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8下地理 6.4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密集的地区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8下地理 6.4长江三角洲地区 城市密集的地区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20 12:28: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密集的区域
课标要求: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运用地形图指出某区域主要地形类型,归纳其地形特征。
3、运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河流在区域发展中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运用地图指出长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会利用地图和气候统计图表分析该地区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2、??了解长江三角洲地区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水运条件便利。
3、??认识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知识,通过读文、识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获得新知。
2、??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小组探究等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知识、提炼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认识祖国不同区域的地理,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提高地理审美意识。
2、??通过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引导学生热爱自然,尊重自然。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
?
?
?
新课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中国地理部分的学习中常提到“鱼米之乡”,你心中的“鱼米之乡”是怎样的景象?我们常用“鱼米之乡”来形容长江三角洲这片富庶之地,在这里,我们可以泛舟游湖,欣赏秀丽的水乡美景,也可以漫步在园林、古镇,体会杏花微雨的静谧与古朴,还可以走进现代化大都市,感受这片古老土地如今的繁华热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
?
?
?
生:盛产稻米,渔业发达等
?
?
?
?
情景导入,
激发兴趣
板书
长江三角洲地区
?
?
?
提问
根据我们学习区域地理的习惯,先要了解区域哪些方面的内容?
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河湖等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方法
板书
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河湖
?
?
?
自主学习
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学习部分,通过图文分析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地形、气候、河湖。
学生自主完成三个知识点的学习内容。
进一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展示
请学生展示自主学习成果,师纠错评价
学生展示和互相补充
以学生为主
?
过渡
通过自主学习我们了解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自然条件,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探讨一下该地区地理位置具有哪些优越性。
?
?
承上启下
展示
中国地图、长江三角洲地理位置示意图
?
?
?
?
合作交流
以二人为一组,根据导学案合作探究一的要求,完成学习任务:1、在适当位置填入长江、黄海、东海、京津唐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2、为运输任务选择合适的运输路线,画入图中。
二人一组合作完成,学生代表在黑板版图上完成,其他学生可纠错、补充。
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读图填图能力,合作学习能力。
归纳
结合地图归纳长江三角洲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
完成归纳填空内容
及时总结,加深印象。
?
过渡
在刚才的分析过程中,我们一再提到了长江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探讨一下河流在区域发展能起到怎样的影响。
?
?
承上启下
?
?
?
小组探究
导学案合作探究二:1、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为例,谈谈长江对下游地区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2、想一想长江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3、阅读图文资料,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发展的影响。
?
?
学生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一个探究内容,分组讨论3分钟。
通过小组探究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后归纳。
?
小组展示
?
根据学生代表的回答引导、点评。
每小组由代表展示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以补充、纠错。
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
展示讲解
?
出示都江堰平面图,向学生简要介绍都江堰的运作原理。
?
拓展视野,让学生感受人类智慧的力量
?
归纳
?
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学生在导学案上归纳答案后,交换补充完善。
?
生生互评
?
小结
通过探究我们了解了河流在区域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水患威胁,所以我们应趋利避害,尊重自然,让河流更好地为我们所用,为人类造福。
?
?
情感态度价值观升华。
?
课堂小结
?
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
学生谈收获
引导学生回顾本课时的重点内容
课堂反馈
课堂检测
学生回答
巩固新知
作业
填图册对应内容
?
进一步巩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