻,你想对妈妈说些什么呢?
学生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对母亲的感恩之情!
小结:我们刚才仅仅做了5分钟的妈妈,就有这么多的感受,想一想,妈妈在孕育我们的这十个月中,有多少个5分钟?这十个月中,妈妈会呕吐、会经常感到疲劳,负担会随着你的长大一天天加重。但是妈妈毫无怨言,即使再辛苦,也是幸福的!课下,回到家中亲自为母亲洗一次脚。
3.课外作业:
(1)制作“亲情卡”把自己要对妈妈说的话写在上面,并把这张“亲情卡”送给妈妈,并大声地对她说“妈妈我爱你”。
(2)设计制作一份生命手册,以记录自己的成长历程并送给你最亲爱的妈妈。
【使用说明】
1.教学反思。本课是六年级年级下册册《人的一生》单元中的一课,对于六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已经知道了一些生命产生的知识,但是都比较模糊,不连续,同时又对生命世界存在着好奇感和神秘感,所以这节课的教学策略是: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利用他们了解到的生命的知识,
(1)生活经验引出问题。教师让学生自己到生活中搜集材料,是本课的前延。这样既可以提高研究热情,又可以获得初步的感性认识,体现了科学课教学的基本特点——开放性,也为后面的受精卵的形成及胎儿的发育过程打下了基础。课堂上,学生自主提出想探究的问题,教师系统梳理,引导学生从受精、发育、出生三个层面解决这些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询问了解等途径,进一步了解胎儿的发育、形成过程,体验妈妈十月怀胎的辛苦,感受母子亲情。
(2)亲身体验获得认知。生活是儿童道德智慧发展的肥沃土壤,没有以儿童生活为基础,没有以儿童生活实例为载体,儿童是无法产生情感体验的,那么所有的道德概念对儿童来讲就将是外在的东西。只有将儿童的现实生活引进课堂,让课堂与儿童生活建立联系,才能唤起主体积极主动参与体验的欲望,才能促进主体主动参与体验活动。课伊始,我就让学生进行体验,把自己的书包当做“宝宝”,背在胸前,在课上的各种活动中都不许取下来,充分感悟到妈妈怀孕的辛苦,从而获得真切的感受。
(3)信息交流升华认识。教师要善于放开对学生思维的束缚,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思考、组织语言,提高认识的层次。课堂上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小组间相互交流有关胎儿受精、发育、出生的问题,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自己的理解去把自己的收集成果展现出来。这样的设计能够增强孩子们的探究兴趣,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信心,从而体现了孩子们的主体地位,真是一举两得。
2.使用建议。
(1)如何把握好“放”和“扶”的度,由于青春期,课堂上讲授有关受精和胎儿发育的资料时,学生会有害羞的表现,老师应该正确引导。
(2)如果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当堂让学生搜集调查有关受精和胎儿发育的资料,条件受限的学校可以引导学生课下收集资料。
3.需破解的问题。课堂上是否可以增加畸形儿、双胞胎等资料。
【相关链接】
逐月发育视频:http://jys.tzjyxx.gov.cn/sitefiles/services/cms/page.aspx?s=1&n=105&c=7910 (?http:?/??/?jys.tzjyxx.gov.cn?/?sitefiles?/?services?/?cms?/?page.aspx?s=1&n=105&c=7910?)
受精视频:http://jys.tzjyxx.gov.cn/sitefiles/services/cms/page.aspx?s=1&n=105&c=7909 (?http:?/??/?jys.tzjyxx.gov.cn?/?sitefiles?/?services?/?cms?/?page.aspx?s=1&n=105&c=7909?)
分娩动画视频:http://v.ku6.com/show/0QquglEz52Fn_20VtiG0sQ...html?nr=1&from=my& (?http:?/??/?v.ku6.com?/?show?/?0QquglEz52Fn_20VtiG0sQ...html?nr=1&from=my&?)
滕州市张汪镇任庄小学 蔡可运
资料:
1.双胞胎及图片(http://www.56816.com/yfzs/1236916837212.html)
双胞胎,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双胞胎一般可分为同卵双胞胎和异卵双胞胎两类。同卵双胞胎指两个胎儿由一个受精卵发育而成,异卵双胞胎是由不同的受精卵发育而成的。在人类社会,全世界双胞胎平均出生率为1∶89。(即平均每89个孕妇中会有一个孕妇生出双胞胎。)云南省普洱市墨江县是世界上最大的双胞胎之乡。
2.试管婴儿及图片(http://baike.so.com/doc/5341077.html)
“试管婴儿”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子宫中孕育成为孩子。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这些孩子也是在妈妈的子宫内长成的。
3.连体婴儿及图片(http://baike.so.com/doc/6782961.html)
连体双胞胎是一种罕见的先天畸形,在5万~10万次怀孕中只有一例。一般解释说,同一个受精卵分裂成两个胚胎细胞时没有完全分裂开就会形成连体双胞胎。
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剖宫产术是产科领域中的重要手术。第一次活体剖宫产术发生在1610年,当时外科医生特劳特曼和顾斯(Trautmann和Gusth)第一次给产妇实行了剖宫产术,但产妇于术后25天死亡。目前,由于麻醉学、输血、输液、水电平衡知识以及手术方式、手术缝合材料的改进和控制感染等措施的进步,剖宫产已成为解决难产和某些产科合并症,挽救产妇和围产儿生命的有效手段。
PAGE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