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三国
西晋
十六国
东晋
北朝
南朝(420—589)
北魏
东魏
西魏
北齐
北周
宋
齐
梁
陈
隋
581年
589年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统一
隋
北周
隋
581年
589年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的原因
材料一:杨坚建立隋朝之后,随即着手准备灭陈。他首先制造舆论,说自己南下是为了解救陈朝百姓。然后北击突厥,解决后顾之忧。最后他命儿子杨广率兵六路南下,对陈发起全面进攻。
材料二:从西晋316年灭亡到隋朝建立,中国经过漫长的战乱已经变得消沉、疲惫、颓废、怅惘。强壮的青年大多战死,剩下的多是老弱病残妇,她们没有能力组织生产,社会凋零。所有的百姓迫切渴望统一政权的到来
材料三:西晋灭亡后南北政权相互之间有各种各样的联系,这种以和平为主的联系多表现为民间的交易。
材料四:陈叔宝是南朝最后一个王朝“陈”的最后一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慌于酒色,不理朝政,大建宫殿,滥用刑法。
陈朝统治者腐朽,不堪一击,为隋统一创造条件。
南北方联系加强为隋统一奠定基础。
人民深受战乱之苦,渴望统一。
隋文帝雄才大略,措施得当。
建立时间:公元581年 统一时间:公元589年
建立者: 隋文帝(杨坚) 都城:长安
二、巩固
1、政治:完成统一
影响:①结束了魏晋以来分裂割据的局面,②顺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经济:①编订户籍
②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影响:①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②促进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隋文帝
“开皇之治”
(统一、繁荣、安定)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
时间
项目 隋初
(589年) 隋盛世
(606年) 结论
人口 3000多万人 4600多万人
垦田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嘉仓兴洛仓等250个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开皇之治”的原因:
③人民的辛勤劳动
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三、备受争议的大运河
苏伊士运河的16倍,
巴拿马运河的33倍。
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三、备受争议的大运河
一条:一条贯穿南北的大动脉
二长: 2700多千米
三市:三个城市
洛阳
(经济功能)
(中心)
涿郡(北京)
余杭(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五河: 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江
钱塘江
长安(政治功能)
六年:耗时
1、开凿者及时间:
隋炀帝杨广 605年
2、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一、备受争议的大运河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3、影响:促进南北方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隋朝时为什么能开通贯穿南北的大运河?
1.国家统一,政治稳定。
2.隋文帝在位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3.前朝基础:邗沟与江南河。
4.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4、评价大运河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
肯定隋朝大运河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同时指出隋炀帝巡游江都的过错。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银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开凿大运河劳役繁重,是导致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隋炀帝
农民
商人
水利部长
四、隋炀帝——科举制
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由中央政府选派官员回家乡负责士人的选择,按家世才能评定为上中下三个等级,每个等级分成三品,故称之为九品中正制。
建立之初,评定标准是才能家世并重视才学,但后世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是因为后期士族控制选拔人才的权利,看重门第而非才能,中下层难以进入仕途。
四、隋炀帝——科举制
1、背景:①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选官,威胁中央
②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注重人才学识
2、科举制正式确立:隋炀帝设置进士科取士
5、影响:
①古代选官一大变革与进步,成为古代主要选官制度。
②加强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
③扩大官吏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社会阶层流动,相对公平。
④推动教育发展。
6、局限性:
控制天下士人的思想和行为
4、时间:持续1300多年;1905年废除
3、特征:分科考试,择优录取
问题思考: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
五、隋炀帝的好大喜功
605年-606年 建成东都洛阳 每月用工约200万人
605年-610年 开凿大运河 先后征夫约300万人
607年-608年 东修长城 先后征夫约120万人
608年-609年 亲征攻灭吐谷浑,重启丝绸之路 隋军“冻死过半”
612年-614年 三次亲征高丽 三次出兵共计约300万人
——资料来源: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
荒淫无度的宫廷生活
巡游江都
农民起义
……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进退艰阻……
——(唐)吴兢《贞观政要》
六、隋朝灭亡
1、时间:618年,隋炀帝被部下在江都杀死,隋朝灭亡。
2、农民起义最先爆发:受害最深的山东
3、灭亡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隋炀帝的暴政统治
②直接原因: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纵情享乐、奢侈无度,导致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