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
单元复习课
【真题体验】
1.(2017·黑龙江牡丹江)2017年4月26日,中国第二艘航母下水仪式在大连造船厂举行,我国海上国防力量有了重大提升。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洋舰队 B.南洋水师
C.华东军区海军 D.东海舰队
2.(2017·湖南益阳)中共十八大以后进行的强军改革中,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改组成火箭军,作为我军的独立军种。第二炮兵部队创建于( )
A.国共政权对峙时期B.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C.20世纪6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3.(2017·贵州遵义)某军事博物馆举办“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图片展。请根据图片选择最恰当的一条标语( )
A.90年磨砺利剑出科技强军换新颜
B.90年英雄辈出长征精神永远传承
C.90年不忘初心传承红色服务人民
D.90年披荆斩棘本色不改为国为民
4.(2017·江苏镇江)周恩来说:“我们相信,中印两国的关系会一天一天地好起来。……处理中印两国关系的原则,那就是互相尊重……和平共处的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早提出这一原则的双边谈判是( )
A.中缅 B.中日 C.中美 D.中印
5.(2017·广西北部湾)2017年5月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启了与会各国合作共赢的新篇章。同样是为了促进团结与合作,在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提出了(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促进各国共同繁荣的主题
D.“求同存异”的方针
6.(2017·贵州六盘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请问20世纪50年代我国外交取得的成果有( )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②第26届联大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万隆会议 ④日内瓦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7.(2017·广西贺州)尼克松在回忆录中写道:“这个消息使我又惊又喜,我从来未料到对华的主动行动会以乒乓球队访问的形式得到实现,我们立即批准接受了邀请。”这表明了当时( )
A.中美双方积极谋求两国关系正常化
B.中美两国已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C.谋求中美两国关系正常化是美国单方意愿
D.中美两国关系实现正常化受到阻挠
8.(2018·安徽)新中国外交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下图中建交增长最快阶段出现的原因不包括( )
我国与各国建立外交关系情况简表(累计)
A.中日两国建交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改善
D.中国正式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9.(2017·湖北荆门)2017年5月14日,“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齐聚北京,共商“一带一路”建设合作大计。这充分反映了( )
①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 ②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 ③和平和发展仍是世界主流 ④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2017·山东东营)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逐步提升,外交事业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并不要求各人放弃自己的见解,因为这是实际存在的反映。……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
——周恩来(1955年)
(1)材料一体现了周恩来在哪次国际会议上提出的什么方针?
材料二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筑梦中国》解说词
(2)请用两个事例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拓了新的空间”。
材料三 要推动教育合作,扩大互派留学生规模,提升合作办学水平。要发挥智库作用,建设好智库联盟和合作网络。在文化、体育、卫生领域,要创新合作模式,推动务实项目。要用好历史文化遗产,联合打造具有丝绸之路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遗产保护。
——习近平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高峰论坛开幕式上的演讲
(3)根据材料三并联系现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将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变化?
答案及解析
单元复习课
【真题体验】
1.C 解析:新中国成立前夕(1949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华东军区海军建立。
2.C 解析: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1966年属于20世纪60年代,因此选C项。
3.A 解析:题中四幅图片都与军事有关,反映的都是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成就,故选A项。
4.D 解析:1953年,周恩来在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5.D 解析:1955年,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6.C 解析: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在1971年,故排除带②的选项,C项符合题意。
7.A 解析: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和国际形势的变化,20世纪70年代初,改善中美关系成为两国的共同要求,中美关系出现了转机。材料中“对华的主动行动”“乒乓球队访问”就是中美双方积极改善两国关系的表现。
8.D 解析:观察折线图可知,1970—1980年是中国建交增长最快的阶段。A、B、C三项都发生于这一时期,促进了与中国建交热潮的出现。D项发生于1991年,不可能成为这一阶段建交增长的原因,符合题意。
9.A 解析:“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开幕,反映了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各界嘉宾共商大计,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互联、共荣、共存,和平发展仍是世界主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已退出了历史舞台的说法本身错误。故选A项。
10.(1)万隆会议;“求同存异”的方针。
(2)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有利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1972年,中美双方签署并发表了《联合公报》,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于1979年正式建交。
(3)增加出国留学的机会;方便出国旅游;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方便对“一带一路”参与国的全面了解和学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