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灯笼》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线索,认识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2、品味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对祖国的爱。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文白相减、善用诗词典故)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知识孩提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箫的《灯笼》。
二、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等文集。代表作有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三、文题解说
灯笼是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用具。本文以《灯笼》为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同时,全文围绕灯笼展开,“灯笼”也是文章的线索。
四、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略有改动。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作者说“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康迪卫国的感情。
五、生字、词
神龛(kān) 争讼(sòng) 斡旋(wò) 怅惘(chàng wǎng)
点缀(zhuì) 熙熙然(xī) 锵然(qiāng) 处境可悯(mǐn)
星阑(lán) 马前卒(zú) 燎原(liáo)
斡旋:调停;调节。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奢华。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斗方大字:文中指一尺见方的大字。斗方,书画所用的一尺见方的纸。
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
六、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叙写小孩喜欢火、喜欢亮光的情景。
第二部分:详写关于灯笼给“我”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第一层(2):总写“我”对灯笼的喜爱。
第二层(3—12):写多种灯笼给“我”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第二课时
七、问题探究
1、第1段写小孩子喜火、喜欢亮光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从内容上看,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并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卡,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2、提起灯笼,作者为什么会想起这么多事情?
因为作者的经历中有许多事情与灯笼有关,包括亲情、故事、亲身经历等,这些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3、文章书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记忆?
祖父夜行、慈母之爱、乡俗还愿、元宵张灯、族姊远嫁、朱红描字、献帝伴灯、甘做马前卒
4、如何理解祖父在回来的路上不提斡旋的事情,只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1)“进京赶考的掌故”富有故事情节,符合儿童的心理,所以能令“我”久久不忘。(2)祖父给“我”讲故事而不提大人的事,是为了呵护一颗童心,不让世间的扰攘污染了孩子那颗纯真的心。数着牵牛织女星谈进京赶考的掌故,可以培养一个孩子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及憧憬。
5、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中的“马前卒”指的是什么?
愿意为英雄的前驱,做勇于献身的战士,表达了“我”保家卫国的志向。
八、写作特色
1、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
文章内容由标题“灯笼”聚合在一起,所有的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不相关者作者一件不写。
2、虚实结合的写法
在作者所记述的许多灯笼中,母亲为我上下学做的纱灯,为了还原在村头高挑的那挂红灯,唐明皇在东宫建的灯楼,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等,都是实写;而对宫灯翠玉流苏的想象,则是虚写。这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厚而有张力。
九、主题概括
《灯笼》题干书写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展示了灯笼对于“我”乃至民族的意义,以小见大,体现了作者对亲情、乡情的感念和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十、板书设计
家乡民俗
柔 亲人柔情
灯笼 (以小见大)
壮 壮士豪情
民族担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19张PPT)
《灯笼》教案
吴伯箫
第一课时
新知导入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知识孩提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它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吴伯箫的《灯笼》。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当代著名散文家和教育家。他的作品主要收集在《羽书》《黑红点》《北极星》《忘年》等文集。代表作有散文《南泥湾》《一坛血》《记一辆纺车》《菜园小记》《我没见过长城》等,这些作品以其真挚深厚的情感,朴实动人的描绘、严谨缜密的结构、清丽洗练的语言,赢得了广大师生的喜爱。
文题解说
灯笼是悬挂起来或手提的照明用具。本文以《灯笼》为题,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同时,全文围绕灯笼展开,“灯笼”也是文章的线索。
写作背景
本文选自《吴伯箫散文选》,略有改动。本文写于20世纪30年代中期,正值抗日战争时期,故作者在文章最后说“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挑灯看剑”的典故源自辛弃疾,表达的是杀敌卫国、抵御外辱的主题。作者说“灯笼又不够了”,应该“数燎原的一把烈火”,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康迪卫国的感情。
生字、词
神龛(kān) 争讼(sòng) 斡旋(wò) 怅惘(chàng wǎng)点缀(zhuì) 熙熙然(xī) 锵然(qiāng) 处境可悯(mǐn)
星阑(lán) 马前卒(zú) 燎原(liáo)
生字、词
斡旋:调停;调节。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奢华。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斗方大字:文中指一尺见方的大字。斗方,书画所用的一尺见方的纸。
马前卒:旧时指在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现用来比喻在前面奔走效力的人。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张灯结彩:张挂彩灯、彩带等。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1):叙写小孩喜欢火、喜欢亮光的情景。
第二部分(2—12):详写关于灯笼给“我”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第一层(2):总写“我”对灯笼的喜爱。
第二层(3—12):写多种灯笼给“我”带来的感受和联想。
课文分析
第二课时
问题探讨
1、第1段写小孩子喜火、喜欢亮光的情景,有什么作用?
2、提起灯笼,作者为什么会想起这么多事情?
从内容上看,这样写丰富了文章内容,增添了情趣,避免了叙述的呆板和结构的单调,并能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上卡,引出下文,为下文叙述喜爱灯笼做铺垫。
因为作者的经历中有许多事情与灯笼有关,包括亲情、故事、亲身经历等,这些给作者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问题探讨
3、文章书写了关于灯笼的哪些记忆?
祖父夜行、慈母之爱、乡俗还愿、元宵张灯、族姊远嫁、朱红描字、献帝伴灯、甘做马前卒
问题探讨
4、如何理解祖父在回来的路上不提斡旋的事情,只讲进京赶考的掌故?
(1)“进京赶考的掌故”富有故事情节,符合儿童的心理,所以能令“我”久久不忘。(2)祖父给“我”讲故事而不提大人的事,是为了呵护一颗童心,不让世间的扰攘污染了孩子那颗纯真的心。数着牵牛织女星谈进京赶考的掌故,可以培养一个孩子对未来的美好想象及憧憬。
问题探讨
5、 “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中的“马前卒”指的是什么?
愿意为英雄的前驱,做勇于献身的战士,表达了“我”保家卫国的志向。
写作特色
1、材料琐碎而主题集中
文章内容由标题“灯笼”聚合在一起,所有的细小事件无不与“灯笼”相关,不相关者作者一件不写。
2、虚实结合的写法
在作者所记述的许多灯笼中,母亲为我上下学做的纱灯,为了还原在村头高挑的那挂红灯,唐明皇在东宫建的灯楼,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等,都是实写;而对宫灯翠玉流苏的想象,则是虚写。这种虚实结合的写作手法使文章内容显得丰厚而有张力。
主题概括
《灯笼》题干书写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不同方面展示了灯笼对于“我”乃至民族的意义,以小见大,体现了作者对亲情、乡情的感念和愿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担当精神和爱国情怀。
板书设计
家乡民俗
柔 亲人柔情
灯笼 (以小见大)
壮 壮士豪情
民族担当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