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7张PPT。第9课 宋代经济的发展第二单元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苏湖熟,天下足”这一宋代谚语,反映了当时江浙一带的粮食产量提高。那么,两宋时期,中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经济取得了哪些重要的成就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导入新课阅读p41导言,理解“苏湖熟,天下足”的含义。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地区是粮食主要产地,这两个地区的粮食丰收,天下就富足了。
材料一:
1.农业发展的原因:
材料二:宋代时南北气温普遍变冷,南方相对适宜农作物生长。北方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受到的破坏较小,南方农业发展较快。
一、农业的发展②自然因素:南方自然条件优越,雨量充沛,更适合农作物生长。①经济因素:北方人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向湘江以西拓展,同时,江西、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2.宋代农业发展的特点:(1)粮食作物:3、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②南方的水稻种植面积迅速增长,引入越南的优良品种占城稻,北宋时推广的东南地区。政府的倡导,南方水稻推广到北方地区。③宋朝时,水稻产量跃居粮食作物首位。①两宋时期,人口增加,垦田面积扩大,耕作技术提高。④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带成为丰饶的粮仓。此图反映了什么?反映了宋代南方地区农业技术的提高。北宋:广东 福建南宋:棉花种植推广到江淮和川蜀一带②棉花种植由广东福建向北推广(2)经济作物:①南方各地普遍种植茶树。二、手工业的兴盛
1、纺织业发展的表现
(1)丝织业: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超过北方。四川、江浙地区的丝织生产发达。
(2)棉纺织业:南宋后期,棉纺织业兴起,海南岛已有比较先进的棉纺织工具,棉纺织品种类较多。
2 .制瓷业发展的表现④南宋时,江南地区已经成为我国制瓷业中心。
①宋朝是中国瓷器发展史的辉煌时代。②河北定窑、河南汝窑的瓷器给人美感。③北宋兴起的景德镇,发展成为瓷都。图片中的历史(2)北宋东京郊外,建有世界上最早的船坞。
(1) 广州、泉州、明州的造船业,都有很高的水平,在当时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3 .造船业(3)南宋沿海地区制造的海船,规模大,设计科学,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1)宋代海船最大载重量可达万石。
(2)设置水密隔舱、配备有指南针。
(3)在当时世界造船、航海领域中,领先世界。
规模宏大
设计科学
技术先进 (识图p43)1974年8月从福建泉州湾出土了一艘海船,长24.20米,宽9.15米,深1.92米。全船有13个船舱。该船载重量有200吨,工艺高超。读p43相关史事,归纳“宋代海船的特点”。三、商业贸易的繁荣《货郎图》(局部)1.宋代商业的繁荣超过了前代此图反映了什么情况?商业的发展(1)宋代黄河、长江及运河沿岸兴起了很多商业城市,最大的城市是东京(开封)和临安(杭州),人口达百万。
(人口增长对商业繁荣起到了促进作用)
(2)城市中沿街开设店铺-------(隋唐以来的坊市制度被打破)
(3)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出现了早市与夜市;
(4)商业贸易区域也有扩大--------新的商业区草市、重要的商业贸易区市镇
2、宋代商业都市发展的表现西市东市 城市布局: 打破了“坊”与“市”的界限
营业时间: 出现了早市和夜市。比较:宋代城市有什么变化? 草市是城市外围小型贸易场所,供附近的商人、农民进行交易。一些草市逐渐发展为人口稠密、工商业繁荣的市镇,成为新的商业中心和城乡联系的重要纽带。
3、海外贸易的发展(1)地位:海外贸易超过前代, 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2)宋代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①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②海外贸易范围:朝鲜、日本;阿拉伯半岛、非洲东海岸.
③海外贸易管理机构:市舶司
④南宋的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对外贸易发展的影响。)
市舶司市舶司主要掌管接待各国贡使、招徕外商、检查出入港口的船只、征收货物商税等对外贸易事务,类似于今天的海关 南宋时期,福建泉州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港口之一,享有“东方第一大港”的盛誉4、纸币的出现(阅读教材归纳以下知识点)
(1)原因:
商贸的繁荣促进了货币交易量的增长,市场上流通的金属货币携带很不方便。
(2)时期与地点:
北宋时期,四川出现交子。
(3)地位: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南宋时,纸币发展成为与铜钱并行的货币。识图p46,认识宋代的纸币探究南方经济发展的基本特点:(1)从发展区域来看,除东南地区外,湘江以西的西南地区、两广地区也得到了开发。(2)从发展状况来看,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茶树、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得到发展,丝织业、制瓷业、造船业等手工业技术领先世界。(3)从发展结果来看区域来看,南方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已经超过了北方,对朝廷的财政收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明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最终完成。东汉末至南北朝时期唐中期至五代十国时期北宋至南宋时期南方经济进一步发展,
出现经济重心南移倾向江南地区经济初步发展南方经济水平超过北方,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人口南迁人口南迁从黄河流域移至长江流域的过程三、经济发展的结果:经济重心的南移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北方南方南方北方唐中期
开始南移南宋
南移完成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唐朝中期开始,到南宋时最后完成。(教材p46)魏晋南北朝
奠定南移基础认识思维导图,考题中出现过的图示能读懂此图吗?用一句话概况。你认为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1、经济发展要有安定的社会环境;
2、经济发展要重视人才交流;
3、经济发展要重视引进先进科技;
4、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合理利用资源和保护资源、环境。课堂小结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在南宋时完成1.宋代南方农业超过北方农业的原因是( )
①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环境安定 ②中原人口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引进了日本的优良稻种,提高了粮食产量 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兴修水利等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C随堂演练2.宋朝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当时全国最重要的粮仓在( )
A.洞庭湖流域 B.太湖流域
C.鄱阳湖流域 D.洪湖流域
B3.中央电视台《寻宝》节目很受大众喜欢。在一期节目中,一位持宝者展示了制造于“瓷都”的一件瓷器宝贝。你推测一下这件文物出自(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C4.南宋诗人陆游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这反映的经济现象是( )
A.南宋都城临安是南方的政治中心
B.南宋手工业进步
C.南宋商业繁荣,出现了“会子”
D.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