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课 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课件 (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6课 全球新航路的开辟 课件 (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1 16:50: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3张PPT。第6课:全球航路的开辟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材料一:14、15世纪欧洲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经过近千年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人们对货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由于社会上的流通货币奇缺,严重制约了资本的积累。 生产力水
平的提高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工业文明,寻找海外市场和原料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 材料二:当时欧洲要使用的货币是黄金,黄金又是重要的装饰,是财富的象征而欧洲每年的黄金开采量却非常有限。
哥伦布曾说过:“黄金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可以为所欲为,做到一切。有了黄金,可以把灵魂送上天堂。”这就是当时欧洲人的真实写照。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欧洲人渴望得到
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欧洲人渴望得到
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 材料三:马可·波罗(1254—1324)是西方著名的东方旅行家之一,曾为元朝统治者忽必烈效劳17年,在中国游历、做官,在出游25年后返归故里。 他的东方见闻,经人整理成为《马可·波罗行记》,在欧洲广泛流传,告诉人们东方“黄金遍地,香料盈野”,从而勾起了西方人到东方的向往。3.刺激因素:《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宣传。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欧洲人渴望得到
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3.刺激因素:《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的宣传。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地中海14世纪中西交流的路线奥斯曼帝国4.直接因素:商路不畅,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欧洲人渴望得到
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3.刺激因素:《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宣传。4.直接因素:商路不畅,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 材料五:王室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必要可以动用皇家海军做他们的后盾。 西班牙国旗西班牙地图“地理大发现”纪念碑
(葡萄牙里斯本)5.政治因素:当时欧洲各君主国,依仗王权……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欧洲人渴望得到
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3.刺激因素:《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宣传。4.直接因素:商路不畅,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5.政治因素:当时欧洲各君主国,依仗王权…… 材料六:信奉天主教的葡萄牙和西班牙人,从8世纪初就在外来穆斯林的统治压迫下。经过长达几个世纪的收复“失地”运动,西葡人们在斗争中产生了强烈的民族和宗教情绪。因此,当他们在向海外扩张时,也把传播基督教作为自己的精神动力。 6.宗教因素:基督教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欧洲人渴望得到
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3.刺激因素:《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宣传。4.直接因素:商路不畅,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5.政治因素:当时欧洲各君主国,依仗王权……6.宗教因素:基督教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材料五:王室从事海外冒险事业方面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必要可以动用皇家海军做他们的后盾。 “地理大发现”纪念碑
(葡萄牙里斯本)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欧洲人渴望得到
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3.刺激因素:《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宣传。4.直接因素:商路不畅,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5.政治因素:当时欧洲各君主国,依仗王权……6.宗教因素:基督教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主观:西葡王室的支持。 15世纪时的罗盘十五世纪欧洲的船只世界上最早的地球仪15世纪葡萄牙
航海家的地图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因/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社会商品经济
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要求。2.社会根源:对黄金和香料的追求,欧洲人渴望得到
更多的贵重金属和来自东方的贵重商品。3.刺激因素:《马可·波罗游记》对东方的宣传。4.直接因素:商路不畅,西欧的贵族和商人渴望……5.政治因素:当时欧洲各君主国,依仗王权……6.宗教因素:基督教为了传教,不惜使用武力进行“圣战”。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主观:西葡王室的支持。 2.客观:欧洲人在造船和航海技术的进步。 1497-1498(葡)达 · 伽马 1487—1488年 (葡)迪亚士三、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好望角1492年(意)哥伦布  -(西班牙国王支持) 三、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519—1522年                                        (葡)麦哲伦       (西班牙国王支持)好望角三、新航路开辟的过程:麦哲伦海峡一、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二、新航路开辟的条件:三、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太 平 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 洲欧 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一个中心两个方向两条航线四个人物欧洲东西西欧—非洲—印度西欧—美洲—亚洲—西欧 哥伦布、麦哲伦 迪亚士、达·伽马第一个发现新大陆第一个找到东方航路实现环球航行 ((葡)亨利王子非洲西海岸探险、殖民1419-1460(西)哥伦布到达美洲巴哈马群岛(中美洲) 1487(葡)迪亚士绕过非洲西南端好望角14921519-1522(西)麦哲伦环球航行1497(英)卡伯特父子到达北美洲纽芬兰岛1594-15971497-1498(葡)达.伽马绕过非洲好望角,经印度洋,到达印度1642-1643 (荷)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18世纪中后期 (英)库克三次太平洋探险,北到白令海峡,南至南极17世纪初 (荷)哈得逊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1728 (俄)维图斯.白令穿越白令海峡 (注:俄罗斯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 (荷)巴伦支在北冰洋地区航行1577-1580 (英)德雷克环球航行(曾到达南美洲南端的合恩角)1405-1433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前2世纪丝绸之路(中国-中亚、西亚、北非,红海、地中海-欧洲)其它新航路的开辟1534-1536 (法)卡蒂埃到达北美洲拉布拉多半岛任务与探究:阅读教材,梳理英、法、荷、俄等国在新航路开辟中的成就,完成下面的表格,并在地图上辨析这些航线。其他航路的开辟2.卡伯特父子发现新岛1497年,英国卡伯特父子发现了一块“新发现的大陆”,即纽芬兰岛其他航路的开辟3.卡蒂埃发现拉布拉多16世纪,法国人卡蒂埃到达拉布拉多半岛卡蒂埃其他航路的开辟4.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16世纪,荷兰航海家巴伦支三次航行北冰洋地区,留下了详细的航行记录和准确的航海图。巴伦支探险图巴伦支其他航路的开辟5.哈得逊探索北冰洋17世纪初,效力于荷兰的英国人哈得逊曾多次向西北航行,探索经北冰洋通向亚洲的航路。哈得逊哈得逊探险路线俄罗斯人在北太平洋和西伯利亚地区进行了多次海上和陆上探险,开辟了北太平洋到北冰洋的航线其他航路的开辟6.德雷克、塔斯曼南半球探索1578年,英国人德雷克到达美洲南端的合恩角。
1642—1643年,荷兰的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时,到达新西兰和塔斯马尼亚岛德雷克 塔斯曼卡伯特 1497卡蒂埃 1534哈得逊1610德雷克1577德雷克1580塔斯曼1642——1643巴伦支
1594-1597Newfoundland
(纽芬兰)一、原因:二、条件:三、过程:课堂小结新




辟1.根因/经济根源:2.社会根源:3.刺激因素:4.直接因素:5.政治因素:6.宗教因素:1.主观条件:2.客观条件:时 间、人 物、支持国、
主要贡献、新航线、地 图。1、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是
A、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
B、《马可?波罗行纪》的流行
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东西方通商要道
D、航海技术和造船技术的发展2、右图是美国芝加哥为庆祝哥伦布航
 行到美洲400周年而发行的 一枚邮
 票,请问该邮票发行的时间应在
A、1492年     B、1519年
C、1892年     D、1897年    课堂练习3、在新航路开辟中,①葡萄牙人达·伽马开辟了欧洲直
  通印度的新航路,②意大利人哥伦布开辟了通往美洲
的新航路,③西班牙人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
A、①②正确,③不正确 B、①不正确,②③正确
C、①③正确,②不正确 D、①正确,②③不正确课堂练习4、下列航海家没有到过好望角的是( )
①麦哲伦 ②达 · 伽马 ③迪亚士 ④哥伦布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④DB课堂练习探究——史料解读:
通途变天堑 财富流西葡 英国成海盗 意大利晾一边
依据图片并结合所学,概括图片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并分别分析概括四副漫画反映的历史信息?事件:新航路开辟
信息:(1)奥斯曼帝国截断原有商路,促使新航路开辟;
(2)新航路开辟后,支持新航路的西班牙、葡萄牙从海外殖民地掠夺大量财富;
(3)同时期的英国因国家实力所限,未能直接参加新航路开辟和对外掠夺,打劫运往西班牙和葡萄牙的船只;
(4)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业中心和商路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意大利的经济地位下降。
? 教材39页“问题探究”
“及观郑君,则全世界历史上所号称航海伟人,能与并肩者何其寡……。
则哥伦布以后,有无量数之哥伦布……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噫嘻,是岂郑君之罪也。”
—— 梁启超《祖国大航海家郑和传》课后探究:来自于百年前的质疑和感叹历史上对哥伦布的评价不一,你如何看待评价。
材料一:美国学者莫里逊说,“即使不谈哥伦布所建功勋巨大意义,就论人品性格,这位伟大航海家也引人入胜,发人深省。他有坚定宗教信仰,爱好科学知识与幸福理想,向往新生事物,富有审美感。……有向往与发展我们文化教育事业的一切抱负。所以,他是各个历史时期最伟大的航海探险家之一。”
材料二: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但也引起美洲印第安人后裔的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上写着:“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思维碰撞 船员开始焦躁起来,他们不能再忍受这样长的旅程了。海军元帅(哥伦布)尽量安慰他们,提示他们这次航行会带给他们美好的前程和各种利益。
——《哥伦布航海日记》思维碰撞1866 年在菲律宾麦哲伦
殉难地点建造的纪念物 碑的正面有这样的文字:“费尔南多·麦哲伦 1521年4月27日,费尔南多.麦哲伦死于此地。他在与马克坦岛酋长拉普拉普的战士们交战中受伤身亡。麦哲伦船队的一艘船——维多利亚号,在埃尔卡诺的指挥下,于1521年5月1日升帆驶离宿务港,并于1522年9月6日返抵西班牙港口停泊,第一次环球航海就这样完成了。”
这块碑的背面,则刻着另一段文字 :“拉普拉普 1521年4月27日,拉普拉普和他的战士们,在这里打退了西班牙入侵者,杀死了他们的首领——费尔南多·麦哲伦。由此,拉普拉普成为击退欧洲人侵略的第一位菲律宾人。”世界市场
联系之路:人类文明
交流之路:殖民掠夺之路:思想震撼之路:商品数量和种类增加,地区性的贸易开始向
世界性的贸易拓展,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世界各大洲孤立状态被打破,世界成为一个联系紧密的整体。导致作为资本原始积累重要手段的
殖民制度和殖民掠夺登上了历史舞台。“地圆学说” 冲击了神学理论。人类社会
发展之路: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世界市场初露端倪。思维碰撞学史心得 面对新航路的开辟,让人心生无限感慨。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立场出发,你会得到不同的认识。新航路开辟及以其为开端的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国家带去了财富与进步,也给被“发现”国家带来了长久的苦难与伤痛,这正是历史的辩证法。
然而,如果我们进一步深思:从历史中的个人来看,哥伦布、麦哲伦等人出海并非刻意为他人制造苦难,他们追寻财富、名誉、知识与理想,他们直觉的抓住了时代的脉动,但却不知道这时代究竟会走向何方。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地理大发现固然为被“发现”者带去了苦难,但这苦难何尝不是这些被“发现”地区走向现代文明所付出的代价?这代价沉重,却因沉重而迫使我们进行更多的思考。
人在历史之中,仿佛乘坐在独木舟中顺湍流而下,只能看到身畔闪过的景色,却不知背后推动着自己的究竟是什么。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不过是本能地察觉到历史的脉动便已做出伟大的历史事业。
生活在500年后的我们,是不是应当更加明智一些?是不是可以主动地回过头去寻找历史的智慧,看一看是什么在推动着自己,从而做出伟大而明智地选择?这大概就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那一点点意义吧。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