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复习试题: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单元复习试题: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0 20:08: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复习课


【真题体验】

1.(2016·河北)下图中,某条折线反映了我国重工业净产值比重变化的趋势,这条折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2016·河南)1955年8月,武汉钢铁公司开始施工。它的建设得到全国人民的支援,先后有18个省(自治区)、48个城市、1 000多家工厂为武钢制造设备和配件。这表明( )
A.农业对工业建设的支援
B.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C.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
D.社会主义制度已经确立
3.(2017·江西)对下表信息理解错误的是( )
A.工农业产品产量都呈现出增长趋势
B.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于农产品产量增长率
C.工业产品产量增长标志社会主义工业化实现
D.工业产品产量增长率高是因为优先发展重工业
4.(2017·广东)20世纪20年代,毛泽东提出“人民来制定宪法”的思想:劳动人民参与立宪,把他们认为应该如何管理国家的意见集中起来,上升为国家意志。实践毛泽东这一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5.(2018·山东滨州)中共十九届二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修改宪法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大举措。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A.1949年《中华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C.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6.(2018·福建)“到1952年,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大部分资本家认识到公私合营是大势所趋。”材料叙述的是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 ( )
A.背景 B.目的 C.内容 D.作用
7.(2017·山东济南)创建于济南的老字号瑞蚨祥,在1954年底响应国家号召,率先实现公私合营。我国在公私合营过程中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

A.成立合作社 B.赎买政策
C.无偿没收 D.政企分开
8.(2017·江苏南通)到1956年底,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其途径是( )
A.三大改造
B.“大跃进”运动
C.人民公社化运动
D.“文化大革命”
9.(2017·湖南怀化)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工业以钢为纲”,号召一切部门都要为钢铁生产“停车让路”,支援大炼钢铁。为了炼钢,人们砸铁锅收废铁,甚至拆下钢窗铁门做原材料。这一现象反映的是( )
A.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0.(2017·湖南娄底)如果要拍摄一部以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主题的影片,最合适的素材是( )
A.上甘岭战场,黄继光舍身堵枪眼
B.兰考盐碱地,焦裕禄带病治风沙
C.紫竹林租界,义和团抗击侵略军
D.北京菜市口,谭嗣同慷慨赴刑场
11.(2016·江苏常州)阅读下列材料:
常州大成纺织印染公司创始人刘国钧先生生平简表

——摘编自《刘国钧文集·传记卷》
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刘国钧先生12岁、25岁、33岁、35岁时,我国发生的体现民主革命进程的重大历史事件分别是什么?







(2)刘国钧先生45岁时作抗战条陈、65岁时踊跃筹款、80岁被迫作书面检查的背景性事件分别是什么?










(3)刘国钧先生67岁时,表示大成公司要积极争取公私合营,反映了先生对三大改造中哪一“改造”的积极响应?








(4)刘国钧先生68岁时参加的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进了我国的法治进程。这次会议通过的重要法律文件是什么?









(5)请简要评价刘国钧先生。















参考答案及解析
单元复习课
【真题体验】
1.C 解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工业基础薄弱,重工业净产值比重是最低的;1953—1957年,我国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使得重工业逐渐发展。根据1949年和1957年这两个节点的变化,可以判断③是重工业。故选C项。
2.C 解析: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党和政府在1953年到1957年编制并实施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因此出现了题干中武汉钢铁公司得到全国支援的现象,这体现了我国有计划的经济建设的优势。
3.C 解析:依据题中的时间可以判断与第一个五年计划有关,通过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找到A、B、D三项表述的依据。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并未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4.C 解析:题中的关键信息是“劳动人民参与立宪”。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制定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意志的宪法。
5.B
6.A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材料和迁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中时间“1952年”可知此时国家尚未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而“国营经济已控制了国民经济的命脉,私营工厂只有依附国营经济才能生存”则体现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综合以上分析,A项符合题意。
7.B 解析:瑞蚨祥在当时属于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8.A 解析: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的初步确立。而“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和“文化大革命”是我国在社会主义探索时期出现的重大失误。故A项正确。
9.C 解析:依据题中时间“1958年”可以排除A、B两项。1958年,我国发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运动在工业上主要以大炼钢铁为中心。
10.B 解析:题中的关键信息是“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据此排除C、D两项。黄继光身上体现的是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焦裕禄身上体现的是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此,B项符合影片主题。
11.(1)12岁:戊戌变法(或百日维新);25岁:武昌起义(或辛亥革命);33岁:五四运动;35岁:中国共产党成立(或中共一大)。
(2)45岁:九一八事变;65岁:抗美援朝战争;80岁:“文化大革命”。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刘国钧先生是一位爱国的民族资本家。(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