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第二十章 电与磁
公元843年,在天水一色的茫茫大海上,一只帆船正在日夜不停的航行,没有航标,没有明确的航道。他们是怎样摆脱当时的困境的呢?
司南
司南相当于现在的指南针,在《论衡》中记载:“司南之杓,投之于地,其柢指南。”即司南在水平光滑的“地盘”上制成的,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什么方向?为什么?
南方;受到地磁场的影响。
物体能吸引铁、钴、镍等物质,物体的这种性质叫做磁性。
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磁现象
形形色色的磁体
磁体按形状分为:小磁针、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等
磁体按来源分为:天然磁体、人造磁体等
磁体各部分的磁性强弱不同,磁体上磁性最强的部分叫做磁极,它的位置在磁体的两端。
磁体各部分吸引铁的能力都一样吗?
一块磁体有且仅有两个磁极
一个磁体断开以后变为两个新的磁体。每个磁体各有一个N、S极。
两个磁体合在一起变为一个磁体,只有一个N极、一个S极。
磁体上的两个磁极:
静止时指向南方的叫南极(S极);
静止时指向北方的叫北极(N极)。
想想议议:
若两个磁极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
实验:
1、把一个条形磁铁悬挂起来,拿另一个条形磁体S ( N )去靠近它的N(S),有什么现象?
N(S)
S(N)
N(S)
2、把一个条形磁铁悬挂起来,拿另一个条形磁体S ( N )去靠近它的S ( N ),有什么现象?
N(S)
N(S)
N(S)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是: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
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磁化
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叫做磁化。
磁化的方法:
用一个物体(铁、钢等)在磁体上沿一个方向摩擦,就可使这个物体变成磁体。
用一个物体(铁、钢等)靠近磁体,也可使这个物体变成磁体。
消磁的方法:
高温消磁;振动消磁。
磁场
磁场:磁体周围存在一种看不见、摸不着,又能使指针偏转的物质,这种物质就是磁场。
特点:
(1)看不见、摸不着;
(2)确实存在的一种物质;
(3)可以通过它对其它物质的作用来认识它。
磁场的基本性质:对放入其中的磁体有力的作用;
磁场方向规定:小磁针在磁场中某点静止时,N极所指方向为该点磁场方向。
磁感线
在磁场中,沿磁场中的一些小磁针的N极画出一些带箭头的曲线,这样的曲线叫做磁感线。
条形磁铁的磁感线
磁体外部磁感线分布规律:从磁体N极出来,回到S极。
蹄形磁铁的磁感线
磁体外部磁感线分布规律:从磁体N极出来,回到S极。
S
N
异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
同名磁极之间的磁感线:
说明
1.? 磁感线只是帮助我们描述磁场而假想的曲线,是我们模拟出的,实际并不存在,但磁场是客观存在的;
2.磁感线布满磁体周围的整个空间;
3.磁感线在空间不会相交;
4.磁感线越密集的地方,磁性越强。
地磁场
一根支起的磁针,如果附近没有磁体或铁器的影响,磁针静止后是恒指南北方向的,为什么?
在我们的地球周围存在着磁场,我们把这个磁场叫做地磁场。
地磁场示意图
既然我们的地球是一个大磁体,周围存在着磁场,那么磁针的指向是正指南北吗?
想想议议
地磁N极在地理的南极附近;地磁S极在地理的北极附近。
地磁的南北极跟地理的南北极实际上并不重合,磁针不是正指南北而有一些偏离,地理两极间的连线与地磁两极间的连线有一个夹角,叫做磁偏角。
磁偏角
沈括在他晚年所著的《梦溪笔谈》中,最早准确的描述了磁偏角这一现象,比西方发现这一现象早了四百多年。
磁性材料:能够被磁化的材料。
硬性材料:磁化后能长时间保持磁性。
软性材料:磁化后不能长时间保持磁性。
问题:磁卡、录音带、钢、铁它们原本没有磁性,它们在磁体和电流的作用下会获得磁性,并能长时间保持磁性,它们是硬性材料还是软性材料?
知识拓展
硬磁性材料
1、具有磁性的物体叫做磁体。
2、磁体上的两个磁极:
南极(S极)北极(N极)
3、磁极间的相互作用
同名磁极互相排斥,异名磁极互相吸引。
4、磁化:使原来没有磁性的物体获得磁性的过程。
5、磁场、磁感线
6、地磁场、磁偏角
课堂小结
N
1、根据磁感线,标出磁体的N、S极及小磁针的N、S极。
N
N
S
课堂练习
2、根据小磁针的N、S极,在图中标出磁体的极性,并画出磁体周围的磁感线的分布。
S N
3、有两根外形一样的钢棒,甲靠近乙的中间有吸引力,而乙靠近甲的中间没有吸引力,试判断哪根钢棒有磁性,哪根没有磁性?
甲
乙
甲
乙
甲有磁性
1.完成本节动手动脑学物理
2.完成本节对应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