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阳真理中学七年级历史备课组 第9周第1次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导学案
班级:110届 班 姓名: 学号:
【学习目标】
1、知道秦始皇和秦统一中国
2、了解秦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和统一措施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知识整理】
一、秦灭六国
秦国经过 ,实力超过东方六国,具备了 。秦王 为灭亡六国进行了充分的准备。 年,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开始了统一六国的战争。秦国的军队势如破竹,先后攻灭了 、 、 、 、 、 六国。 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 朝,定都 。秦的统一,结束了 ,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 、 的 国家。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一切 大权。___ 自称“始皇帝”,史称秦始皇。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 、 、____ 统领,分别掌管 、 和 事务,最后的决断权由 掌控。
地方:进一步废除 ,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 制。全国分为36郡,郡下设县,郡县的长官都由 直接任免。 的实行,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 的基本模式。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统一文字:命丞相 等人统一文字,制定笔画规整的 ,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文字的统一,使政令能在全国顺利推行,也使不同地域的人民能顺畅沟通,有利于 。
统一货币:以 国的 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货币的统一,有利于 ,促进 。
统一度量衡:以秦制为基础,统一 制度,所有度量衡器由国家统一监制。度量衡的统一,便利了 。
车同轨:统一 和 的宽窄,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开灵渠、修长城:派人开凿 ,沟通 和 ,便利了南北的水运交通。秦始皇派大将 北击 ,并修建了西起 ,东到 的“ ”。
秦朝的疆域:东至 ,西到 ,北至 一带,南达 ,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
【课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梁启超:“天下之统一,势也。不统于秦,亦统于他国。”天下“统于秦”发生在( )
A.公元前356年 B.公元前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02年
2、 “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这里的“一人”指的是皇帝,皇帝的称呼最早出现在(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
3、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始皇称帝是“一场革命”,“始皇帝”为“新制度的第一人”。“新制度”最突出的特点是( )
A.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B.皇权至高无上
C.官员直接由皇帝任免 D.书同文,车同轨
4、 “六合之内,皇帝之土。西涉流沙,南尽北户。东有东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无不臣者。”这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9年东巡所作琅邪石刻中的一段文字。这段文字表达的信息是( )
A.统一度量衡 B.统一思想 C.统一文字 D.统一六国
二、材料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收兵铸金人,函谷正东开。”
材料一称赞了秦始皇的哪一历史功绩?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上述图片,反映了秦朝采取的哪两项措施?这些措施的实行有什么积极意义?
(3)秦朝幅员辽阔,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之一,请写出秦朝的疆域四至。
完成情况评价 (优、良、中、差) 自评: 老师评价:
参考答案:C D B D
(1)统一六国,结束了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2)图一: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的规范文字;图二:统一货币,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半两钱。意义:促进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3)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