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 分子和细胞-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文档属性

名称 生物 分子和细胞-5.3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4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9-08 12:57: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
【考点解读】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C)
1.教学重点
有氧呼吸的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
(1)细胞呼吸的原理和本质。
(2)探究酵母菌细胞的呼吸方式。
【基础知识回顾】
1.细胞的能量“通货”是___________。ATP分子高能磷酸键中能量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由于呼吸作用是在细胞内进行的,因此也叫________________。
2.细胞呼吸是指有机物在____________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_,生成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释放出_____________并生成___________的过程。
3.酵母菌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_,在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__________________,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大量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细胞呼吸产生____________,还产生少量的_____________。
4.细胞呼吸可分为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类型。
5.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_______________是细胞呼吸的主要形式,这一过程必须有________的参与。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线粒体具有内、外两层膜,内膜的某些部位向线粒体的内腔折叠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内膜的表面积大大增加。嵴的周围充满了液态的________。线粒体的________上和______中含有许多种与有氧呼吸有关的________。
6.有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其反应式可以简写成 _。
7.有氧呼吸的第一个阶段,1分子的葡萄糖分解成2分子的_______________,产生少量的
_________,并且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阶段不需要___________的参与,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第二个阶段是,丙酮酸和_______彻底分解成________和_________,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_。这一阶段不需要__________的参与,是在_______________中进行的。第三个阶段是,第一个阶段和第二个阶段产生的_________,经过一系列的反应,与___________结合形成__________,同时释放出_________________。这一阶段需要________的参与,是在_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的。
8.有氧呼吸是指细胞在__________的参与下,通过多种酶的_______________,把________等有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产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释放_________,生成许多_________的过程。
9.同有机物在生物体外的燃烧相比,有氧呼吸具有不同的特点:有氧呼吸是在___________的条件下进行的;有机物中的能量是经过一系列的______________逐步释放的;这些能量有相当一部分储存在____________ATP中。
10.在细胞内,1mol的葡萄糖彻底氧化分解以后,可使____________kJ左右的能量储存在
__________中,其余的能量则以______________的形式散失掉了。
11.除________________以外,还有许多种__________和___________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此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植物器官的细胞以及___________等,除了能够进行有氧呼吸,在____________条件下也能进行无氧呼吸。一般地说,无氧呼吸最常利用的物质也是___________。
12.无氧呼吸的全过程,可以概括的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需要不同的________的催化,但都是在____________中进行的。第一个阶段与________完全相同。第二阶段是,___________在不同__________的催化作用下,分解成_________和___________,或者转化成______________。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出_____________,生成少量_________。葡萄糖分子中的大部分能量则存留在__________或___________中。
无氧呼吸的反应式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酵母菌、乳酸菌等微生物的无氧呼吸也叫做___________。产生酒精的叫做__________;产生乳酸的叫做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讲解
【例题讲解】
例1.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实质是 ( )
A.生物体与外界进行交换 B.生物体进行能量的转移与利用
C.进行ADP和ATP的转化 D.分解有机物和能量的释放
变式训练:下列有关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都从葡萄糖开始,产生丙酮酸 B.都产生CO2和H2O
C.都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D.都有能量释放,并产生ATP
例2.某种毒素侵入人体后,妨碍了细胞呼吸而影响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这种毒素可能作用于
A.核糖体 B.中心体
C.线粒体 D.高尔基体
变式训练: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把得到的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沉淀物(含细胞器)和未离心的匀浆,分别加入甲、乙、丙三支试管中,向试管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后,其终产物是CO2和H2O的试管是 ( )
A.甲和乙 B.乙
C.丙 D.乙和丙
例3.储藏水果和粮食时,充加CO2或抽取空气,能延长储藏时间,主要是由于 ( )
A.抑制有氧呼吸 B.促进有氧呼吸
C.抑制无氧呼吸 D.促进无氧呼吸
变式训练:负责某温室的工人发现温室中的农作物缺少氮肥,再放入一定量的(NH4)2CO3的同时,适量浇水,再采取下列哪项措施更有利于氮的吸收 ( )
A.适量浇水 B.耕地松土
C.提高温度 D.增加光照
例4、.将酵母菌研磨、离心后得到上清液(含细胞质基质),和沉淀物(含细胞器等),把等量的上清液、沉淀物和未离心的研磨匀浆分别放入甲、乙、丙三个试管内:
(1)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葡萄糖液,各试管内反应的最终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如向三个试管分别滴加等量的丙酮酸,则各试管内反应的最终产物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3)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重复2,则各试管内反应的最终产物分别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巩固练习
1. 生物体在呼吸作用过程中有CO2放出时,则可判断此过程一定 ( )
A.不是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 B.不是产生乳酸的无氧呼吸
C.是有氧呼吸 D.是无氧呼吸
2.细胞有氧呼吸释放的CO2中的氧元素 ( )
A.全部来自H2O B.部分来自O2
C.全部来自C6H12O6 D.部分来自C6H12O6
3.为延长水果仓贮时间,向贮仓中加入N2和CO2的目的是 ( )
A.抑制无氧呼吸 B.促进无氧呼吸
C.抑制有氧呼吸 D.促进有氧呼吸
4. (09天津)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甲组不产生C02而乙组产生
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
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
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
5(09上海).在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如右表。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
D.b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
C.c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
D.d条件下,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
6.(09广东A卷)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 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 D.促进光合作用
7(09浙江).破伤风梭状芽孢杆菌侵入了人体深部的组织细胞并大量繁殖,下列关于该菌的细胞呼吸类型和消灭该菌首先要通过的免疫途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B.无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C.有氧呼吸和体液免疫 D.有氧呼吸和细胞免疫
8(09广东理科基础).在密闭容器内,酵母菌利用葡萄糖产生酒精,此过程不生成
A.ATP B.乳酸
C.三碳化合物 D.CO2
9. (安徽(15分)
Ⅰ.(3分)现有等量的A、B两个品种的小麦种子,将它们
分别置于两个容积相同、密封的棕色广口瓶内,各加入适量(等
量)的水。在25℃条件下,瓶内O2含量变化如图所示。请回答:
(1)在t1~t2期间,瓶内O2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种子的
引起的,A种子比B种子的呼吸速率 ,
A、B种子释放CO2量的变化趋势是 。
(2)在0~t1期间,广口瓶内的CO2有少量增加,主要原因可能是 。
10.(09江苏)某小组为研究脱气对酵母菌在培养初期产气量的影响,进行了甲、乙2组实验,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除图中实验处理不同外,其余条件相同。一段时间内产生CO2总量的变化趋势是
例1、D、B 例2C、D 例3A、B 例4 (1)酒精CO2、无反应、H2O CO2
(2)酒精CO2、H2O CO2、H2O CO2(3)酒精CO2、无反应、酒精CO2、
巩固练习
1、B 2、D 3、A 4、D 5、D 6、A 7、B 8、B 9、答案:(1)细胞有氧呼吸 快 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再在逐渐减少(2)种子进行无氧呼吸 10、C
www.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