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 课件(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0 16:02: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导入新知
清明上河图
局部
你从图中能获取什么信息?
宋代经济的发展

1.说出宋代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2.列举宋代南方农业发展、手工业兴盛和商业贸易繁荣的史实。
3.标出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完成的时间。
4.认识宋代的生产发展和商业贸易的繁荣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居当时世界领先地位。
学习目标
材料1: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材料2:南宋政府帮助解决耕牛、种子、农具等,将生产发展作为考核官吏的重要依据。
材料3: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
小组讨论:南方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代 南方 北方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人口(户) 占全国户口数比例

西汉 2470685 19.8% 9985785 80.2%
唐朝 3920415 43.2% 5148529 56.8%
北宋 11240760 62.9% 6624296 37.1%


南方战乱较少
北方人口南迁,带来先进技术和生产经验,增加南方劳动力
《耕获图》
牛耕
灌溉
插秧
收获
扬场
入仓
看图识农事
这幅图说明了什么?

宋代农业的发展
一、千里沃野耕作宜——农业的发展
占城稻
茶树
棉花
初年,福建从 引进占城稻。
产量居粮食产量首位。
、 成为重要的粮仓。
(苏湖熟,天下足)

的种植范围扩大,产量增多。

北宋至南宋初年,植棉地区尚限于广东和福建,
到南宋后 的种植区已向北由推进到
________________
北宋
越南
长江下游
太湖流域
水稻
棉花
江淮和川蜀一带。
茶树
农业发展的表现








农业重心转移到南方
纺织业
北宋时,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丝织生产发达。
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二、心灵手巧技术高——手工业的兴盛
哥窑器以冰裂纹著称,其中多为黑黄相交,俗称金丝铁线。
浙江哥窑——青瓷
烧出断纹,美感别致
宋代五大名窑
河北定窑——白瓷
色泽莹洁,造型工巧
制瓷业
河南钧窑——青瓷
青中带红,如蓝天晚霞
宋代五大名窑
河南汝窑——青瓷
色泽犹如雨后晴空
河南官窑,专为宫廷烧制。胎土含铁量极高,手感沉重。
制瓷业:北宋兴起的江西景德镇,后来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观音坐像
缠枝牡丹纹梅瓶

瓷 器
宋孩儿瓷枕
南宋时,江南地区已成为我国制瓷中心。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福建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造船业
海船配备指南针。

泉州出土的宋代海船
罗盘针
1974年8月从福建泉州湾出土了一艘海船,长24.20米,宽9.15米,深1.92米。全船有13个船舱。该船载重量有200吨,工艺高超。该船共出土香料木4700多斤和宋代铜钱,这是一艘航行于南洋的胡椒香料货船。
商业都市的发展
都市多——最大的开封和杭州

人口多——一百多万

时间长——早市夜市的出现

范围大——乡镇出现草市
三、都市繁华贸易旺——商业的繁荣
西市
东市
晓市
夜市
唐都长安与南宋临安的对比材料:
唐都长安住宅区(坊)和商业区(市)严格分开,店铺营业时间有统一限制,日出后击鼓三百下才能开门营业,日落前击钲三百下统一关门歇业。
南宋临安则是大街小巷店铺林立,早市、夜市“买卖昼夜不绝”。
商业都市:与前代相比有了哪些发展?
城市布局: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出现了早市和夜市。
营业时间:延长了营业的时间


夜市
宋卫国发现可以通过海外贸易可以赚取更多的财富。
请问他可能装载哪些的货物?商船可能到达哪些地方?
船只可从哪些商港出发?商船进出港口,会接受哪个机构的管理?
茶叶,瓷器,丝织品
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广州、泉州
市舶司
作为海关机构的市舶司每年创造的关税竟达岁入的20%,成为帝国的重要收入。
——《历史的细节2》》
北宋初期,四川地区专用铁钱。铁钱每贯重12斤,买一匹上等丝绸,要付130斤的铁钱。
面对这种状况,如果你是当时的四川富商,你希望得到什么样的货币来进行交易?
?
交子的出现
哎,这些钱币携带太不方便了,如果能有种轻便的货币就好了。
铜钱
金银
指出图中所示的纸币名称。最早出现的时期和地区?出现的原因?有何发展?
交子
北宋出现在四川成都,是世界最早的纸币。
出现原因:金属货币携带不方便。
发展: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与铜钱并行的货币。(使用范围更广)
经济重心南移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国家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南方,特别是东南地区。
你知道这句话说明了什么?
什么是“经济重心”呢?
指经济技术发达,对国家提供主要财政支持的地区。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
东晋南朝时期

唐安史之乱后

五代时期


开始南移


打下基础
继续南移

南宋

最终完成

类 别 发 展 成 就
?农业 原因
状况
?手工业 纺织业
制瓷业
造船业
商业 商业都市
对外贸易
货币
1.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自然因素)
2. 政府重视农业生产。(政策因素)
3.北民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劳动力。(经济因素)
4.南方战乱较少。(政治因素)
①水稻跃居粮食产量首位,长江下游、太湖流域成为粮仓。②棉花种植扩展到江淮和川蜀一带。③南方普遍种植茶树。
南方丝织业胜过北方;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
五大名窑;景德镇成为瓷都;江南地区成为制瓷业中心
广州、泉州、明州造船业发达,居世界领先地位;
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海船配备指南针
最大的商业都市 ——开封和杭州,人口多达百万;
早市夜市出现;乡镇出现草市
在当时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
广州、泉州是大商港;对外贸易范围扩大;
设立市舶司管理外贸;外贸收入是朝廷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情感升华

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要重视
科技进步

要保持社会的安定团结

要保持生态环境、爱护自然

国泰民安
经济繁荣



宋代经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巩固提升
1.宋朝时,优良品种占城稻是从哪里引进的?( )
A.日本 B.越南 C.朝鲜 D.阿拉伯
2.宋朝设置的市舶司,其主要作用是( )
A、管理海外贸易 B、管理东京及临安的市场
C、宋朝民间自发的贸易机构 D、在中央设置的贸易管理机构
3.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很受大众喜欢。在一期节目中,一位持宝者展示了制造于“瓷都”的一件瓷器宝贝。你推测一下这件文物出自(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B
A
C
4.从五代起,南方的农业超过北方的原因是( )
A.南方战祸少,许多中原人流落到江南, 增加了那里的劳动力
B.从越南引进的占城稻得到推广
C.南方重视兴修水利 D.麦田面积扩大

5.全国经济重心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是在( )
A.魏晋南北朝 B.唐朝 C.北宋 D.南宋

A
D
6.北宋前期在四川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 )
A.交子 B.会子 C.关子 D.铜子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