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2张PPT。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 第一篇章
农村的改革 第二篇章
城市的改革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 八年级下册 第三学习主题 第一篇章
农村的改革结合材料
与教材
解决下列
问题?改革的背景一、农村的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改革前的中国农村给您留下什么直观印象? ------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贫穷、落后 材料:
1958年开始的人民公社化运动,一直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经营、统一分配的经营管理体制。它过于集中,搞平均主义,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到1978年底,全国还有上亿农民未解决温饱问题。
这段材料告诉我们,是什么原因造成当时农村经济的落后?
------走进改革·改革的背景------人民公社体制 (农村改革的根本原因)
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原因:农村人民公社严重影响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农村经济长期停滞徘徊。2、背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改革先从农村开始。3、目的: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改革的概况 1978年以前全国农民年收入
22
132 ------走进改革·改革的概况------------感知改革·改革的尝试:小岗村的故事------“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作(坐)牢杀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孩子养活到18岁。” 一年后的小岗村3万
多斤2万多斤 13万多斤200元
------感知改革·改革的尝试:“包干到户”的典型
小岗村的故事------
包干到户带来了大丰收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4、概况:(1)尝试1978年,安徽风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干到户,自负盈亏。(2)推广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步在全国推开,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分配方式生产方式土地所有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学生讨论探究
活动比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比起人民公社制度的优越性?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转弯,
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土地公有制为基础,把土地长期包给各家各户使用,农业生产基本上变为分户经营、自负盈亏。
农业收成:“保证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按劳分配)土地所有权仍归国家所有
农民享有对土地的经营管理权问题思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什么能在全国迅速推广?材料一:“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个人富,集体富,国家还要盖仓库。”
材料二: 1978年,全县粮食总产量仅3亿千克,1979年至1982年,粮食产量逐年上升,分别达到4.4亿千克、5.02亿千克、6.7亿千克和7.15亿千克,四年跨了四大步。农业生产责任制结束了凤阳百姓逃荒要饭的历史。5、影响:激化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感知改革·农村改革的发展------6、农业改革的新趋势 农业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发展,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起来。乡镇
企业乡镇企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对生产关系的一种变革想一想: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1950-1952土地改革1953-1956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人民公社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7.启示:
(1)改革的政策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从农村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2)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维护农民的利益。 第二篇章
城市的改革结合材料
与教材
解决下列
问题?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其他经济1、背景:农村改革的成功,为继续深化改革打下了基础,改革的浪潮从农村涌向城市。 3、内容
(1)所有制改革发展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 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2、开始: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2)管理体制(3)分配方式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4、中心环节:增强企业活力政府给下列国企的弊端找朋友不准做自主经营ACB 政企不分 缺少自主经营权 平均分配后进者学生活动:
你来当厂长,分析下列
材料中的国有企业存在
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上海的天气很热,企业为了不影响生产,采取降温措施。当时的降温措施比较简单,主要是风扇、鼓风机,但是企业即使采取这样的措施也没有主动权,要经过层层报批,当时要经过11个部门的审批,要盖11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去了。
——《广州日报》
问题1
方案1企业没有自主权扩大企业自主权人事制度改革后:任全晓是海尔集团一线工人,在海尔这个充满竞争的环境里,他刻苦钻研技术,聪明才智迸发出来了。合理化建议一件接一件,小改小革一个接一个,自己也由一般员工提升为班长。最近,他又为企业降耗34万多元,由班长晋升为车间主任,并成为中共预备党员。他满怀深情的说:“是海尔的用人机制给了我实现自身价值的上升空间!(海尔用人机制:“人人是人才”、“人人平等”“企业给你舞台”。)1984年海尔工人情况: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工人缺乏积极性问题2重视人才、按劳分配方案25、影响: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 ,实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
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大发展的崭新局面。1.提出:1992年,中共_______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_____________
2.深化:1993年,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
《中共中央关于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________________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____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______作用。
3.作用:有利于实现_____的协调发展和_________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__________明显增强。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四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市场基础性经济稳定高速经济实力1.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并存,公平竞争。
2.分配制度上: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3.宏观调控上:发挥计划与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促进经济更好的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学习了关于农村与城市的改革,结合当今中国社会,你有何收获和启示?1、改革是社会发展的动力,改革是强国之路。
2、改革激发了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乡村与城市的发展是相互补充的,农村的发展离不开城市,城市的也发展离不开农村。
4、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1.国有企业改革首先从什么开始?( )
A.改革经营模式 B.扩大企业自主权
C.推进企业改组联合 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开始的。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小型企业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的改革在农村推行的是( )。
A.生产队责任制 B.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
C.分田到户 D.包产到户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在城乡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
是( )。
A.废除人民公社制度 B.调动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C.允许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的发展 D.解放和发展生产力BABD5. 1984年3月24日,福建省55位厂长、经理在《福建日报》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随后,《人民日报》转载了这封呼吁信,将“松绑”风吹向全国。这里的“松绑”主要是指( )
A. 允许企业实行公私合营
B. 承认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完全分离
C. 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
D. 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 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经历了由农村向城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发展的历程。其中,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B. 组建大型企业集团
C. 政企分开,自负盈亏 D. 增强企业活力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