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一单元 2 《回延安》 教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第一单元 2 《回延安》 教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19 20:4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 时 计 划


课题 2 回延安 课时 1
班别 教 具
时间
教 学 目 标 1.朗读品味诗歌,了解“信天游”这种民歌形式,体会本诗的语言艺术特色。 2.抓住关键句,学习这首诗是如何恰当运用比喻、夸张、排比等修辞方法的。 3.整体把握文意,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革命圣地延安、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1.了解“信天游”的特点并学习其形式。 2. 熟读成诵,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深情厚谊。
难点 品味生动优美的语言
关键 整体把握文意,体会诗歌字里行间所深寓的感情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明确目标 组织教学 导入新课 3、出示目标 同学们,你离开过故乡吗?当你踏上你离别多时的故土,看到那里的亲山、亲水、亲人,你会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延安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曾经写下辉煌的一页。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宝库中的珍贵财富。诗人贺敬之也曾经在延安生活和学习过五年,时隔10年后诗人重回到延安采用信天游的格式写下了这首诗《回延安》。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贺敬之写的《回延安》,体会诗人对延安的思想感情。 学生准备好教材等学习用品 倾听教师讲述,思考分析,感悟理解 尝试回答:我们会想起黄土高原,会想起黄土地上朴素的劳动人民,会想起革命圣地——延安 齐读学习目标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实施目标 目标导学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作者及作品简介 2、民俗文化常识简介——信天游 3、预习检测,夯实字词 配乐朗读诗歌,倾听感悟 学生朗读诗歌,品味情感 探究诗歌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线索 课前请同学们搜集整理了关于作者作品的信息,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教师讲解:延安是革命圣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抚育了成千上万的革命战士,贺敬之就是其中一位,他于1940年来到延安,在这里生活了六年。阔别十载,看到了延安面貌发生了神话般的变化,感奋的情怀化为澎湃的诗情,便以《回延安》为题,尽情抒写这次重回延安的感受和对延安的由衷礼赞。 信天游形式自由,常用来抒情,亦可叙事。多运用比兴手法,贴切、自然,增强了诗的音乐性;联想丰富,奔放热烈。 读准节奏和字音,理解词义。 搂定(lǒu) 脑畔(pàn) 糜子(méi) 油馍(mó) 教师播放配乐朗读的录音,请同学们认真听,听准节奏,感悟诗歌感情。 组织学生自由朗读诗歌,边读边理解。 读完思考: 你认为洋溢于全诗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抒发思想感情的线索是什么? 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延安人民的什么特点? 教师总结:激动、喜悦。回延安的过程。 同学举手发言,分享与交流材料。预期:贺敬之(1924-)现代诗人、剧作家。山东峄县人。主要诗歌集有《朝阳花开》《乡村的夜》《放歌集》《雷锋之歌》《贺敬之诗选》等。 同学交流关于信天游。 信天游,也叫“顺天游”,是流行于陕北的一种民歌,两行一节,上下句押韵,一节一韵,诗行错落有致,读来高亢悠远。 小组互读互评,共同读准字音,理解词义。 认真倾听配乐诗歌朗读,听准节奏 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品味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同学根据朗读,概括回答,例如:热烈、欢快、亲切、昂扬…… 学生尝试回答:热情好客、不怕苦不怕累的革命精神…… 7’ 8’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诗歌结构层次及层次大意 目标导航二:再读课文,品味情感 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现了哪些情感 比兴手法的运用及效果分析 信天游手法在诗歌中的体现 4、链接生活,总结升华 (3)诗歌分几个层次?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层的内容。 教师总结:这首诗,紧扣一个“回”字,写出了回延安的过程;并以此作为线索,抒发了对延安的热爱和歌颂。 这首诗生动形象,热情奔放,意蕴深刻。作者通过高超的写作技巧表现出自身对延安最浓烈的深情,请同学们分小组进行探究 (1)说说作者通过哪些写作技法表现了哪些情感。 教师总结:分别写出了延安焕然一新,诗人无限感慨,赞美之情溢于言表,以及对延安的深厚感情…… (2)品味下面诗句,说说修辞手法的使用所产生表达效果。 “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 教师讲解:大量使用“比兴”手法。信天游中“兴”的表现手法,往往给读者以很大的想象空间,使感情表达有更充沛的力量。 (3)诗歌是如何体现《信天游》的手法的? (4)在那个年代,为了革命信仰,为了建设新生活,延安人民发扬“延安精神”,经过艰苦的努力,生活不断地好起来,那么在今天,“延安精神”还值得我们学习吗? 教师总结:《回延安》采用了“信天游”形式,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读起来让人激情澎湃。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我们感受到永不泯灭的真情…… 学生概括教材回答,预期引导:第一层:抒写回延安的激动心情及与亲人相会的场景;第二层:追忆当年延安的战斗生活…… 小组交流,共同归纳,预期引导:1.擅用动词表达情感。 善用修辞表达情感。 3.选取延安独有的风俗民情表达情感。 4.运用带有鲜明地方色彩的语言表达情感。 分析回答:后一句是由前一句联想出来的,是“比兴”,表达形象生动。 小组讨论汇报,预期引导:两句一节的诗中,善用比兴手法,通常为上句起兴作比,下句点题,基本上是即兴之作……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回答,例如:艰苦创业精神,积极向上的心态…… 8’ 7’



教学内容及流程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二次备课
检测目标 习题检测 总结本课 3、作业 1、背诵、默写诗歌。 2、结合诗歌内容,以“贺敬之与延安”为话题,尝试写一篇小文章 同学们大声诵读诗歌,直至背诵 小组内互背互考,进一步熟练 构思话题小作文 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和体会。 10’
板 书 设 计
领 导 评 课 意 见 学校检查记实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