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如何进行史学阅读 课件(共3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考历史三轮冲刺:如何进行史学阅读 课件(共30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0 22: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0张PPT)
东莞市中学历史慧课堂
如何进行史学阅读
授课人: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李小萍
死亡,是一个人的悲剧,遗忘是一个民族的悲剧。
我们需要对眼前的苦难哀悼,感同身受地深深地哀悼。
2020年,小别离,大团聚
始于艰,终于成

记录时代,记住时代!
阅读古今,思辨未来!







乱花渐欲迷人眼
选择、甄别、坚持
一遇灵鳌开睡眼

素养、认同、担当
不畏浮云遮望眼
了解、理解、认识


如何进行史学阅读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2019商务印书馆人文社科“十大好书”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9年度十大好书
《纽约时报》2019年度十大好书
中信出版2019年度图书终于出炉啦!
中华读书报评出2019年度十大好书!
上海三联书店2019年度十大好书!
……
岳麓版、人教版、人民版、
考试版
2019年全国一卷第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2019年全国一卷第26.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据此可知,在唐代(  )
A.江南文化成为主流
B.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
C.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
D.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选择、甄别、坚持
必修:教科书(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考试版)
自选
喜欢、经典、权威
了解、理解、认识
A、概要式阅读(思维导图式阅读)
B、解构式阅读(核心素养式阅读)

阅读有直接的、现实的、短时的目的性。
明确指向高考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
标题、目录、关键词、把知识可视化
A、思维导图式阅读
一轮复习“先秦时期”
思维导图。


东和高级中学东城校区高二22班金枝
一轮复习“先秦时期”
思维导图。


东和高级中学东城校区高二22班
周艺
2019年全国一卷第25.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朝廷这种做法(  )
A.加强了货币管理
B.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
C.削弱了诸侯实力
D.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
内涵式阅读
时空观念、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设问:
三幅图和两段小字的叙述与“小农经济的解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B、解构式阅读(核心素养式阅读)
B、解构式阅读(核心素养式阅读)
(2017·课标全国Ⅰ,24)周灭商之后,推行分封制,如封武王弟康叔于卫,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封周公长子伯禽于鲁,都奄(今山东曲阜);封召公奭于燕,都蓟(今北京)。分封(  ) A.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文化认同 B.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C.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
运用时空观念
2.(2017·课标全国Ⅱ,24)下图为春秋战国之际局部示意图。当时,范蠡在陶、子贡在曹鲁之间经商成为巨富,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区域位置影响商贸发展 B.争霸战争促进经济交往 C.交通条件决定地方经济状况 D.城市规模扩大推动商业繁荣
运用时空观念
理解过去: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兵出斜谷,进占眉县。当时司马懿跟手下人说了一句话:“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晋书》
B、解构式阅读(核心素养式阅读)
流行热词“表哥”、“表姐”
时空观念
时空观念: 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划分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够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能够按照时间顺 序和空间要素,建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 现象之间的相互关联;能够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对史事做出合理解释;在认识现实社会时,能够 将认识的对象置于具体的时空条件下进行考察。
——徐蓝《关于历史学科历史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
记述 出处
“秦王(李世民)与薛举大战于泾州,我师败绩。” 《旧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李世民)率众讨之,不利而旋。” 《旧唐书·太宗本纪》
“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刘文静(唐朝将领)及薛举战于泾州,败绩。” 《新唐书·高祖本纪》
“薛举寇泾州,太宗为西讨元帅,进位雍州牧。七月,太宗有疾,诸将为举所败。” 《新唐书·太宗本纪》
2017年第26题
史料实证
能够通过对史料的辨析和对史料作者意图的认知,判断史料的真伪和价值,并在此过程中体会实证精神;能 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作为历史叙述的可靠 证据,并据此提出自己的历史认识;能够以实证 精神对待历史与现实问题。
——徐蓝《关于历史学科历史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
捐空家底的山东人,你们怎么这么傻?
——微信公众号 赤脚莉香 姨母来了 阅读超过10万+
除了大熊猫,四川的瓜娃子们把整个省都给武汉搬去了!
——微信公众号 V姐么么哒 一直很正经 阅读超过10万+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
了解、理解、认识
关于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
第一种观点,明中后期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
第二种观点,在资本主义萌芽说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明后期不仅在社会经济领域出现了资本主义关系,而且在上层建筑领域引起相应变化,开始起步向近代社会转型。
第三种观点,明代中后期虽然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思想文化也有新的变化,但是并未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第四种观点,明代既无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更没资本主义萌芽。
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对话式阅读
1、提供曹守亮和杨师群的文章各一篇。
曹守亮《再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问题及其研究的史学意义——与杨师群先生再商榷》
杨师群《再论明清资本主义萌芽是伪问题——答曹守亮先生》
2、辅助性文献
顾准、厉以宁、黄仁宇的某些论述
3、问题引导
A、归纳两位学者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
B、从文章中提取各自的论点和论据。
C、两位学者是如何反驳对方观点的。
D、从辅助性文献中选择支持曹守亮或者杨师群观点的叙述。
白寿彝先生《中国通史纲要》分期
1.古老的神话和传说时代2.商周奴隶制社会(bc1800-bc1100)3.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bc771-bc221)4.秦汉时代 封建社会的成长(bc221-196)5.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封建社会的发展(196-907)6.五代宋元时期 封建社会的继续发展(907-1368)7.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的衰老(1368-1840)
《哈佛中国史》的历史分期
1.秦汉——早期中华帝国2.南北朝——分裂的帝国
3.隋唐——世界性的帝国4.宋的转型——儒家统治时代5.元与明——挣扎的帝国6.大清——最后的中华帝国
时空观念——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白寿彝先生《中国通史纲要》分期
《哈佛中国史》的历史分期
知道对同一历史事物会有不 同解释,并能对各种历史解释加以理解和评析; 能够客观论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 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的看法;能够认识历史解释 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题,对历史 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做出解释;面对现实社会与 生活中的问题,能够以全面、客观、辩证、发展 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徐蓝《关于历史学科历史核心素养的几个问题》
三、一遇灵鳌开睡眼

阅读——素养、认同、担当
1月31日晚间,据新华视点报道,记者从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所获悉,该所和武汉病毒所联合研究初步发现,中成药双黄连口服液可抑制新型冠状病毒。







一、乱花渐欲迷人眼
选择、甄别、坚持
三、一遇灵鳌开睡眼

素养、认同、担当
二、不畏浮云遮望眼
了解、理解、认识


如何进行史学阅读

不忧
不惧
不惑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