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说课稿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9-09 20:2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第一课时
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说教材 说教法 说学法 说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一)教学内容及所处地位(二)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一)教学内容及所处地位 本节课内容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是在学习了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引出的活动探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为第二课时进一步学习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奠定了基础,也进一步深化了探究实验的学习。1 .知识目标
说出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概述食物在口腔内的消化过程。
2.能力目标
通过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培养学生实验设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关注健康,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二)教学目标1.重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
2.难点:
探究实验的设计;唾液的收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二、说教法 “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一直是素质教育与教学改革所追求的理想目标。所以本节课主要用引导讨论法、实验探究法、点拨归纳法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引导作用,使学生在动手动脑中学会学习。三 说学法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通过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合作学习法,掌握学习方法和基本技能。 表达交流,归纳总结4四 说教学设计回归生活,健康饮食1.创设情境,质疑吸趣(1)让学生回忆细嚼馒头的感觉 。
(2)教师提问:
馒头为什么会变甜?
吃馒头时口腔对馒头进行了哪些处理? (1)学生“读实验”,得出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2.思考问题,设计探究(2)制定探究计划(根据老师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 )(3)评探究方案(重点是对照试验设置和记录表设计 )(4)完善实验方案3.亲身体验,深入探究
(1)学生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探究方案进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
(2)嘱咐学生小组内分工要明确,各司其职。充分发挥学生的分工合作精神。
(3)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了现象,请学生及时记录现象,并用语言描述实验现象。
4.表达交流,归纳总结(1)通过看到的实验现象以及前面给出的提示,学生小组讨论,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如:①馒头中的淀粉发生了哪些变化?
②这些变化是如何产生的?
(2)以个别组的实验进行分析。
(3)得出结论: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以及唾液能促使馒头中的淀粉分解为了麦芽糖。5.回归生活,健康饮食 在最后又提出:“为了让唾液、牙齿、舌头在口腔中发挥最大的作用,我们平时吃饭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答:细嚼慢咽!)。板书设计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 根据下表列出的实验方法步骤,填写实验现象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1)1号试管内的浆糊(淀粉),未加??????? ,淀粉未被??????? 酶分解,所以淀粉遇碘显??????? 色。?
(2)2号试管内因为加了??????? ,??????? 酶在适宜的温度下将??????? 分解成了??????? ,所以,加??????? 液后??????? 。练一练谢谢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1、提出问题:
2、作出假设:
3、制定计划:
4、实施计划:
5、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6、表达和交流:实验设置及结果记录表如:探究牙齿切断磨碎食物的功能如:探究舌头搅拌功能如:探究唾液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