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高铁:让世界惊叹的中国速度
移动支付:轻轻一扫,交易完成
共享单车:第三大城市出行方式
网购:动动手指买遍全世界
“中国的新四大发明”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
科技与中外交通
“如果让我选择,我愿意活在中国的宋朝。”
——英国史学家汤因比
经济繁荣
生活丰富
文化灿烂
科技领先
工匠
舟师
将士
创造创新攀高峰
工匠篇:印刷之变
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中感慨:“正是有了宋版书,当时的绝大部分著作以及到宋代尚流传的更早著作得以保留至今。”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毕昇(北宋)
思考:活字印刷术有哪些优势?
工匠篇:印刷之变
南宋著名文人、政治家周必大在给朋友的信中记录了这样的事:“近用沈存中法,以胶泥铜版移换摹印,今日偶成《玉堂杂记》二十八事。”
工匠篇:印刷之变
印刷工序:
刻制单字
排版
印刷
拆版
工匠篇:印刷之变
王祯 转轮排字法
活字字模依韵排列在格内。
排版一人读稿,一人转动字盘,取出所需要的字模排入版内。
印刷完毕后,再将字模逐个还原。
工匠篇:印刷之变
单字材料:
泥活字(一)
木活字(二)
铜活字(三)
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之父”,被誉为“当代毕昇”。他应用自己的发明成果开发汉字激光照排系统并形成产业,取代沿用了上百年的铅字印刷,推动了我国报业和出版业的跨越式发展。
工匠篇:行业展望
现代印刷业已告别了“铅与火”的时代,进入“光与电”的时代,如激光照排、电脑排版、高速印刷机等。
舟师篇:方向之辨
司南
罗盘
试着辨认以下图片以及出现顺序:
指南针
舟师篇:方向之辨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宋代航海时对指南针的使用发生了什么变化?
北宋时期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
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非常重要)。
舟师篇:行业展望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也称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是能在地球表面或近地空间的任何地点为用户提供全天候的3维坐标和速度以及时间信息的空基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
将士篇:火药之用
公元1161年 唐岛之战
南宋3000人 VS 金70000人
“唐岛之战本身,作为火药火器应用于战争之后而进行的第一次大规模海战而永载史册。”
——罗斌《一口气读完宋朝的那些战争》
火药
发明
开始用于军事
广泛用于战争
元朝金属火铳
唐朝
唐末
宋元时期
简述火药的发明和运用
将士篇:火药之用
开庆元年(1259年)……又造突火枪,以巨竹为筒,内安子窠,如烧放,焰绝然后子窠发出,如炮声,远闻百五十余步。
——《宋史·兵志》
将士篇:行业展望
长征九号运载火箭
现代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它自身携带燃烧剂与氧化剂,不依赖空气中的氧助燃,既可在大气中,又可在外层空间飞行。
现代火药
互联互通共繁荣
据《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从大都有许多道路通往各省。按照市镇的位置,每条大路每隔大约25哩(英里)就有一座驿站,在元朝的疆域之内,驿站超过10000多所,驿马超过30万匹,各种物资都很齐备,不管来自何地的使臣都能得到供应。马可·波罗作为忽必烈的使者,正是通过这些驿站在中国各处旅行的。
交通篇
元代驿站制度
元朝区域辽阔,如何加强同各地的联系?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交通篇
元代驿站
交通篇
元代交通路线
宋元时期出国经商可走的路线有几条?
宋元海上丝路繁盛的原因有哪些?
造船业、航海技术发展
指南针用于航海
海外贸易繁荣
手抄羊皮纸《圣经》
印刷版《圣经》
“如果没有从中国引进活字印刷,欧洲就可能要长期停留在手抄本状态,书面文献就不可能如此广泛流传……”
——(美)罗伯特
文化篇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如果欧洲人不借用中国人的指南针和船尾的舵,欧洲绝不会有导致地理大发现的航行,哥伦布也不可能远航到美洲……欧洲人就不可能……”
——英国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航海篇
指南针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中世纪骑士
中世纪城堡
欧洲火枪
战争篇
“火药……正因为其爆炸的威力和远距离的杀伤效果远胜于封建骑士所作用的大刀长矛,使封建城堡不堪一击,靠冷兵器耀武扬威的骑士阶层日益衰落。”
——《中国四大发明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火药和火器的发明影响了欧洲的作战方式,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中国
阿拉伯
国家
欧洲
“举世皆知的印刷术、火药和磁石,人类的世界因为这三大发明而为之改观。首先在学术上,其次在战争中,最后是在航行方面,而因此又引出了不计其数的变化。由此,人类的文明也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英国哲学家培根
中国
四大发明
丝绸
漆器
茶叶
瓷器
药物
天文
数学
香料
阿拉伯世界
欧洲
铁器
历法
佛教
丝绸之路不仅是一条通商易货之道,更是一条知识交流之路 。
一带一路谱辉煌
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在中国生活17年,并和忽必烈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马可·波罗
2019年3月21日—26日,习近平主席沿丝绸之路一路西行。六天五夜,三国五城。40余场双多边活动,为古老的丝路接续繁盛,为文明的传奇再造辉煌。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赋予古代丝绸之路以全新的时代内涵。
——习近平
写下你所理解的丝路精神。
和平合作、开放包容、
互学互鉴、互利共赢
----丝路精神
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