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生物月考试题 2010、3
一、选择题:(请把答案填入答题框内)
1.皮肤在人体的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它属于人体的 ( )
A.第一道防线 B.第二道防线
C.第三道防线 D.后天形成的防御防线
2. 国际母乳喂养行动联盟确定每年8月1日-7日为“世界母乳喂养周”,目的是让全社会理解母乳喂养的价值和意义,使更多的婴儿能得到母乳喂养,提高6个月内婴儿纯母乳喂养率。提倡母乳喂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婴儿喜欢喝母乳 B. 母乳喂养简单、方便
C. 母乳喂养可以少花钱 D.母乳营养丰富,并含抗病物质
3.自2009年3月以来,墨西哥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先后拉响甲型H1N1流感疫情暴发的警报,并且已有全球发展趋势。为预防“甲型H1N1流感”,人们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措施,下列哪项不是属于切断“甲型H1N1流感”传播途径的措施( )
A.勤洗手,注意个人卫生
B.室内经常雾化消毒
C.在人群集中的地方戴口罩
D.将患者进行隔离治疗
4.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应从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开始。以下哪种生活方式不利于青春期发育( )
A.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B.不吸烟,不喝酒 C.注意个人的清洁卫生 D.经常熬夜
5. 2008年9月,卫生部发布《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释义》,界定了我国公民目前应掌握的、与生活方式和健康密切相关的基本知识与技能。下列做法有损健康的是( )
A.丸不随地吐痰 B.不吸烟、不酗酒
C.用肉眼直接观察日食的全过程 D.成年后参加无偿献血活动
6.科技都在202009年5月19日发布的《甲型H1N1流感科研进展摘要》中指出:5月6日,加拿大完成3个甲型H1N1流感病毒样本的基因测序工作,这是世界上首次完成对这种新病毒的基因测序,将为研制疫苗打下基础。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免疫角度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抗体
B、甲型H1N1流感主要通过飞沫、空气传播,属于消化道传染病
C、对已确诊的甲型H1N1流感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属控制传染源
D、通过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使人获得的免疫,属非特异性免疫
7. 2004年11月30日,佩带爱心红丝带的胡锦涛总书记来到北京佑安医院的艾滋病房,主动和一位艾滋病患者握手并鼓励他好好治疗。我们对待艾滋病病人的态度应该是 ( )
A. 他们得的是传染病,应该把他们隔离
B. 不能与艾滋病患者握手和说话,要远离他们
C. 要对他们宽容、理解、同情,并给予适当的帮助
D. 要与他们亲密接触,共同生活
8.去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给四川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灾难也给成千上万儿童造成心理疾病。抗震救灾,众志成城,许多心理医生奔赴灾区,通过语言、视听、游戏等方法医治儿童的心理疾病。心理医生的医治方法属于( )
A.药物疗法 B.物理疗法 C.神经调节疗法 D.激素调节疗法
9. 接种卡介苗可以有效预防结核病 , 其作用机理是( )
A. 卡介苗能激活人体的吞噬细胞 , 将结核杆菌吞噬
B. 卡介苗能使人在不发病的情况下 , 产生抵抗结核杆菌的抗体
C. 卡介苗能够促进人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 增强抵抗力
D. 卡介苗进入人体后能直接消灭侵入人体内的结核杆菌
10.时下有不少青少年以吸烟为时尚。对吸烟的认识中,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吸烟会诱发呼吸系统疾病 B.吸烟会影响他人健康
C.吸烟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D.吸烟无害,是成熟和“酷”的表现
11、 “王致和”豆腐乳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发酵食品之一。下列与发酵技术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发酵过程中控制温度是关键条件之一
B.发酵过程中必须保持空气流通
C,发酵都是由酵母菌完成的
D.蒸煮豆腐后马上加入菌种
12、微生物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上。制作酸奶和泡菜所利用的微生物是( )
A.酵母菌 B.乳酸菌 C.醋酸菌 D.霉菌
13、在制作馒头和酿酒过程中都需要的微生物是( )
A.曲霉菌 B.酵母菌 C.青霉菌 D.乳酸菌
14、图2 是一种简易的食物保存方法,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
A.引起食物腐败的原因是微生物的大量繁殖
B.对食物加热的目的是杀死食物中的微生物
C.加清水主要是为了阻止空气中微生物的进入
D.该保存方法和冰箱贮存食物的原理相同
15、在购买罐装食品时,要注意看其生产日期及保质期,原因是超过保质期的
食品其质量不能得到保证,根本原因是( )
A.细菌会通过罐体进入罐内 B.食品中的部分真菌未能杀死
C.食品的营养成分发生变化 D.食品中有未彻底杀灭的细菌芽孢
16、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里有这样一段描写:“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里描写了动物的哪些运动方式:
A.飞行、爬行 B.跳跃、爬行 C.跳跃、游泳 D.飞行、游泳
17、小明很喜欢看《动物世界》这一电视节目,动物的一些奇妙现象激发着他的灵感,他常把动物的行为和军事、交通工具进行类比。下列对应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A.鸟在空中展翅滑翔时不会坠落下来——飞机
B.鱼通过改变鱼鳔内的空气量在水中自由沉浮——潜水艇
C.骆驼用宽大的足在松软的沙漠上行走自如——履带式坦克
D.蝙蝠通过发出和接受超声波确定猎物的方位——雷达
18、下列骨骼肌附着骨的模式图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9、黄鼬在遇到敌害追击时会释放一种“臭气”,利用这种气体将敌害“击退”
或“击晕”。该行为属于( )
A.先天性、攻击行为 B.先天性、防御行为
C.后天性、防御行为 D.后天性、攻击行为
20、 “鸟类的黑手党”― 杜鹃.将自己的卵产到别的小鸟巢中,小鸟辛勤地为杜鹃孵卵并精心喂食杜鹃的锥鸟。对小鸟这种行为的解释,正确的是( )
① 是先天性行为 ② 是学习行为
③ 是由遗传因索决定的④ 是由环境因素决定的
A.①③ B .② ④ C . ① ④D. ② ③
21、下列各种动物行为中,不属于学习行为的是( )
A.猴子能够表演节目 B.鹦鹉能模仿人类说话
C.警犬可以嗅出毒品 D.小鸟把金鱼当雏鸟喂养
22、鸟类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伴随着复杂的繁殖行为,下列繁殖行为不属于鸟类的是 ( )
A、筑巢 B、哺乳 C、求偶 D、育雏
23、有些蛾初羽化时只靠味觉来找食物,因此不能找到无味的花但当它采过无味的花后,最后建立了视觉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后就能采无味的花了,这种行为称为( )
A.学习行为 B.取食行为 C.贮食行为 D.繁殖行为
24.下列现象不属于动物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的是( )
A.大雁飞翔时不断变换飞行“方阵” B.蜜蜂的各种舞蹈
C.蚊子飞行时发出的“嗡嗡”声 D.狒狒面部的各种复杂表情
25、下列四种生物,在细胞结构组成上不同于其他几种的是( )
26、下列属于枯草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的是
A.都能够形成芽孢 B.都具有细胞核
C.都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生存 D.都进行孢子生殖
27、下列动物真正属于鱼的是( )
A.甲鱼 B.黄鳝 C.鲸鱼 D.娃娃鱼
28、 国宝大熊猫“团团”、“圆圆”作为大陆人民的友好使者被赠送到我国宝岛台湾。下列不属于大熊猫主要特征的是( )
A.用肺呼吸 B.胎生哺乳 C.牙齿分化 D.变温动物
29、有人说“鸟的全身都为飞行而设计”。鸟的下列结构中与这句话含义不符的是( )
A.前肢变成翼 B.足有四趾 C.体内有气囊 D.胸肌发达
30、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福娃“妮妮”的原型是一只小燕子,燕子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
A.双重呼吸 B.肺与气囊同时呼吸 C.用气囊呼吸 D.用肺呼吸
选择题答案填入下表:
二、理解和应用
1、某生物小组在一次实地考察中,观察到了下列几种动物。其中有的还是人
类的好朋友,可是却很难区分它们,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帮助他们解决问题:
(1)A(蚯蚓)用____________呼吸,B用____________呼吸,E用____________呼吸。
(2)A与B、C、D、E的主要区别是身体背部没有____________。
(3)从B的生殖发育特点分析,它不能脱离水环境限制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与其飞翔生活相适应的身体特征是:身体呈流线型,____________,体表被覆
羽毛等。
(5)E特有的生殖发育特点是____________,它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2.目前,在全世界许多地区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是由甲型H1N1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做了大量细致的准备工作,积极应对,防控措施行之有效。世界各地科研人员正在紧急研制甲型H1N1流感疫苗,注射该疫苗可使人体获得对甲型H1N1流感的免疫力。请结合生物学有关知识,问答下列问题:
(1)病毒结构简单,仅由 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但其侵入人体后,增殖速度非常快,对人类危害较大。
(2)从传染病的角度来看,甲型H1N1流感病毒属于 。
A.传播途径 B.病原体 C.传染源 D.抗体
(3)甲型H1N1流感疫苗已被研制出,注射该疫苗属于预防传染病措施中的 。
(4)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会刺激人体产生 免疫反应,从而产生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抗体。(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
3、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法国科学家设计了著名的“鹅颈瓶实验”,如下图所示:
(1)设计这个实验的科学家是____ 。
(2)打断“鹅颈”后,瓶内的肉汤腐败的原因是____。
(3)根据“鹅颈瓶实验”,如果家里没有冰箱或冰柜,夏天可用____方法将剩饭剩菜短时间保存而不会腐败变质。
(4)在生态系统中,细菌和真菌作为生物部分的________参与二氧化碳等物质的循环。
4、图22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D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⑦代表碳元素的传递过程。请据图回答:
(l)图中B是指 ,D是指 。
(2)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之间
以 的形式进行循环;碳元素通过
[②] 作用由生物体进入无机环境。
(3)伴随着物质循环,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的特
点是 。
5、平武王朗自然保护区不仅有多种野生植物,还有大熊猫等到多种珍稀动物。
(1)保护区内的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属于 。动物作为消费者,也起着着重要作用,如蜜蜂能帮助植物 、传播种子,使植物顺利地繁殖后代。
(2)大多数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 ,它们能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无机盐,被植物利用。可见,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中的 循环起着重要作用。
(3)鼠以草为食,蛇以鼠为食,这种吃与被吃的关系称为 ,这样就形成了一条 。
(4)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是建立
三、实验与探究
6.某实验小组为了验证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及其影响因素,设计了下表中的实验方案:在四个相同的瓶子中分别装入等量的相应物质,搅拌均匀,在四个瓶口处套上相同的气球并密封,置于相应温度下,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下现象。请分析后回答下列问题:
装置 物 质 温 度 现 象
① 水+葡萄糖+酵母菌 22~30℃ 有气泡产生,气球胀大
② 水+葡萄糖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③ 水+酵母菌 22~3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④ 水+葡萄糖+酵母菌 0℃ 没有气泡产生,气球不胀大
(1)表中可作为验证酵母菌发酵作用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填装置序号),你作出的假设是 。表中可以作为探究影响酵母菌发酵因素的一组对照实验是 (填装置序号),探究的因素是 。
(2)请根据上述实验推断出酵母菌发酵需要的条件 。
(3)研究发现,酵母菌在缺氧条件下繁殖和生长时,细胞内线粒体数量逐代减少。当重新获得充足的氧气和养分供应时,线粒体数量迅速增加,酵母菌的代谢和生长旺盛,繁殖速度加快。请分析线粒体数量增加,使酵母菌的代谢、生长和繁殖加快的原因
。
参考答案
A D D D C C C C B D
A B B D D D C B B A
D B A C A C B D B A
1、(1)(湿润的)体壁 肺、皮肤辅助 肺 (2)脊柱
(3)生殖和幼体的发育必需在水中进行 (4)前肢变为翼 (5)胎生哺乳
牙齿分化为门齿和臼齿、盲肠发达
2、⑴ 蛋白质 ⑵ B ⑶ 保护易感人群 ⑷ 特异性
3、 (1)巴斯德 (2)要点:空气中的细菌进入肉汤中并大量繁殖 (3)高温加热 (4)分解者
4、(1)生产者 分解者 (2)二氧化碳 呼吸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5、(1)生产者,传粉,(2)分解者,物质(3)捕食,食物链(4)建立自然保护区
6、(1)①和② 酵母菌具有发酵作用
①和④(①和③) 温度(有机物)
⑵适宜的温度、有机物
⑶线粒体数量增加,分解有机物加快,释放的能量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