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张PPT)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第15课钢铁长城
A基础达标/分点训练十基础过关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小明的爷爷在中国人民解放
军海军舰队服役。他可能在以下哪支部队
A.华东军区海军舰队B.海军陆战队
C.战略导弹部队
D.北海舰队
2.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海军的现代化水平有
了明显提高,现阶段我国海军的构成主要是(B)
①水面舰艇部队②潜艇部队③海军航空兵
④海军陆战队⑤战略导弹部队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的国防建设有了很大
的发展。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国防成就是(B
A.组建北海舰队
B.研制出我国第一艘核潜艇
C.组建导弹部队
D.百万大裁军
4.有一支英雄的部队,它还没有宣布成立就参加了开
国大典的阅兵,刚成立就在与世界最强大的国家的
战争中打出了自己的威风。它是
A.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
B.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
C.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
D.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
5.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在2015年更名为火
箭军,并成为我国人民军队的第四个军种。这一军
种担负的主要任务是
A.缉毒
B.海疆防卫
C.领空防务
D.核反击
6.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空军、海军及战略导弹部队
建立的先后顺序是
A.陆军、海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B.海军、陆军、空军、战略导弹部队
C.陆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空军
D.陆军、空军、海军、战略导弹部队
7.改革是一个国家、一支军队在一定历史阶段,社会
发展到一定水平抑或是发展中遇到一些重大问题
之时的转机,甚至是改变国家命运的最重要、最有
效、最关键的抉择。目前,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
得的成就主要是
(C)
得的成就主要是
A.我军调整组建为陆军、海军、空军、导弹部队四
大军种
B.成立东部战区、南部战区、西部战区、北部战区
四大战区
C.军队组织架构和力量体系实现革命性重塑
D.形成军委管总、军种主战、战区主建的新格局
B能力提升/综合训练十全面突破
8.某班历史兴趣小组在自主学习时从网上收集了以
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主题的是
南昌起义人民空军严阵以待潜艇待命出航
A.新中国的工业化演变历程
B.新中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C.人民军队的建立与发展
D.现代的社会生活(共24张PPT)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A基础达标/分点训练+基础过关
平在接见外宾时指出,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
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这反映了
我国政府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A.共存共亡
B.团结一致
C.独立自主
D.“求同存异”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实行的“一边倒”外交战
略引起了一些周边国家的担心和疑虑。如何发展
与周边国家的关系,解决相互之间的争端与分歧
保障周边环境的和平与稳定,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
外交的一个重大课题。为了解决这个“课题”,中华
人民共和国
(B)
人民共和国
(B
A.实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加快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建交
D.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基本原
则。下列内容中,与之相背离的是
①美国出兵侵略朝鲜②美国对中华人民共和国
实行外交孤立政策③中日、中美建立外交关系
④中国与俄罗斯等五国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
立宣言》
A.①②
B.①③C.①④D.②③
4.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被越来越多的
国家接受,成为发展国与国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准
则。这段话
A.分析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
B.列举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台的过程
D.总结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产生的影响
5.“君子和而不同”,这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大智慧,意
思是“和谐但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相互冲突”。
几十年前,周恩来使这一思想在一次外交会议中得
到完美阐释。当时与会国之间的“不同”主要源于
A.国家贫富、强弱不同
B.洲际区分差异
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
D.实现民族独立与解放的先后不同
6.1955年,一位美国记者评论周恩来在某次重大会
议中的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
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
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
A.万隆会议
B.中共八大
C.日内瓦会议
D.中共七大
7.菲律宾前外长卡洛斯·罗慕洛在谈到1955年的一次
国际会议时说:周恩来是我去的时候的敌人,回来的
时候的朋友。”这一评价是因为在这次会议中(C
A.周恩来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
C.周恩来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中国倡议“一带一路”和筹建亚投行(共24张PPT)
谢谢观看
Thank
you
for
watching!
第17课外交事业的发展
A基础达标/分点训练+基础过关
1.20世纪70年代,美国代表被迫承认:“这是联合国
历史的转折点,反西方国家在美国威信动摇时,第
次击败了美国。”这里的“第一次击败了美国”的
议是指
A.上海APEC会议第四次高官会议
B.万隆会议
C.第26届联合国大会
D.巴黎和会
2.中华人民共和国代表参加联合国大会,目视联合国
总部前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为中国而骄傲。这
情景出现的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
A.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B.中央人民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
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
D.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3.1969年1月20日,尼克松在总统就职演说中再
次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根据毛泽东的意
见,《人民日报》于1月28日破例全文刊登了尼克
松的这篇演说。这表明中美关系大门打开的原
因之一是
A.友好国家的帮助
B.中美民间交往的推动
C.两国领导人的努力
D.中国改革开放的实施
【点拨】根据题干“尼克松……暗示他有意改变对华政策
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全文刊登了尼克松的这篇演说”等
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当时中美两国领导人都释放出改善
关系的信号,说明中美关系的改善与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努
力有关。C符合题意。A、B、D结论在材料中没有体现
故选C。
4.谈到20世纪70年代的中美关系,毛泽东曾说:“我
们两家也怪得很,过去22年总是谈不拢,现在从扌
乒乓球起,不到10个月就谈成了。”这次“谈成”的
结果是
A.签署《朝鲜停战协定》
B.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C.中美签署《联合公报》
D.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5.“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
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同台湾人民保持
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中美建交公报》中的
这段话说明中美建交的基础是
A.美国可以售台先进武器装备
B.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C.美国断绝与台湾的一切交往
D.美国支持中国武力统一台湾
6.美国在这样重大的决策问题上事先不打招呼,是对
日本的一种侮辱,日本甚至应对美国的举动采取报
复行动。为了表明他们的独立性,也为了保护他们
的利益,日本人决定用一种比美国的行为更透明的
方式与北京达成关系正常化。这里促使日本行动
的关键是
A.万隆会议的召开
B.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C.中国重返联合国
D.中美正式建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