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后练习
一、擦亮慧眼,认真识别,每道题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相信你是最棒的噢!
1.“一五”期间我国发现的大型油田是( )
A.大庆油田 B.玉门油田
C.江汉油田 D.克拉玛依油田
2.武汉长江大桥建成于(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 D.大跃进运动期间
3.建国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面对上述现状,我国采取的措施是( )
A.进行土地改革,消灭地主阶级
B.编制一五计划,发展重工业
C.没收官僚资本,建立国营经济
D.进行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4.1956年底,毛泽东对秘书田家英说:“我很高兴,1949年全国解放时都没有这么高兴。”使毛泽东高兴的事件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颁布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完成
5.2003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长春召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决策会议,正式把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列为国家发展战略,东北老工业基地形成于( )
A.新中国建立时期 B.解放前
C.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D.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时期
6.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运动起步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十年“文革”时期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
7.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 )
A.农业 B.重工业 C.轻工业 D.商业
8.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目的是( )
①建立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②团结全国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③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 ④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规定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 )
A.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C.全国政治协商会议
D.最高人民法院
10.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82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
C.1975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下列人物中,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是( )
A.刘少奇 B.毛泽东 C.朱德 D.周恩来
二、小小图画,拉近了历史的距离,一件件、一幕幕史事,仿佛就在眼前!
12.材料:这一时期,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相继开工,中国第一座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武汉长江大桥飞架大江南北。
阅读材料回答:
(1)材料中的“这一时期”是什么时期?
(2)制定这一计划的目的是什么?
(3)从材料可以看出这一计划的重点是什么?
三、历史文本只能展示给我们不同视角下的观点,更多的了解与感受还需要自己的思维,请用心体会,展示一个特别的你!
13.阅读材料回答:
才饮长沙水又食武昌鱼。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今日得宽余。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风樯动,龟蛇静,起宏图。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
(1)诗中的“宏图”指的是什么?
(2)“一桥飞架南北”中的“一桥”修建后起到了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3)“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反映了毛泽东治理大江大河的雄伟气魄和宏大构想。后来这些宏大的设想逐渐变成了现实了吗?请你举例说明。
(4)“天堑变通途”的梦想变为现实。对此你有什么感想?
第四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课后练习答案
1.D 2.B 3.B 4.D 5.C 6.B 7.B 8.A 9.B 10.D 11.B
12.(1)第一个五年计划
(2)有利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3)发展我国的重工业
13.(1)在长江上修建武汉长江大桥。(2分)
(2)使天堑变通途,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2分)
(3)变成了,在湖北宜昌地区修建了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正在建设中的三峡水利工程。(2分)
(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中共的正确领导,能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凝聚起来,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