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的话》教学设计
教学年级:小学四年级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音乐的对比,了解音乐要素对表现音乐的作用,感受秋天的不同色彩。2、学生能用自然舒展,抒情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西风的话》,启发教育青少年珍惜时光,热爱生活。3、能积极与他人合作,采用多种形式演唱和表现歌曲,培养学生的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分析:歌曲《西风的话》是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黄自创作的一首短歌,歌曲借“西风”之口,寥寥数语,简练而生动地描写了一年来小朋友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点出了初秋的特征,饶有情趣。由于使用拟人的手法,将“西风”作为第一人称,唱起来倍感亲切。这首歌为大调式,一段体。由4个乐句组成,这4个乐句都采用了相同的节奏:“X
X
XX
XX
|
X
–
X
-
|X
X
XX
XX
|
X
-
-
0
||”,节奏平稳、对称。旋律流畅,在上下流动的级进中插入大跳音程,变化有致,使歌曲具有丰富的表现力。歌曲的情绪比较平和,没有强烈的感情起伏,因而尽管标记有“
、、mp、f”等力度记号,但对比应该适中。本课通过对歌曲的学习,初步感受和体验黄自作品的风格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音乐文化的感情和对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体验音乐要素对音乐的表现作用。
教学难点:用自然舒展的声音唱出歌曲的力度变化,表现歌曲美感。
教学准备:课件、钢琴、节奏卡、黑板、粉笔等。
教学过程:
1、
组织教学
1、
师生用音乐问好
2、
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邀请了一位朋友来跟我们一起来上音乐课,你们欢迎吗?(欢迎)
打开课件(秋娃娃自我介绍和打开礼物)播放关于秋天大自然景色的课件(背景音乐《在希望的田野上》)
[设计意图]创设课堂情境,通过开启一个有趣的童话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环节以邀请“秋娃娃”埋下伏笔,设悬念送上神秘礼物引出画面,结合声音、图像等具体直观形象引导学生走近秋天,感受秋天,为接下来的整个教学渲染一个美好的秋日氛围。
2、
节奏游戏
1、
师:秋娃娃创造了这么美的秋天,让我们用音乐的节奏来感谢她吧。
4/4
谢
谢
秋天
娃娃
|
谢
-
谢
-|我
们
特别
喜欢
|
你
-
-
0
||
生有节奏地模仿。
2、
师:谁能把刚才这句“感谢语”的节奏,拼接起来。
(出示分别标有四个小节的卡片,让学生按顺序把节奏在黑板上完整地排列起来)
板书:4/4
X
X
XX
XX
|
X
–
X
-|X
X
XX
XX
|
X-
-
0||
3、
设计跺脚、拍手、拍腿等身体动作,用声势来演奏这条节奏,四个乐句四个方向。
4/4
X
X
XX
XX
|
X
–
X
-
|
X
X
XX
XX
|
X-
-
0||
跺左脚右
拍
手
拍腿
跺左脚右
拍手
拍腿
[设计意图]设计节奏游戏解决曲调的节奏问题,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初步感受节奏;引导学生记录节奏,用排列卡片的形式把它呈现出来。利用身体“乐器”,结合伴奏音乐,通过四个不同的方位的声势表现节奏,感受乐句,培养节拍感、节奏感,也为之后的分析歌曲结构和曲谱学习做好铺垫。
3、
学唱歌曲《西风的话》
1、
初探歌词
师生有感情地朗读歌词,讨论歌曲含义
“同学们表现很棒!秋娃娃已经接收到了你们的谢意!其实,秋天不光是收获喜悦的,秋天也是多情的,现在我们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师“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秋娃娃说了什么?
生:(根据歌词说说孩子们的成长和节令景物的变化)
2、
聆听歌曲
(1
初听歌曲《西风的话》
过渡:这段话真美呀,我国著名的音乐教育家黄自先生把它谱上了曲变成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来听听,并感受歌曲的速度、情绪。
提问:速度(中速
)
情绪
(
优美地、抒情地)
(2
复听歌曲
提问:歌曲共有几个乐句?(四个乐句)
哪一句力度比较强?(第三乐句)
3、
感受旋律
跟钢琴用“WU”模仿风声来哼唱,师一句,生一句,注意大跳时的音准。
师生轻声哼唱,并伸出小手指感受歌曲的旋律线条走向。
4、
学唱歌曲
跟随音频小声唱歌词,并找出哪些地方有一字多音,把一字多音的歌词拉出来跟琴学唱。
跟琴轻唱全曲,注意唱足三拍的时值,在休止符的地方要换气。
男女接龙唱歌曲,再分两组对唱。(唱完后生生评价、师点评)
[设计意图]本环节采用谈话、讲授、图像演示、示范模仿、练习等方法学习歌曲,用划小手指和直观的图像引导学生了解旋律走向,感受旋律进行,帮助他们更好把握音准。同时让学生接龙唱、对唱等方法后让师生点评,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和感受。
4、
表现歌曲
师:同学们刚才唱得都不错,但我们怎么唱才能更好听,更有感情呢?
1、
关注速度唱
让学生用稍慢的速度和中速演唱这首歌曲,引导学生体会速度对歌曲情绪的影响,然后选择恰当的速度(中速)来演唱歌曲。
小结:是的,在歌曲中速度对歌曲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缓慢的曲子带给人们柔和、安详的气氛,而快速的音乐让人的心情活跃,或者处于紧张的状态中。所以在演唱时要把歌曲速度把握好。
2、
关注力度唱
“除了速度,还有其他方法吗?(力度)对了,好的歌声要有轻重、强弱、远近、缓急之分,我们找找曲谱中都运用了哪些音乐记号来表现这首歌曲?
板书:
mp
(中弱)
f(强)
渐强
渐弱
渐慢
引导学生演唱第1、2句时用“mp”力度,西风回忆去年的情景娓娓道来。第3句用“f”的力度,引出歌曲的高潮,也让人感到时间的飞快流逝。关注句尾使用了渐弱记号“”和渐强记号“”,唱出歌曲的丰富感情,特别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发现最后一句的唱法,用渐慢和渐弱表现出了歌曲渐行渐远,余味无穷的意境。(放伴奏,全班演唱全曲,教师指挥)
3、
关注情感唱
比一比:谁的歌声最优美,谁的演唱最有感情。用抒情、优美的声音演唱。
[设计意图]教师采用讲授、形体语言等方法,带领学生探究不同的声音以及歌声强弱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运用气息唱出歌曲强弱变化,通过思考讨论,启发学生想象音乐的形象和画面,引导学生用合适的速度,正确的情绪演唱,在循序渐进的学习中做到声情并茂。
5、
合作表演
师:引导学生一起总结:西风告诉我们,它见证了一年四季的变化,要我们珍惜时光,热爱生活,追求美好的未来。”同学们讨论用其他的辅助手法让歌曲更丰富?{1、乐器组2、模拟小提琴组
3、演唱组}
“同学们都是多才多艺的小能手,你们的表现给老师很大的惊喜!”
[设计意图]通过想象和创编活动,让学生动起来等形式拓展教学内容,带领学生体验多种形式表现歌曲的魅力,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音乐实践活动中,创作编排,个性展示,让他们在活动合作中体验快乐,增长智慧。
6、
拓展延伸
1、
介绍作曲家黄自,并欣赏其作品之一《花非花》片段
2、
小结:“又是一年的秋天,又是一年的丰收时节,希望同学们都能用心灵去感受身边的美好,用音乐去表达心中的喜悦,并在音乐中收获快乐!
3、
下课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