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七下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4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七下历史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课件(4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21 16:4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4张PPT。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宋应星和《天工开物》、徐光启和《农政全书》的概况;
掌握明朝北京紫禁城、明长城基本情况;明朝古典小说的思想艺术特点。 ?
过程与方法?
三位科学家成功的原因;紫禁城建筑特色和明朝北京城布局特点。设计一张明代三大科技巨著简表。通过交流、了解各部小说主要内容,明确它们都有反封建的时代特色,知道它们在国内和国际的文学史上都占据重要地位。?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三位科学家事迹的介绍,探究他们取得杰出成就的原因,培养刻苦学习、勤于思索、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品 质。使学生懂得从思想主题和艺术表现手法两个方面鉴赏文学艺术作品,提高个人素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李时珍和《本草纲目》、北京紫禁城和明长城、明朝小说的文学成就和时代特点?
教学难点:明朝三部科学巨著,指导学生对课本科技成就的时代特点加以分析和理解。? 新课探究一、科技名著1.读教材,完成下列表格。《本草
纲目》李时珍全书190多万字,共记载
了药物1800多种;收录
药方一万一千多个;还附
有1 100多幅药物形态图总结了我国古代 药物学 成就,丰
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
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天工
开物》宋应星几乎涵盖了当时中国农业
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
工部门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 手工业 生产
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被誉为
“ 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
《农政
全书》徐光启分为农本、田制、农事、
水利 、农器等大类
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
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
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
请列举我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医学家或药学家:
战国时医学家 (四诊法)——
东汉末医学家(麻沸散、五禽戏)——
汉末著名医学家(《伤寒杂病论》)——
唐医学家(千金方)——
明代杰出医药学家(《本草纲目》)——
曾记否?扁鹊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说一说,三位科技巨人有哪些优秀品质值得我们学习。李时珍注重实践、善于吸取前人研究成果、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注重归纳整理等;
(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博采众长,不盲从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不畏艰险,献身科学的精神;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以及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小结二.雄伟的建筑1.明长城 阅读教材P79-80相关内容,了解明长城的修筑目的、起止点、构成、地位、影响。明长城长城修筑的目的和起止点。(1)目的:为了防御北方蒙古贵族南扰。(2)起止地点: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1.明长城八达岭长城明长城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东部重要地段,用条石和巨砖砌成,十分坚固。辽东 明长城只有城墙吗?它由哪些部分构成?相传当年建造嘉峪关时,匠师们计算用料十分精确,竣工后只剩一块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由城墙、城台、关城、烽火台等构成;
城墙是主体;城台是突出于墙外的台子,可多面攻击来敌;关城是重要的驻兵和防御据点、关卡;烽火台传递敌情。
劳动人民的智慧,建筑水平的高超。明长城的主要功能是什么?防止北方蒙古族南扰的军事防御工程,它同沿线的
道路、屯田、驻军、卫所形成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长城在历史上的影响:长城处于北方游牧地区与农耕地区的连接线上,在它附近的多民族聚集的地区,使长城同时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 万里长城常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想一想,这其中的寓意是什么?问题思考长城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是凝聚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纽带,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奋智慧、坚韧刚毅、充满向心力和凝聚力的民族精神,被视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2.北京城 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明朝第三个皇帝明成祖取得帝位以后,选定北京为都城,从1406年开始对北京城进行大规模的的营建,历时15年,1420年基本建成,次年正式迁都北京。(二)北京城明确1.外国学者称之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 ) A.《梦溪笔谈》 B.《齐民要术》
C.《天工开物》 D.《农政全书》CC2、下列我国古代科技成就中,两者都属同一领域的是 ( )
A.《齐民要术》与《本草纲目》
B.《水经注》与《农政全书》
C.《千金方》与《本草纲目》
D.《资冶通鉴》与《天工开物》3、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4、北京城的中心是 ( )
A.紫禁城 B.皇城 C.京城 D.外城AD三.小说和戏剧1.小说 明朝时候,文学艺术的发展与市民文化结合起来,小说、戏曲等大众文化的文学艺术形式有了突出的发展,尤其是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小说,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上古神话传说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你知道吗?中国古代小说发展线索三、小说和戏剧罗贯中施耐庵吴承恩东汉农民起义孙悟空1.明 朝 小 说 一 览 表明朝小说一览表《水浒传》主要内容《西游记》《三国演义》价值成书时间作者书名罗贯中元末明初叙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施耐庵元末明初描写北宋末农民起义,歌颂农民的斗争精神。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吴承恩明朝反映了人民蔑视封建统治和敢于斗争的精神。是一部具有浓郁浪漫主义气息的长篇神话小说说说这是哪些
名著里的场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明朝三大著
名小说明清时期——古典小说的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明清进入古典小说创作的成熟阶段有何表现?
众多小说家,用高超的艺术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叙述一个个错综复杂的故事,塑造了一个个鲜明的典型人物。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表达了人民反抗封建统治、追求自由幸福的意愿。代表作:四大名著三.小说和戏剧2.戏剧 明朝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不少剧作家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汤显祖是明朝后期最负盛名的戏剧家。他的代表作《牡丹亭》。曲文流丽,人物内心描写细致,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1)情况:明清时期,戏剧表演成为城乡人民重要的文化活动(2)原因:前期的文化积累;市民阶层的兴起;社会的长期稳定。(3)表现:不少剧作家创做了许多优秀的作品。3.明代戏剧兴起的情况、原因、表现。《牡丹亭》剧照课后活动1.将下列人物与他们的作品用直线连接起来。
李时珍 《西游记》
宋应星 《三国志通俗演义》
徐光启 《水浒传》
施耐庵 《农政全书》
罗贯中 《本草纲目》
吴承恩 《天工开物》课后活动2. 具体介绍长城和故宫这两项古代建筑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文化遗产是从历史、艺术或科学的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文物、建筑或遗址。万里长城以势若游龙的身姿穿群山、越峻岭,奔腾万里,浩然正气,堪称一部以建筑写就的中华民族史诗;
北京故宫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艺术的精髓,其建筑设计完美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立体轮廓、空间组织、建筑色彩,还是平面布局,都达到了完美的境界。明长城和北京城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里科技名著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小说:小说和戏剧汤显祖《牡丹亭》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 明由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组成宋应星:《天工开物》 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 明末罗贯中:《三国演义》 元末明初施耐庵:《水浒传》 元末明初吴承恩:《西游记》 明朝中期北京城:戏剧:随堂训练1、明长城东西起止点的正确说法是( )
A、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B、东起辽东半岛,西到祁连山
C、东起山海关,西到祁连山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2、如果你想了解我国明朝时期手工业生产发展的情况,应该
查阅( )
A、《天工开物》 B、《梦溪笔谈》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DA 3.下列有关《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书
D.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A5、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 )
A《三国演义》 B《西游记》
C《水浒传》 D《红楼梦》A4、在明代的北京城中,被称为“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
的是( )
A、紫禁城 B、京城
C、金銮殿 D、皇城
5、明长城全长多少千米( )
A、3000多千米 B、4000多千米
C、5000多千米 D、6000多千米
6、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是
( )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齐民要术》AD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