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们成功了 1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新课标)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我们成功了 1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9-12-31 13:14: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我们成功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成功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三组课文中的其中一篇。本组教材是围绕“爱祖国”这个专题编写的。这篇课文描写的是2001年7月13日的夜晚,北京申奥成功后人们兴奋、自豪的心情和欢乐的场面,表达了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教学对象分析】
课文《我们成功了》文字虽少,但所呈现出来的场面是恢宏的,气势是磅礴的。可学生没有亲身经历,也没有亲眼目睹过,在他们的脑海里只有课文中文字给予的抽象、空洞的印象,至于人们为什么会那么激动,场面为什么会那么热闹,他们难以理解,需要老师的引导。
【设计意图】
本课教学旨在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的运用创设情境,让没有亲历“申奥成功”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学生“回到现场”,及引导学生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产生深切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目标】
1.复习词语,指导书写。
2.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体会人们在申奥成功时的激动、欢乐和自豪。
4.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人们强烈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背景资料
【教学课时】1课时(第二课时)
(附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安排:
1.激情谈话,导入新课。
2.展示资料,蕴育情感。(了解我国体育健儿在历届奥运会上取得的成绩)
3.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4.范读课文,体会情感。
5.识字闯关,指导书写。
6.补充资料,巩固识字。
【教学流程】
复习词语,书写生字 播放录像,渲染气氛   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教学过程】
一、复习词语,书写生字
师:小朋友,北京申奥成功了,你们高兴吗?是啊,这是让十三亿中国人民无比激动、幸福的时刻。下面,我们也带着喜悦之情,读读上节课学过的词语。
(一)复习词语
1.课件依次出示词语:申办、喜讯、传来、不约而同、聚集、挥舞、锣鼓、欢呼、相互、击掌、拥抱、光泽、飘扬、奥林匹克(开火车读)。
2.课件出示全部词语。(齐读)
(二)书写生字
1.师:读得真棒!今天,我们要写的字也藏在词语里喔。
2.师做动作学生猜字。(双手一上一下互相握住,就是个“互”字)
“互”字的第二笔是“撇折”,第三笔是“横折”(师讲解后课件演示)
师:请同学们在书上把两个生字描红一遍,写一遍。
整合点1、识字教学是低年级的重点,也是难点之一。本环节,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互”字教学,形象、直观的画面使静态的汉字动态化,复杂的笔画简单化,提高了低年级识字的有效性。
二、播放录像、渲染气氛
师:小朋友们,你们可知道,为了圆一个奥运梦,中国人等待了整整一百年,付出了许多的努力。今天就让我们穿越时空隧道,一起回到2001年7月13日那个激动人心,令人难忘的夜晚。(播放申奥成功的课件录象:萨马兰奇宣布北京获胜的镜头)
师:小朋友们,此时你的心情怎样?
师:因为等待过,因为失败过,所以这一刻的胜利,才显得更加珍贵。让我们也自豪地把北京申办2008年奥运会成功的消息告诉大家。
师:当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人们都是怎么做的?请同学们带着激动、欢乐的语气大声朗读第一自然段。
师:(指名读句子)你有什么不理解的吗?
生:“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用上“涌”这个字呢?
  引导学生说出有的人从家里,有的人从商场,有的人从工作的地方……像潮水一样都涌上了街头,像这样没有事先约好,但做出了同样的事情,就叫“不约而同”。
师:因为人们听到这个好消息太激动了,所以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涌上街头,此时的北京早已成了欢乐的海洋。
师:让我们再次用自己的朗读表现出这种快乐吧!(生齐读)
三、创设情境,朗读感悟
(一)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让我们走进这欢乐的海洋,加入到庆祝的队伍中吧。瞧天安门广场多热闹啊!(课件播放天安门广场庆祝的人群。)
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看到的:几十万群众挥舞着国旗。
师:是啊,人们挥舞着手中的国旗,表达他们的激动与幸福。
生:听到的:人们在欢呼。
师:人们在欢呼什么?(指名几个学生说)
指导朗读(旨在一次次激发学生的喜悦之情及爱国之心)
1.师:此时此刻,作为一个中国人的你,想高呼吗?让我们一起来尽情地释放地内心的喜悦吧。
(课件放大、示意学生齐读)
  我们成功了!?
我们爱北京!?
祖国万岁!?
2.师:多少年的梦想!多少年的期盼!中国终于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是全体中国人民期盼已久的一刻,今天,我们终于可以自豪地欢呼:
生:“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学生豪情壮志)
3. 师:同学们,我们班有多少人?
生:51人
师:天安门广场上有多少人?
生:几十万。
师:让我们51个同学都加入到这欢乐的人群中,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欢呼,为北京申奥成功欢呼:
生:“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学生的欢呼声此起彼伏)
(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师:让我们再去中华世纪坛看一看吧!此时的中华世纪坛是什么样的?(提醒学生用课文中的话来回答)
板书:人如海,歌如潮。
师:几十万人聚在一起,形成了人的海洋,几十万人的歌声汇在一起,就像潮水一样此起彼伏。这是一个打比方的句子,像这样的语言精炼的打比方的句子平时同学们还见到过许多,你还会说吗?
生1:美如画
生2:壮如牛
生3:花似锦
生4:红似火,绿如蓝。
生5:站如松,坐如钟,卧如弓,行如风。
师评:这样的句子可真生动啊!
师:人们是怎样表现自己内心的喜悦与激动的?请小朋友们用动作表演出来。 (全班同学和同桌或前后桌同学动作表演:相互击掌,相互拥抱)
师:快看,中央领导人也来到了人群中,(点击图文: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
师读:江泽民等国家领导人来到欢乐的人群中……
生接读:与大家同欢呼,共歌唱,把庆祝活动推向了高潮。
整合点3:本环节的声像体验使学生受到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感悟及动作的演绎,使学生与文本产生了共鸣,对课文内容与含义的理解与体会自然水到渠成。
四、拓展延伸,升华情感
师:“我们成功了”,不仅是北京成功了,申奥成功了,更是中国成功了。世界选择了北京,北京也给了世界一个惊喜,让我们一起回顾第二十九届北京奥运会。
(师点击课件,根据图画进行旁白,回顾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瞬间,标志性场所,以及人们的评价)
生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生齐读:2008年,奥林匹克旗帜已(把“将”改成:已)在中国北京高高飘扬。”
随着课件录音的响起,全班学生齐唱《红旗飘飘》
师:让我们再一次自豪地向全世界宣布:我们成功了(师指课题,生齐读)
整合点四:北京不仅申奥成功了,更出色地举办了2008年奥运会。本环节,通过展现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瞬间,让学生再一次回到2008年那个令人难忘的夏天,使学生对北京成功举办2008年奥运会产生由衷的自豪之情,既丰富了教材的内容,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之情和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   
   我们成功了
天安门           中华世纪坛
          几十万群众          人如海
          欢呼             歌如潮
                  北京
                 欢乐的海洋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