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老王》(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10《老王》(课件+教案+导学案+同步检测+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0 16:58:49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老王
教学 (?http:?/??/?www.5ykj.com?/?Health?/?" \t "_blank?)目标:
知识与技能: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过程与方法:
学习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爱心、善心、同情心,品味作品中的仁爱精神
教学 (?http:?/??/?www.5ykj.com?/?Health?/?" \t "_blank?)重点:
深入理解老王的“苦”与“善”,把握老王的性格特点,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领会从文章语言及人物刻画中渗透出的爱的博大。
教法学法:勾画圈点法,批注法、朗读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仿句
爱是什么
爱是一缕阳光,
让你的心灵即使在寒冷的冬天
也能感到如春的温暖
爱是 __________________
二、简介作者
1.杨绛:
1911年生,原名杨季康。现代女作家、文学翻译家、教授。著名学者钱钟书的夫人。
祖籍江苏无锡,1911年7月17日生于北京。1931年于苏州东吴大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为外国语言文学研究生。1935年与钱钟书结婚,是年夏季与钱钟书同赴英国、法国留学。1938年秋回国,曾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教授,业余从事创作。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我们仨》、长篇小说《洗澡》等,译有《堂吉诃德》等。
2.写作背景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三、检查预习
1.正音。
伛 yǔ 攥 zuàn 惶 huáng恐 荒僻 pì 塌 tā 败
取缔 dì 骷 kū 髅 lóu 眼翳yì 滞 zhì 笨 愧 kuì 怍zuò
2.释义。
【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
【惶恐】惊惶害怕。
【荒僻】荒凉偏僻。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惭愧。
四、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线索,概括内容。
线索:“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
内容:写作者与一位三轮人力车夫的交往,表现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的不变的淳朴善良的天性。
2.速读课文找出含“只”的句子,并假设自己是老王,试着以第一人称说一说。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只有一只眼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他只说:我不吃。……
3.再读8—16段,划出最能触动心灵的细节描写,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的转过身子。
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五、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
(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_________的人;(很苦)
(5—16段)说明老王是一个________的人。(善良)
2、别人是怎样对待老王的?
(1)不愿坐他的车;
(2)叫他“老光棍”;
(3)恶意的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3.速读课文1-4段,作者给了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明确:
职 业: 三 轮 车 夫 ;
家庭成员: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便就没了
外貌特征: 一只眼,另一只是田螺眼 ;
老王的家庭环境: 住在破落的大院,塌败的小屋 .
由此看来,老王是个 不 幸/凄 苦 的人。
4.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1)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2)“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3)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4)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5)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小结:穷苦卑微、凄凉艰难。老王除在生活上“艰苦”外,还在精神上“凄苦”。这样看来,我们说,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
5.阅读课文5-22段,说说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老王品质可用哪个字概括?
(1)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2)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3)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老王品质可用一个“善”字概括。
6.研讨老王之“善良”。
试用句式说一说“我从_____事件中,_____看出老王_____的品质。”
明确:送冰块,车费减半------老实厚道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重感情,讲仁义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知恩必报
7.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明确:受人好处,总也不忘,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这件事最令我感动。
因为老王知恩图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最能体现老王心地善良,最能令人感动。
8.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这件事情中,哪一个片段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一读。
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9.我们再来品读8--16自然段,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老王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
明确:病入膏肓,濒临死亡。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2)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确:怕“我”托人捎给他。目的是感恩我一家对他的关心、帮助,知恩必报。
(3)面对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我”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明确:担心,害怕、 抱歉。
10.作者对老王的友好表现在哪里?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第1段)
(2)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第6段)
(3)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第7段)
(4)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第14段)
(5)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第3段)
体现出作者的关心、爱护、尊重,人道主义精神的品质。
补充资料:
※1966年“文革”爆发后,杨绛是最早受冲击的学者之一。
期间,她被罚扫厕所,被戴“高帽子”、挂“黑牌子”、剃“阴阳头”,时时准备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更让她痛心的是,她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就连唯一的女儿钱瑗回家看父母都要先贴上大字报,声明和钱钟书、杨绛在思想上彻底划清界限,方可进屋探望。
※1970年7月,她被下放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在一个穷乡僻壤,烧砖建房、打井引水、种粮为生,不多久就被累病了。直到1972年,才被“特赦”回京。
※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1966年-1976年),是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
11.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怎样对待像老王这样的不幸者?
明确:最主要是有平等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即使由于境遇不同,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也要互相尊重。
其次是人道主义精神。对不幸者应该怀有一颗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爱心。
六、体味领悟
你从老王和作者一家人交往中学到了什么?
明确: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就有好报,自己活着也快乐;有爱心,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帮助别人,并知恩图报。
七、本课小结
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描写了老王的勤劳、善良,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要互相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呼吁社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第二课时
一、研读课文
1.揭示全文主旨是哪一句?(“文眼”)
明确: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2.如何理解“愧怍”?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
※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明确:愧怍即忏悔,愧怍即自省,愧怍即善良。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与老王相比,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二、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简要分析。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合适吗?为什么?
明确:合适。运用夸张的手法,强调了老王步履维艰,身体僵直的形态。动作描写,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身体虚弱,行动不便。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明确:肖像描写,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的眼病已经很严重了,可他还要登门给“我”送物品,令人感动。(3)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明确:肖像描写、比喻,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更加突出老王知恩图报的善良品行。
这几句外貌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表现老王病重,烘托他的忠厚善良以及和对我家的深厚情意。
(4)“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明确:动作描写,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和人性上的善良。
(5)“他只说:‘我不吃。’……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明确:语言描写,表现老王对好心人的真情和敬重,他一个极为老实、坦诚的人。
2.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明确: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明确: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三、写法探究
1.兼用两种顺序组织材料,内容井然有序。
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逻辑顺序安排的。
一是职业,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
二是生理缺陷,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
三是居住条件,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
下面三段,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心地善良。
作者是以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的。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感 情:
对老王的不幸深表同情,为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不够和自己无力改善老王的境遇而感到“愧怍”。
2.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条理清晰。
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有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的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等等。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语言质朴简洁,情深意厚。
本文语言质朴简洁,看起来平平淡淡,字里行间却充满着深情厚谊,对主人公表达了真挚的人道主义情感。人与事、语言与情感融合在一起,读后令人顿生同情之感,有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
1.献给老王
哦,老王
茕茕孑立的身影
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体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纵然伛偻
眼神纵然迷惘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却影射出你那腔
待人的热心肠

哦,老王
岁月侵蚀你的肌骨
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
就是全身直僵
也要把香油和鸡蛋
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2.看图片,认识我们周围的“老王”。
3.随堂练习。
请以下面的句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___,就为他人____。
假如我是___,就为他人____。
五、作业布置
现实生活中,你所知道的,有哪些不幸的人?你觉得,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么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和同学讨论后,写在随笔本上。
板书设计:

苦、善
职业:三轮单干户
老 基本情况 生理缺陷:一只眼
居住条件:塌败的小屋
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王 工作与为人 帮送医院,不要钱 心地善良
改成平板三轮,维持生活
离世前,送鸡蛋、香油表感谢 知恩图报
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

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的车 平等观念
“我”也善良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
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让他白送, 人道主义精神
关心老王的生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58张PPT)
第一课时
杨绛,生于1911年,钱钟书夫人,本名杨季康,著名的作家、评论家、翻译家、学者。祖籍江苏无锡,生于北京。著有散文集《干校六记》《将饮茶》等,译有《堂吉诃德》,著名作品有《我们仨》,《澡堂》。
《老王》是作者在文化大革命的背景下写的。当时作者父母也被下放到干校劳动锻炼去了。
走近作者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但是,任何歪风邪气对老王都没有丝毫影响,他照样尊重作者夫妇。由此与老王的交往深深的印刻在了作者的脑海之中……
写作背景
伛( )
荒僻( ) 攥( ) 塌败( ) 取缔( ) 骷髅( ) 滞笨( ) 愧怍( ) 惶恐( )


zuàn


kū lóu
zhì
zuò
huáng
检查预习
【落伍】比喻人或事物跟不上时代。
【荒僻】荒凉偏僻。
【惶恐】惊惶害怕。
【取缔】明令取消或禁止。
【愧怍】惭愧。
我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走近老王
点我朗读
作者为什么要写老王?
老王是个什么样的人?
1.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线索,概括内容。
内容:写作者与一位三轮人力车夫的交往,表现底层劳动者在不幸的生活中的不变的淳朴善良的天性。
线索:
“我”和老王之间的交往。
整体感知
? 他靠着活命的只是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他只有一只眼
他只好把他那辆三轮改成运货的平板三轮
? 开始几个月他还能扶病到我家来,以后只好托他同院的老李来代他传话了。
? 他只说:我不吃。……
2.速读课文找出含“只”的句子,并假设自己是老王,试着以第一人称说一说。
3.再读8—16段,划出最能触动心灵的细节描写,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的转过身子。
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思考问题: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
(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 的人;
(5—16段)说明老王是一个 的人。
2、别人是怎样对待老王的?
很苦
善良
细读课文
不愿坐他的车;
叫他“老光棍”;
恶意地揣测他眼睛瞎掉的原因。
观察插图,速读课文1-4段,作者给了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
姓名:
职业:
家庭成员:

外貌特征:

家庭住址:
老王
蹬三轮车
有个哥哥,死了,两个侄儿,“没出息”,此外就没什么亲人
只有一只眼睛,另一只是“田螺眼”,瞎的。
荒僻小胡同里的破落大院里的塌败小屋
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
穷苦卑微、凄凉艰难

靠一辆破旧的三轮车活命。
“文革”期间载客的三轮车被取缔,他的生计就更加窘迫,只能凑合着打发日子。
打了一辈子光棍,孤苦伶仃。
眼睛不好,瞎了一只眼。
住在荒僻的小胡同,塌败的小屋。
老王除在生活上“艰苦”外,还在精神上“凄苦”。这样看来,我们说,老王是一个不幸的人。
关注“老王”
老王的善良表现在哪里?

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块,车费减半。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心人家看病钱不够。
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
阅读课文5-22段,说说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老王品质可用哪个字概括?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老王善良的品质。
研讨老王之“善良”
试用句式:
我从_____事件中,_____看出老王_____的品质。
送冰块,车费减半
老实厚道
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
重感情,讲仁义
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
知恩必报
事件 老王的品质



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受人好处,总也不忘,临死前送来香油、鸡蛋这件事最令我感动。
因为老王知恩图报,临死也要去谢谢好心人,最能体现老王心地善良,最能令人感动。
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这件事情中,哪一个片段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
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们再来品读8--16自然段,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老王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



2.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3.面对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我”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病入膏肓,濒临死亡。
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怕“我”托人捎给他。
目的是感恩我一家对他的关心、帮助,知恩必报。
担心,害怕、 抱歉。
思考:作者对老王的友好表现在哪里?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
1、照顾老王的生意,坐他车。(第1段)
2 、老王再客气,也付给他应得的报酬。(第6段)
3、关心老王的生计:三轮车改装后,生意不好做,关切询问他是否能维持生活。(第7段)
4、老王送来香油鸡蛋,不能让他白送,也给了钱。(第14段)
5、她的女儿也如她一样善良,送老王大瓶鱼肝油,治好他的夜盲症。(第3段)

关 爱
(人道主义精神)
极富爱心
补充资料:
※1966年“文革”爆发后,杨绛是最早受冲击的学者之一。
期间,她被罚扫厕所,被戴“高帽子”、挂“黑牌子”、剃“阴阳头”,时时准备接受各种各样的批斗。更让她痛心的是,她最亲的小妹妹杨必被逼得心脏衰竭辞世,女婿王得一也在批斗中不堪受辱自杀。就连唯一的女儿钱瑗回家看父母都要先贴上大字报,声明和钱钟书、杨绛在思想上彻底划清界限,方可进屋探望。
※1970年7月,她被下放到河南信阳的“五七干校”。在一个穷乡僻壤,烧砖建房、打井引水、种粮为生,不多久就被累病了。直到1972年,才被“特赦”回京。
※文化大革命历时十年(1966年-1976年),是1949年建国至今最动荡不安的灾难性阶段。
作者对老王态度如何?
同情、关心、尊重
善良,富有爱心、同情心,关
爱和尊重不幸者
“我”也是一个善良的人,以善良对待善良。

最主要是有平等观念。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即使由于境遇不同,有幸运与不幸的差别,也要互相尊重。
其次是人道主义精神。对不幸者应该怀有一颗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爱心。
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怎样对待像老王这样的不幸者?
你从老王和作者一家人交往中学到了什么?
要做一个善良的人,就有好报,自己活着也快乐;有爱心,关心别人、尊重别人、帮助别人,并知恩图报。
无穷的远方,
无数的人们,
都与我有关。
——鲁迅
本文写老王与“我”的交往,描写了老王的勤劳、善良,表达了作者人要平等,要互相关心、爱护的人道主义精神,呼吁社会以善良体察善良,以善良回报善良。
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揭示全文主旨的“文眼”
既然“我”也关爱老王,为何文中还说“愧怍”?
如何理解“愧怍”?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
愧怍即忏悔,
愧怍即自省,
愧怍即善良。
如何理解“愧怍”?
一个社会总有幸运者与不幸者,幸运者有责任关爱不幸者,关注他们的命运,让他们也过上好日子,帮助改善他们的处境。作者回想起来,与老王相比,觉得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简要分析。
动作描写,老王最后一次登门时身体虚弱,行动不便。
品味语言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肖像描写,形象而贴切地写出老王的眼病已经很严重了,可他还要登门给“我”送物品,令人感动。
(3)“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肖像描写、比喻,老王因病痛的折磨而变得外表干瘦、恐怖的特点,更加突出老王知恩图报的善良品行。
(4)“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动作描写,强调老王临终前的形象,表现他生活上的苦境和人性上的善良。
(5)“他只说:‘我不吃。’……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语言描写,表现老王对好心人的真情和敬重,他一个极为老实、坦诚的人。
2.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①句“前任”一词简练之至,大词小用,又很风趣。
①句“强笑”一词,不但准确,而且含蓄,透露自己见到老王病成那个样子,还拿东西来谢“我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悲酸和感动。
①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1.兼用两种顺序组织材料,内容井然有序。
作者是兼用逻辑顺序和时间顺序来编排的。第一部分按逻辑顺序写老王的三方面情况(职业、生理缺陷、居住条件)。下面几个片段是按时间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的。
写法探究
2.以作者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条理清晰。
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有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的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等等。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语言质朴简洁,情深意厚。
本文语言质朴简洁,看起来平平淡淡,字里行间却充满着深情厚谊,对主人公表达了真挚的人道主义情感。人与事、语言与情感融合在一起,读后令人顿生同情之感,有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
基本情况
职业:三轮单干户
生理缺陷:一只眼
居住条件:塌败的小屋
工作与为人
带送冰,车费减半
帮送医院,不要钱
改成平板三轮,维持生活
离世前,送蛋、香油表感谢
老实厚道
心地善良
知恩图报
老王
小结板书
献给老王
哦,老王
茕茕孑立的身影
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体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纵然伛偻
眼神纵然迷惘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却影射出你那腔
待人的热心肠

哦,老王
岁月侵蚀你的肌骨
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
就是全身直僵
也要把香油和鸡蛋
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拓展延伸

角落里的哭泣
我们周围的“老王”
向往?茫然?……
王致中,17岁,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后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午餐时刻
《生活的旋律》
我们的生活被太多假象所蒙骗,以至于缺少了真爱与关怀,在大多数人的眼里,街边的乞讨,都是有组织的集团操纵,为此人们忽略了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群。
冷暖相依
漫天飞雪,孩子已经冻坏了,最后一点水果何时才能够卖完?
不一样的童年
同在一片蓝天下,她们的孩子长大后又是一种怎样的景象。
……
打工的“老王”
留守的“小王”
相依为命
或许这个也需要我们思考些什么。
我 的一家……
你的周围有像老王这样的人吗?他有什么样的特点?在今后的日子里,你将会怎样去对待那些不幸的人?
特蕾莎(Mother Teresa)

[1910-1997]
[南斯拉夫/印度]
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

—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特蕾莎修女
超越自我的博大
悲天悯人的情怀
请记住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一个幸运的人对不幸者当常怀关切之心。眼泪,要为别人的悲伤而流;仁慈,要为善良的心灵而发。去关照周围,感化周围,直至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挂起一片不落的灿烂!
赠 言
与您共勉
请以下面的句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___,就为他人____。
假如我是___,就为他人____。
一棵树
带来阴凉
一盏灯
带来光明
随堂练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老王》同步检测
(满分:50分 时间:30分钟)
积累与运用(8分)
1.文学常识填空。(4分)
《老王》的作者是________,她的丈夫是________,字________,学者、作家,著有小说________和学术著作《谈艺录》等。
2.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滞笨(zhì)   荒僻(pì) B.取谛(dì)  愧怍(zhà)
C.攥着钱(zuàn)  惶恐(huánɡ) D.骷髅(kū lóu)  伛(yǔ)
3.选出下列句子中引号不同类的一项是(??)(2分)
A.那时候他“脑袋慢”“没绕过来”“晚了一步”,就“进不去了”。
B.老王只有一只眼。另一只眼是“田螺眼”,瞎的。
C.“文化大革命”开始,默存不知怎么的一条腿走不得路了。
D.幸亏有一位老先生愿把自己降格为“货”,让老王运走。
二、阅读理解(42分)
(一)阅读课文《老王》选段,完成4-9题。(23分)
①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②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③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④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⑤他只说:“我不吃。”
⑥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⑦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⑧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⑨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4.下列对作品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语言质朴,描写细腻而真实,平和的语调中,时时流露出真挚的感情。
B.第①段中的“镶嵌”是比拟、夸张的写法,形象地写出了老王当时身体僵直的形态。
C.老王给作者送鸡蛋,一是因为他不吃鸡蛋,二是他想用简单实在的方式来表达谢意。
D.第⑨段中画线部分是心理描写,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善良,对不幸者的关爱和同情。
5.第①段中“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中的“倒”能否换成“爬”?为什么?(3分)

6.对老王的外貌描写用了“面如死灰”“僵尸”“骷髅”“白骨”等词,让人感到可怕。作者什么要这样写?(4分)
7.第⑨段 中“我回屋才感到抱歉” 一句作者感到抱歉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8.选段中,作者的善良具体表现在哪些行为上?请用自己的话分点概括回答。(5分)
9.你身边有类似老王那样生活艰辛而心地善良的人吗?你能用文字描述一下他(她)吗?或者勾勒一幅他(她)的简笔画。面对生活中那么多的“老王”,我们应该怎样做?(6分)


(二)乞丐兄弟 (19分)
屠格涅夫
我在街上走着……一个乞丐——一个衰弱的老人挡住了我。红肿的、含着泪水的眼睛,发青的嘴唇,粗糙、褴褛的衣服,龌龊的伤口……呵,贫困把这个不幸的人,弄成什么样子啊!他向我伸出一只( ① )、肮脏的手……他呻吟着,他哀求施舍。我伸手搜索自己所有的口袋……没有钱包,没有表,也没有一块手帕……我随身什么东西也没带。但乞丐在等待着……他伸出来的手,无力地摆动着和发着颤。我惘然无措,惶惑不安,紧紧地握了握这只肮脏的( ② )的手:“请原谅,兄弟!”乞丐那对红肿的眼睛凝视着我;他发青的嘴唇笑了笑——而且,他也紧紧地握了握我( ③ )的手指。“哪儿的话,兄弟!”他嘟哝着说,“这已经是很可感谢的了,这也是恩惠啊,兄弟!”我明白,我也从我的兄弟那儿得到了恩惠。
10.“红肿”“冰冷”“战栗”都是用来形容手的,请将它们分别填入文中标序号处。(3分)
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
11.今天看来,一个稍微有点地位的人与乞丐握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文章的描写给人以真实之感,为什么?(3分)

12.(2分)“我”和乞丐握手的基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这也是恩惠啊”中“这”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结尾句有何深意?“我”从“老人”那里到底得到了什么?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不超过30个字)。
结尾句深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从“老人”那里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写作迁移: 试以老王为第一人称,改写课文中老王给“我”送香油、鸡蛋这一部分。注意深入领会人物思想感情,在领会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充分展开想像,生动合理地写出老王的心理活动。(5分)

答案:
1.杨绛;钱钟书;默存;《围城》
2.B
3.C
4.(3分) C
5.“爬”表明自己还能动,“倒”和“僵尸”照应,更形象地表现了老王当时已没有一点活力,到了生命的尽头。
6.(4分)①突出老王当时病情严重,暗示老王将不久于人世;
②老王在如此情况下还为作者送东西,反衬老王内心的善良。(各2分,意对即可)
7.在作者看来,人是生而平等的,有平等的意识,才会感到抱歉。
8.(5分)(答到其中5点即可,每点1分。完全照抄原文语句回答的不给分。)
①对老王的病感到吃惊; ②询问老王身体情况; ③接了鸡蛋、香油后表示感谢; ④给老王钱; ⑤礼貌对待老王(或:给老王开门,目送他下楼梯。); ⑥对没请他坐下喝茶感到抱歉; ⑦担忧他怎么回到家。
9.略
10.①红肿 ②战栗 ③冰冷
11我和老人有着相同的遭遇,都是一个一无所有的人。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真情,一种理解,一种关爱。他们之间的对话尤能反映这种真情。
彼此都是能理解对方的人。
“我”的言行所体现的同情心。
14.我明白老人对“我”的充分理解。  得到了坚持生活信念的力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老王》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
2.把握人物性格,感悟人物形象,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3.体会老王和作者一家的善良。唤起人间真情,培养爱心。
【学习重点】
把握人物性格,感悟人物形象,领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学习难点】
体会老王和作者一家的善良。唤起人间真情,培养学生爱心。
【学法指导】
1.请同学们首先阅读参考资料,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
2.这是一写人叙事的散文,学习这样的文章不妨从文章的事件入手或从人物的描写入手,可以用简明的语言概括事件内容,再从事件中把握人物形象。
3.散文学习重在对语言的品味。语言品味须细读课文,走进文本,抓住重点词语、句子,结合上下文的语言环境,联系与文章有关的作者的生平经历,才能品出言中之意以及言外之意,才能走近作者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才能读出自己的深厚感悟。
【课前导学】
一、新知认知
1.关于“组织起来”
北京解放后,蹬三轮的都组织起来…… “组织起来”是什么意思?
按当时的“理论”,单干是资本主义;只有组织起“合作社”之类,并建立党的组织,才是社会主义。
这一政策,极大地伤害了劳动者的积极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并助长了官僚主义和腐败现象的滋生。
2.关于“干校 ”
“干校”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国家干部和知识分子集体下放“劳动改造”的场所,一般在偏远的农村。
3.“文革”时期的钱钟书夫妇。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钱钟书、杨绛均被“揪出”,被认为是“资产阶级学术权威”、“反动学术权威”,打入了“牛鬼蛇神”的阵营。有人写大字报诬陷钱钟书轻蔑领袖著作,钱钟书夫妇用事实澄清了诬陷。1969年11月,钱钟书作为“先遣队”去河南的“五七干校”接受劳动锻炼,1970年7月,杨绛也来干校,1970年6月,钱钟书夫妇的女婿德一因“五一六”案被迫含冤自杀。1972年3月,钱钟书夫妇由干校回家,遭到了住在他们家的“革命男女”的毒打、迫害,三人被迫离家逃走,在外过了三年的流亡生活,1977年2月才搬入三里河新居。“文化大革命”期间,杨绛一家人受尽了屈辱和蹂躏。
二、预习任务(在课文中做好批注)
1.本文以什么为线索?
2.文中介绍了老王哪些艰难的生活境况?有何用意?
3.课文记叙老王的工作和生活,重点详写了哪一件事?为什么这样写?
4.阅读课文过程中,你还有什么疑问需要与同学共同探讨?请把它写下来。
三、预习检测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伛(???? )???????愧怍(???? ) 攥(???? )????????滞(???? )笨 翳(??? ?)????????骷髅(????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荒pì(????)?????????????②取dì(????) ③tā(????)败?????????????④huáng(????)恐
2.老王的“不幸”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文中画出“我”和老王交往的时间,并简述“我”和老王交往的几件事:
4.填空。
本文是一篇写人记事的________(文体),材料琐碎,但是经过作者的组织,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作者以________为线索,兼用________顺序和________顺序来组织材料的。课文写老王,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概括起来就是两个字,一曰“____ ”, 二曰“________”。

【课中导读】
一、整体感知
1.阅读课文,找出文章线索,概括内容。
线索:
内容:
2.速读课文找出含“只”的句子,并假设自己是老王,试着以第一人称说一说。
3.再读8—16段,划出最能触动心灵的细节描写,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二、细读课文,思考问题
1.老王是一个怎样的人?(两个方面)
(1—4段)说明老王是一个_________的人;
(5—16段)说明老王是一个________的人。
2.别人是怎样对待老王的?(勾画)
3.速读课文1-4段,作者给了我们介绍了老王的哪些情况?从这些信息你读到什么?(从职业、家人、外貌、居住条件等方面来看)(圈点勾画)
4.老王的生活很苦,表现在哪些方面?(说一说,有五个方面)
5.阅读课文5-22段,说说作者记叙了与老王交往中的哪几件事?老王品质可用哪个字概括?
老王品质可用一个“_______”字概括。
6.研讨老王之“善良”。
试用句式说一说“我从_____事件中,_____看出老王_____的品质。”
明确:示例:“我从送冰块事件中,车费减半看出老王_____老实厚道的品质。”
7.老王所做的哪一件事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明确:
8.老王“送香油和鸡蛋”这件事情中,哪一个片段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读一读。
9.我们再来品读8--16自然段,考虑下面几个问题:
(1)老王是在什么样的身体状况下给我送香油和鸡蛋的?
明确:
(2)老王说了不要钱,为什么又接过了钱?他来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明确:
(3)面对送香油和鸡蛋的老王,“我”有哪些反应和感受?
明确:
10.作者对老王的友好表现在哪里?体现出作者怎样的品质?(圈点勾画)
体现出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品质。
11.作者一家对老王非常关心、爱护,你觉得除了性格善良之外,还要怎样对待像老王这样的不幸者?
明确:
12.你从老王和作者一家人交往中学到了什么?(说一说)
三、研读课文
1.揭示全文主旨是哪一句?(“文眼”)
明确:
2.如何理解“愧怍”?读一读下面的句子。
※可是过些时老王病了,不知什么病,花钱吃了不知什么药,总不见好。
※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
※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
※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
明确:
四、品味语言
1.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简要分析。(勾画,做好批注)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镶嵌”一词用得合适吗?为什么?
明确:
(2)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
明确:
(3)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像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明确:
这几句外貌描写起什么作用?
明确:
(4)“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
明确:
(5)“他只说:‘我不吃。’……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
明确:
2.比较下边每组两个句子,联系上下文,说说①在表达上的好处。
① 他送的冰比他前任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② 他送的冰比前一个三轮车工人送的大一倍,冰价相同。
明确:
① 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② 我笑着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明确:
五、写法探究
1.兼用两种顺序组织材料,内容井然有序。
开头四段先写老王的三点基本情况。这三点是按________顺序安排的。
一是________,这是老王的谋生手段,
二是___________,这是老王谋生的困难,
三是___________,这是前两点的结果,收入少,当然生活苦。
下面三段,按________顺序,回忆老王的工作与为人.两个片断写他为人好,一个片断写“文革”时期,他的生计越来越艰难。最后一个片断,是老王离世前一天的事情,最能见出老王____________。
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为线索的。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感 情: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坐老王的三轮,一路说说闲话,作者平易近人,老王也肯把身世相告。写老王有眼疾,说到女儿给他大瓶的鱼肝油,可见一家人对老王很照顾等等。以彼此交往为线索,全文一脉相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语言质朴简洁,看起来平平淡淡,字里行间却充满着深情厚谊,对主人公表达了真挚的人道主义情感。人与事、语言与情感融合在一起,读后令人顿生同情之感,有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
六、拓展延伸
1.献给老王
哦,老王
茕茕孑立的身影
还有一辆破旧的三轮车
演绎着你的不幸的故事
书写着你的孤独的忧伤

哦,老王
你倒下的是病体
挺起的是脊梁
身子纵然伛偻
眼神纵然迷惘
优质而廉价的冰块
却影射出你那腔
待人的热心肠

哦,老王
岁月侵蚀你的肌骨
病魔纠缠着你的心脏
就是全身直僵
也要把香油和鸡蛋
带着身体的最后一点余温
把感恩送进他人的心房
2.看图片,认识我们周围的“老王”。
3.随堂练习。
请以下面的句式,把你的心愿表达出来。
假如我是一团火,就为他人送去温暖。
假如我是一朵花,就为他人送去芬芳。
假如我是___,就为他人____。
假如我是___,就为他人____。
【课后导练】
(1)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往常他坐在蹬三轮的座上,或抱着冰伛着身子进我家来,不显得那么高。也许他平时不那么瘦,也不那么直僵僵的。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我吃惊地说:“啊呀,老王,你好些了吗?
(2)他“嗯”了一声,直着脚往里走,对我伸出两手。他一手提着个瓶子,一手提着一包东西。
(3)我忙去接。瓶子里是香油,包裹里是鸡蛋。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多得数不完。我也记不起他是怎么说的,反正意思很明白,那是他送我们的。
(4)我强笑说:“老王,这么新鲜的大鸡蛋,都给我们吃?”
(5)他只说:“我不吃。”
(6)我谢了他的好香油,谢了他的大鸡蛋,然后转身进屋去。他赶忙止住我说:“我不是要钱。”中/华-资*源%库
(7)我也赶忙解释:“我知道,我知道——不过你既然来了,就免得托人捎了。”
(8)他也许觉得我这话有理,站着等我。
(9)我把他包鸡蛋的一方灰不灰、蓝不蓝的方格子破布叠好还他。他一手拿着布,一手攥着钱,滞笨地转过身子。我忙去给他开了门,站在楼梯口,看他直着脚一级一级下楼去,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等到听不见脚步声,我回屋才感到抱歉,没请他坐坐喝口茶水。可是我害怕得糊涂了。那直僵僵的身体好像不能坐,稍一弯曲就会散成一堆骨头。我不能想象他是怎么回家的。
(10)过了十多天,我碰见老王同院的老李。我问:“老王怎么了?好些没有?”
(11)“早埋了。”
(12)“呀,他什么时候······”
(13)“什么时候死的?就是到您那儿的第二天。”
(14)他还讲老王身上缠了多少尺全新的白布——因为老王是回民,埋在什么沟里。我也不懂,没多问。
(15)我回家看着还没动用的那瓶香油和没吃完的鸡蛋,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谢意。我想他是知道的。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因为吃了他的香油和鸡蛋?因为他来表示感谢,我却拿钱去侮辱他?都不是。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
1.第一段划线句子用了什么写作方法?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老王身体虚弱正需要营养补充,但他自己不吃鸡蛋,却送给“我”一家,这是为什么?这一举动表现老王的什么性格?

3.“我记不清是十个还是二十个,因为在我记忆里数不完。”有限的鸡蛋却数不完,你能说出其中的含义吗?

4.文末写道“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请问:“我”一家当时受到了冲击,处境并不好,“我”为什么还觉得自己是“幸运的人”?面对老王为什么还感到“愧怍”?

5.在现实生活中,你若遇到如同“老王”这样境遇的人,应该如何对待?请简要谈谈。

答案:
1.写作方法:对比。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此处充分地表现出老王瘦弱无力、僵硬的毫无生气的病态。
2.老王受了“我”一家的帮助,总觉得欠了人情,于是拖着病体硬撑着拿了鸡蛋、香油上门感谢,表现了老王淳厚善良、知恩图报。
3.这些鸡蛋凝聚了老王对“我”一家的真诚谢意,所以作者觉得鸡蛋多得数不完。
4.①虽然“我”一家当时受到冲击,处境不好,但比之身患残疾、生活贫困的老王,自感还是幸运的。这体现了“我”对不幸者、卑微者充满爱心的人道主义精神。
 ②“我”感觉到自己对老王的关爱还很不够,所以感到“愧怍”。
5.关键词:尊重、理解、关心、爱心、树立平等观念、人道主义精神等。(表述可以不同,合题意,有道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