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一、选择题
1.[2019·绵阳]地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人人有责。下列人类活动属于保护生态环境的是( )
A.乱砍滥伐 B.乱排废气 C.捕杀动物 D.植树造林
2.[2019·昆明]“美丽昆明,我是行动者”是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保护日”昆明的活动主题,下列行为与该主题相违背的是( )
A.绿色出行 B.节水节电 C.攀折花木 D.爱鸟护鸟
3.据有关报道,现在地球上每年至少有一种鸟类或哺乳动物灭绝,造成其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
A.火山喷发、海啸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
B.灭绝生物的天敌过度繁殖
C.灭绝动物疾病大流行
D.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4.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曾经有着茂密的森林植被,但后来许多地区变成了荒山秃岭。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壳运动频繁 B.寒流长期侵袭
C.人类过度砍伐 D.常年干旱缺水
5.2016年3月22日是第二十四届“世界水日”。水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随手关闭水龙头 B.往河里倾倒垃圾
C.农业上采用滴灌技术 D.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
6.[2018·怀化]有“空中死神”之称的酸雨危害极大,下列气体与酸雨形成有关的是( )
A.氧气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氮气
7.有关酸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
B.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使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和发育受到影响
C.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是不用煤和石油等燃料
D.酸雨能腐蚀建筑物和金属制品
8.实验室利用醋和水等物质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时,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A.模拟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比较法
9.近年来有多处报道某些地方所产大米“镉超标”。你认为这种“问题大米”是下列哪种原因造成的( )
A.酸雨 B.大气污染
C.水、土重金属污染 D.温室效应
10. 在下列环境问题中,通过食物链引起危害的是( )
A.酸雨 B.臭氧层空洞
C.温室效应 D.废电池的污染
11.下列所述情况可能引起水污染的是( )
①城市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②农业生产中农药和化肥使用不当 ③核电站将处理受损核反应堆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海 ④工业生产中废液、废渣、废气的直接排放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①②③④
12.进行“拟定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活动中,正确的做法是( )
①指出有关部门和公民在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方面应当如何做 ②写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的计划 ③小组成员间要分工明确、团结合作 ④进行实地调查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④ D.①②③
13.在调查当地的生态环境时,其调查的方式包括( )
①实地调查 ②到当地环保部门咨询 ③自己想象 ④通过图书馆、报纸杂志社、电视台或者互联网收集资料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4.[2019·海南]为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海南,下列措施可取的是( )
A.常用一次性筷子 B.垃圾分类投放
C.燃放烟花爆竹 D.大量使用农药
二、非选择题
15.近年湖南省某地再现镉含量超标大米的报道。为探究镉的危害,某班的学生进行了如下实验:
Ⅰ.该同学提出的问题:重金属元素镉对人类有多大的危害呢?
Ⅱ.实验过程:
(1)取32只体重为30 g,生理状态、健康状况基本相同的小鼠随机平均分成4组,雌雄各半,并编号A、B、C、D;
(2)用生理盐水配制不同浓度的镉溶液,然后分别用配制的溶液对小鼠进行灌胃实验,其结果如表:
组别
镉浓度/(mg/mL)
生理盐水用量/mL
24小时死亡数量/只
A
0
10
0
B
0.015
10
2
C
0.030
10
3
D
0.045
10
6
(3)实验结论:根据表中数据分析,随镉含量的增加,小鼠的死亡率_________ ___,说明镉含量越高,对人体的危害____________。
Ⅲ.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同学设置A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__。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 ___。
(2)为了控制单一变量,32只小鼠灌胃前后的生活条件必须__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
(3)该实验设计分4组进行,每组样品都选用8只小鼠,主要是为了减小误差,避免出现____________。
(4)“浪费粮食是可耻的”,于是该同学用“镉大米”喂鸡,但镉通过食物链最终不断在人体内____________,仍然会对人体造成危害。
16.酸雨主要是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酸性物质造成的,如图一所示。为了探究“模拟酸雨对植物的影响”,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了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如图二所示。请根据实验设计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兴趣小组提出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A、B两个玻璃瓶放在30 ℃环境中培养,每天给A瓶补充适量的“模拟酸雨”(pH≈4),同时给B瓶补充等量的清水(pH=7)。实验中的A瓶与B瓶形成了一组____________实验,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_。
(3)一定时间后,观察水稻种子的萌发情况,预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1.D 2.C 3.D 4.C 5.B 6.C 7.C
8.A 9.C 10.D 11.D 12.A 13.D
14.B
15.Ⅱ.(3)升高 越大 Ⅲ.(1)作对照 含不同浓度镉的生理盐水 (2)相同 (3)偶然性 (4)富集(积累)
16.(1)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有影响吗(或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发芽率有影响吗)
(2)对照 模拟酸雨
(3)A瓶中的种子不萌发(发芽率低);B瓶中的种子萌发(发芽率高) 模拟酸雨对水稻种子萌发(发芽率)有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