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79张PPT)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指依靠手工劳动,使用简单工具的 小规模工业生产。开始从属于农业,主要表现为家庭手工业。
概念: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历程(按阶段进行划分)
手工业形成独立的生产部门
主要生产青铜器,由官府垄断
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煮盐、冶铁、铸钱收归官办
原始社会晚期 :
夏商周时期 :
春秋战国时期 :
西汉武帝以后 :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三、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
1、特点
3、表现:高超的冶金技术
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凭借国家权力,不计成本,产品大多精美。
2、发达的原因:国家权力的支撑
官府为什么要经营、控制手工业?
由于小农经济状态下的家庭手工业生产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不能满足官府的需要;官府要集中人力物力,生产满足统治阶级所需要的奢侈品;专制社会高度集权的体制也有一定的影响。
掌握冶铜
青铜铸造业繁荣
已有铁器
铁农具推广
高炉炼铁
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炒钢技术
灌钢法
16世纪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冶铜技术
冶铁技术
炼钢技术
项目 技术 发展
冶金技术 原始社会晚期:
商周时代:
西周:
战国:
西汉:
东汉:
两汉:
南北朝:
司母戊鼎
1.33米
1.1米
司母戊鼎是目前已发现的中国古代形体最大和最重的青铜器,在世界上也是仅见的,反映出商代青铜冶铸业具有极高水平。
鼎重832.84公斤
独特造型、精美工艺——无价国宝
四羊方尊
大盂鼎
100.8厘米
78.3厘米
大盂鼎造于西周周康王时期。鼎身为立耳、圆腹、三柱足、腹下略鼓,口沿下饰以饕餮纹带,三足上饰以兽面纹,并饰以扉棱,下加两道弦纹,使整个造型显得雄伟凝重,威仪万端,内壁有铭文二百九十一字,内容为周王告盂,殷代因酗酒而亡国,周代忌酒面与,要盂一定要很好地辅助他,敬承文王武王的德政。大盂鼎,是现存西周青铜器中的大型器。造型端庄稳重,浑厚雄伟,典丽堂皇,为世间瑰宝。西周早期的金文有瑰异凝重、雄奇恣放质朴平宝等数类。大盂鼎属於瑰凝重这一类,铭文大字,字体庄严凝重而美观,故在成、康时代金文中,以书法的成就而言,当以大盂鼎居首位。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鼎重153.3公斤
秦始皇陵兵马俑坑中,发现的青铜剑
青铜剑当场去土锈后,表面光亮如新,剑刃非常锋利,一剑可划透12层报纸。经分析,剑的表面有一层10至15微米的含铬氧化物保护层,表明曾采用铬盐氧化处理技术。现代铬化处理技术是美国在1937年、德国在1954年分别获得发明专利权的。
西汉青铜器: 长信宫灯
中国汉代青铜器。1968年出土于河北省满城县中山靖王刘胜之妻窦绾墓。宫灯灯体为一通体鎏金、双手执灯跽坐的宫女,神态恬静优雅。灯体通高48厘米,重15.85公斤。宫灯长信宫灯设计十分巧妙,宫女一手执灯,另一手袖似在挡风,实为虹管,用以吸收油烟,既防止了空气污染,又有审美价值。此宫灯因曾放置于窦太后(刘胜祖母)的长信宫,故名。现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东汉青铜器: 马踏飞燕
这匹骏马体态矫健,昂首甩尾,头微微左侧,三足腾空,右后足落在一只展翼疾飞的龙雀背上。骏马体型的每一部分都完美而匀称,姿态动感强烈。雕塑的重心经过了极周密的计算,稳稳地落在踏鸟的一只足上。中国古代匠师运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以丰富的想象力,精巧的构思,娴熟的匠艺,把奔马和飞鸟绝妙地结合在一起,将奔马的奔腾不羁之势与平实稳定的力学结构凝为一体,它所具有的蓬勃的生命力和一往无前的气势,更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1983年10月,“马踏飞燕”被确定为中国旅游标志。
熟铁
南北朝灌钢法
制瓷业
发明陶器(陶是源,瓷是流)
烧出原始瓷器
烧出成熟的青瓷
烧出成熟的白瓷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秘色瓷,唐三彩
瓷窑遍布全国各地,五大名窑(汝、哥、定、钧、官)
出现青花瓷
种类丰富(青花瓷、彩瓷、珐琅彩),宣德年间青花瓷很有名;瓷都“景德镇”
技术不断进步,反映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有关陶器与瓷器的区别主要有如下几点:
一、烧成温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达到800℃以下,最高可达1100℃左右。瓷器的烧成温度则比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
二、坚硬程度不同。陶器烧成温度低,坯体并未完全烧结,胎体硬度较差。瓷器的烧成温度高,胎体基本烧结,胎体表面用一般钢刀很难划出沟痕。
三、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烧成,瓷器则需要选择特定的材料,以高岭土作坯。
四、透明度不同。陶器的坯体即使比较薄也不具备半透明的特点。瓷器的胎体无论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点。
五、釉料不同。
商代出现原始的瓷器
青瓷熊形灯
东汉出现成熟的青瓷
东汉青釉四系瓷罐
北朝成熟的白瓷
唐朝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形成
秘色瓷
红、紫瓷
河南 · 禹州
钧窑
青瓷
浙江 · 龙泉
哥窑
体薄色青
浙江 · 杭州
官窑
青瓷
河南 · 汝州
汝窑
白瓷
河北 · 曲阳
定窑
宋代“五大名窑”:
官窑、汝窑、哥窑、定窑、钧窑
定窑 孩儿枕
定窑 白瓷童子诵经壶
五大名窑
汝窑 三足樽?
汝窑 粉青奉华碟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
五大名窑
官窑 玄纹瓶
哥窑 鱼耳炉
哥窑 灰青葵瓣口小碗
五大名窑
哥窑 海棠式花盆
钧窑 玫瑰紫釉花盆
五大名窑
钧窑 玫瑰红釉六角花盆
五大名窑
宋钧窑内蓝外玫瑰紫釉葵花三足水仙盆
钧瓷绚烂奇妙之色彩在烧制中自然形成。或如美玉,所谓"似玉非玉腾似玉";或如蓝天;紫中藏青,青中寓白,白里泛红。即"入窑一色,出窑万彩"也。古人曾有诗赞曰:"烟光凌空星满天,夕阳紫翠忽成岚。"钧瓷色彩天成,变幻无穷,故世上绝无相同之两件钧瓷,所谓"钧无双"也。加之钧瓷烧制极难,有"十窑九不成"之说。历代帝王皆钦定为御用珍品,专有于宫廷而严禁于民间,亦"君无双"之意。中国五大名瓷,钧、汝、官、哥、定,以钧瓷为首,谓瓷之君也。故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财万贯,不如钧瓷一片"之盛誉。
青花瓷
指一种在瓷胎上用钴料着色,然后施以透明釉,以1300℃左右高温一次烧成的釉下彩瓷器。由于釉下钴料在高温烧成后,呈现出蓝色,故习称“青花”。瓷质细洁纯白,配以釉下彩的蓝色彩绘,幽菁雅淡,深受人们喜爱。
彩瓷亦称“彩绘瓷”(painted china)。器物表面中加以彩绘的瓷器。主要有釉下彩瓷和釉上彩瓷两大类,釉下始于唐青花。明清时期开始出现是釉上彩粉彩,同时也是彩瓷发展的盛期,以景德镇窑成就最为突出。
珐琅瓷是由景泰蓝演变而来。景泰蓝是铜胎上珐琅釉而成,若改为瓷胎上珐琅釉则叫珐琅彩。珐琅彩起始于康熙后期,鼎盛时为雍正期至乾隆期。但雍正期的珐琅彩水平最高,工艺最美。珐琅彩终止于乾隆后期。
元,景德镇,全国制瓷中心
丝织业
已养蚕,并有了丝织品(世界最早养蚕缫丝)
出现织机,多种丝织品
能生产斜纹提花织物
长安设东西织室(素纱禅衣) ; 远销海外 (丝绸之路、“丝国”)
技艺高,吸收波斯织法和图案风格
品种繁多,吸收了花鸟画中的写实风格
在苏杭设织造局,缎是清朝丝织品的代表;使用花楼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棉纺织业开始发展
黄道婆推广先进棉纺织技术
棉纺织业普及,明代后期,棉布成为民众主要衣料; 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新石器时代原始纺织业出现
最初原料:麻和葛
麻
葛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
与丝织有关的甲骨文字
嫘祖
《史记》提到黄帝娶西陵氏之女嫘祖为妻,她发明了养蚕,为“嫘祖始蚕”。
素纱单衣,1972年湖南省长沙马王堆汉墓一号墓出土,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湖南省博物馆。衣长128厘米,通袖长190厘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可谓“薄如蝉翼”、“轻若烟雾”, 这件“单衣”如果除去袖口和领口较重的边缘,重量只有25克左右,折叠后甚至可以放入火柴盒中。它也是西汉纱织水平的代表作,更是楚汉文化的骄傲。
花鸟纹锦(唐朝)
南宋·刺绣海棠双鸟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
南宋·刺绣瑶台跨鹤图
(现存辽宁博物馆)
苏绣
宋代缂丝名作
《蛱蝶山茶花》
《八仙介寿图》
华贵之丝·缂丝作品
云锦
花楼机
清代折枝玫瑰花金宝地
清 康熙 明黄地云龙纹妆花纱夏朝袍
明朝小说《醒世恒言》里,施复夫妇二人住在苏州盛泽镇上,靠养蚕织绸生活,本是小户人家。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许多银子。几年后,他们增买了三四张织机,不到十年,积累了几千两金子,后来他们又买了两所大房子和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机户。施复夫妇由小手工者发展成为机户。
二、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
2、民间手工业艰难经营的原因:
1、整体状况:春秋战国以来,小农经济下,主要生产民间消费品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影响;
(2)官营手工业的压制;
(3)重农抑商政策的限制。
3、阅读教材P9-10的内容,想一想:民间手工业的种类、主要成就,发展过程如何?
春秋战国和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两宋
元朝
明清时期
农户的副业
主要生产供民间消费的产品
元朝: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
明中叶以后:超过官营手工业;花楼机;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清朝继续发展
名
称 发展
历程 朝
代 种
类 作
用 主要
成就
民
间
手
工
业 发展 家
庭
手
工
业
遭受摧残
恢复和
发展
艰难发展 民
营
手
工
业
产量增多
资本主义
萌芽
4、资本主义的萌芽和缓慢发展
(1)明朝中后期出现:
①原因:明朝商品经济的发展
②地区:江南的苏杭
③部门:除苏州的丝织业,在江南地区的棉布袜制造业、榨油业、矿冶业中也有类似资本主义萌芽的现象存在。
④特征:“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种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基本特征
(2)清朝缓慢发展:
①原因:封建制度的衰落(根本原因);封建政府的压制。
②发展的表现:具有资本主义萌芽的部门和地区增多。
三、中国手工业享誉世界
1、丝绸和“丝绸之路”
2、瓷器外销
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原因 技术领先
贸易往来频繁
重要成就 西汉起:丝织业的影响,“丝绸之路”、“丝国”
唐朝起:制瓷业的影响,“瓷器大国”
明清 明代:“海上丝绸之路”,瓷器对外销量大
清代:根据外商订单专门生产
缦地刺绣龙纹边饰(东汉, 1959年新疆民丰尼雅古城出土)
长寿明光锦
东汉,锦上织有吉语“长寿明光”四字,1980年新疆罗布淖尔高台出土
鱼蛙纹锦(东汉, 1980年新疆罗布淖尔高台出土)
《群神宴》:中世纪以来,欧洲兴起收藏中国瓷器的热潮。意大利威尼斯一位画家的作品《群神宴》上,画有盛水果和汤的三件器皿,都是来自中国明朝的青花瓷。
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一件《元青花鬼谷下山图罐》以1568.8万英镑(约合2.3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拍出。这一价格不仅仅创造了中国瓷器的最高成交纪录,同时也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的最高价格。
故宫藏清雍正粉彩蟠桃纹天球瓶
清雍正粉彩桃花纹直颈瓶
请同学们给这两副图中的青花瓷器出价
一件为1568.8万英镑
嘉德2006春季拍卖会上,一件乾隆粉彩开光八仙过海图盘口瓶以5280万人民币成交
请同学们出价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手工业种类
手工业产生、发展历程
突出成就
冶金业
制瓷业
丝织业
手工业特征
三种手工业形态的比较:
政府直接经营、集中的大作坊
民间私
人自主
经营
农户的副业
武器等军用品和官府贵族生活奢侈品
民间消费产品
供自己消费和交纳赋税的产品
不在市场流通
在市场流通
剩余部分
出售
明中期以前占主导地位
明中期后发展
成为重要部分
作为副业长期
占有相当比重
国家垄断的手工业;在资金、人才、技术和经营规模上占有绝对强势
商品生产性质;在重本抑商的社会环境下发展艰难
属于自然经济组成部分,以家庭纺织业为主,受小农经济模式的制约
经营
方式 产品 流通
方式 地位 性质
和特点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材料一:在原始社会后期,手工业种类较少,只有石器、骨角器、陶器、纺织、酿酒、编织部门;奴隶社会增加了冶铜业,封建社会又增加了冶铁、制糖、棉纺织业等部门。……明清时代的某些手工业部门,如制瓷、制糖、矿冶、井盐等行业的部分手工工场中,都已具有相当细密的劳动分工。
1、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一是 ? ?? 、???? ???????? 、?????? ????????? 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官营手工业
民营手工业
家庭手工业
2、?从材料一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之二是??????? ?????????????????? ???? ?
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材料二:春秋冶铁业以木炭为燃料,皮囊鼓风冶铁;西汉开始用煤炭做燃料;东汉发明了水力鼓风——水排提高炉温;北宋用焦炭为燃料。
3、从材料二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三
是????????????? ????????? ??????? 。?
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
材料三:《清代全史》叙述:杭州人张瀚的祖先在成化末年(明朝)购织机一张,从事纺织业,忻织泞布精良,“每一下机,人争鬻之”,因此获利甚多,后来织机发展到二十余张。
4:从材料三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四是?
????????????????????????????????? ??????
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
??材料四:在远古时代,中国丝织生产,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繁盛之地。其后逐渐演变为“南盛北衰”,迄至宋代,中国的丝织生产中心已经移到江南地区,尤以苏州、杭州、南京和广州等地为盛。
5.??从材料四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五
是??????????????? ??????? ????? ??????????????????????????????????????? 。?
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从材料五得知: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之六是??????????? ??????????? ?????? 。?
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外,享誉世界
中国古代手工业的特征:
(1)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2)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劳动分工越来越细。
(3)手工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
(4)手工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工场手工业出现。
(5)经济重心的南移与手工业生产布局成相应变化。
(6)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产品远销海内外,享誉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