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题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6.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20 21:26:4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17.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数据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9,12,15 B.7,24,25 C.6,8,10 D.3,5,7
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1.5,b=2,c=2.5 B.a:b:c=3:4:5
C.∠A+∠B=∠C D.∠A:∠B:∠C=3:4:5
3.如图,一架25米的梯子AB靠在一座建筑物AO上,梯子的底部B距离建筑物AO的底部O有7米(即BO=7米),如果梯子顶部A下滑4米至A1,则梯子底部B滑开的距离BB1是(  )

A.4米 B.大于4米 C.小于4米 D.无法计算
4.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A.12 B.144 C.13 D.194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1)、A(﹣1,﹣3),点A关于点P的对称点为B,在坐标轴上找一点C,使得△ABC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点C共有(  )个.
A.5 B.6 C.7 D.8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边长度之比为5:12:1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如图,在△ABC中,AB=8,BC=10,AC=6,则BC边上的高AD为(  )

A.8 B.9 C. D.10
8.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m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处,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5 m B.12 m C.13 m D.18 m
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3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后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
A.x2﹣3=(10﹣x)2 B.x2﹣32=(10﹣x)2
C.x2+3=(10﹣x)2 D.x2+32=(10﹣x)2
10.在△ABC中,若a=n2﹣1,b=2n,c=n2+1,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已知甲、乙两人在同一地点出发,甲往东走4km,乙往南走了3k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km.
12.如图,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则△ABD的面积是   .

13.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5、13、12,则△ABC的形状是   .
14.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米.

15.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ACD,且EF∥BC交AC于M,若CM=5,则CE2+CF2=   .

16.已知:如图,四边形ABDC,AB=4,AC=3,CD=12,BD=13,∠BAC=90°.则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   .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7.如图是一块地的平面图,AD=4m,CD=3m,AB=13m,BC=12m,∠ADC=90°,求这块地的面积.

18.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7米,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

19.如图,在△ABD中,∠A=90°,AB=3,AD=4,BC=12,DC=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20.如图,四边形ABCD中,∠C=90°,BD平分∠ABC,AD=3,E为AB上一点,AE=4,ED=5,求CD的长.

21.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后,都知道“勾三、股四、弦五”.
观察:3、4、5;5、12、13;7、24、25;9、40、41;…,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
(1)请你根据上述的规律写出下一组勾股数:   ;
(2)若第一个数用字母n(n为奇数,且n≥3)表示,那么后两个数用含n的代数式分别表示为   和   ,请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们是一组勾股数.
22.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已知a、b、c为△ABC为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a2c2﹣b2c2=a4﹣b4①
∴c2(a2﹣b2)=(a2﹣b2)(a2+b2) ②
∴c2=a2+b2③
∴△ABC是直角三角形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序号   .
(2)错误原因为   .
(3)本题正确结论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各组数据分别为三角形的三边长,不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9,12,15 B.7,24,25 C.6,8,10 D.3,5,7
【分析】由已知得其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对选项一一分析,选出正确答案.
【解答】解:A、92+122=1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B、72+242=25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C、62+82=102,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正确;
D、32+52≠72,不能构成直角三角形,故错误.
故选:D.
2.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ABC为直角三角形的是(  )
A.a=1.5,b=2,c=2.5 B.a:b:c=3:4:5
C.∠A+∠B=∠C D.∠A:∠B:∠C=3:4:5
【分析】A、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判定即可;
B、根据比值并结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C、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度,即可计算出∠C的值;
D、根据角的比值求出各角的度数,便可判断出三角形的形状.
【解答】解:A、正确,1.52+22=2.52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故成立;
B、正确,因为a:b:c=3:4:5,所以设a=3x,b=4x,c=5x,则(3x)2+(4x)2=(5x)2,故为直角三角形;
C、正确,因为∠A+∠B=∠C,∠A+∠B+∠C=180°,则∠C=90°,故为直角三角形;
D、错误,因为∠A:∠B:∠C=3:4:5,所以设∠A=3x,则∠B=4x,∠C=5x,故3x+4x+5x=180°,解得x=15°,3x=15×3=45°,4x=15×4=60°,5x=15×5=75°,故此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故选:D.
3.如图,一架25米的梯子AB靠在一座建筑物AO上,梯子的底部B距离建筑物AO的底部O有7米(即BO=7米),如果梯子顶部A下滑4米至A1,则梯子底部B滑开的距离BB1是(  )

A.4米 B.大于4米 C.小于4米 D.无法计算
【分析】找出直角三角形△OAB,△OA1B1,在直角△OAB中用勾股定理计算OA,在直角三角形OA1B1中,已知AB,OA1根据勾股定理,计算OB1的大小,BB1=OB1﹣OB.
【解答】解:在直角△OAB中,AB=25,当BO=7时,AO==24米,
当下滑4米到A1点时,即OA1=20米,
∴OB1==15米,
而OB=7米,所以BB1=8米,大于4米,
故本题答案为大于4米,
故选:B.
4.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A.12 B.144 C.13 D.194
【分析】外围正方形的面积就是斜边和一直角边的平方,实际上是求另一直角边的平方,用勾股定理即可解答.
【解答】解:如图,根据勾股定理我们可以得出:
a2+b2=c2
a2=25,c2=169,
b2=169﹣25=144,
因此B的面积是144.
故选:B.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2,﹣1)、A(﹣1,﹣3),点A关于点P的对称点为B,在坐标轴上找一点C,使得△ABC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的点C共有(  )个.
A.5 B.6 C.7 D.8
【分析】首先画出坐标系,然后再确定A、B、P的位置,以P为圆心,AB为直径画圆,与坐标轴有3个交点,再以B为直角顶点AB为直角边,可确定2个C点位置,再以A为直角顶点,AB为直角边,可确定2个C点位置,共确定7个C的位置.
【解答】解:如图所示:

故选:C.
6.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边长度之比为5:12:1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方法,对选项进行一一分析,选择正确答案.
【解答】解:A、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得,各角分别为22.5°,67.5°,90°,所以是直角三角形;
B、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公式求得,各角分别为45°,60°,75°,所以不是直角三角形;
C、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D、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符合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所以能构成直角三角形.
故选:B.
7.如图,在△ABC中,AB=8,BC=10,AC=6,则BC边上的高AD为(  )

A.8 B.9 C. D.10
【分析】根据所给的条件和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出△ABC是直角三角形,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相等即可得出BC边上的高.
【解答】解:∵AB=8,BC=10,AC=6,
∴62+82=102,
∴△ABC是直角三角形,∠BAC=90°,
则由面积公式知,S△ABC=AB?AC=BC?AD,
∴AD=.
故选:C.
8.如图,一根垂直于地面的旗杆在离地面5m处撕裂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12m处,旗杆折断之前的高度是(  )

A.5 m B.12 m C.13 m D.18 m
【分析】旗杆的长=BC+AB,利用勾股定理求出AB即可解决问题;
【解答】解:旗杆折断后,落地点与旗杆底部的距离为12m,旗杆离地面5m折断,且旗杆与地面是垂直的,
所以折断的旗杆与地面形成了一个直角三角形.
根据勾股定理,AB==13m,
所以旗杆折断之前高度为BC+AB=13m+5m=18m.
故选:D.
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著,书中的“折竹抵地”问题: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意思是:一根竹子,原高一丈(一丈=10尺),一阵风将竹子折断,其竹梢恰好抵地,抵地处离竹子底部3尺远,问折断处离地面的高度是多少?设折断后离地面的高度为x尺,则可列方程为(  )
A.x2﹣3=(10﹣x)2 B.x2﹣32=(10﹣x)2
C.x2+3=(10﹣x)2 D.x2+32=(10﹣x)2
【分析】竹子折断后刚好构成一直角三角形,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斜边为(10﹣x)尺,利用勾股定理解题即可.
【解答】解:设竹子折断处离地面x尺,则斜边为(10﹣x)尺,
根据勾股定理得:x2+32=(10﹣x)2.
故选:D.
10.在△ABC中,若a=n2﹣1,b=2n,c=n2+1,则△ABC是(  )
A.锐角三角形 B.钝角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直角三角形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有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是直角三角形判定则可.如果有这种关系,这个就是直角三角形.
【解答】解:∵(n2﹣1)2+(2n)2=(n2+1)2,
∴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
故选: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1.已知甲、乙两人在同一地点出发,甲往东走4km,乙往南走了3km,这时甲、乙两人相距 5 km.
【分析】因为甲向东走,乙向南走,其刚好构成一个直角.两人走的距离分别是两直角边,则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斜边即两人的距离.
【解答】解:如图,

∵∠AOB=90°,OA=4km,OB=3km
∴AB==5km.
12.如图,在△ABC中,AB=5,AC=13,BC边上的中线AD=6,则△ABD的面积是 15 .

【分析】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可证明△ABD≌△CED,所以CE=AB,再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CDE是直角三角形即:△ABD为直角三角形,进而可求出△ABD的面积.
【解答】解:延长AD到点E,使DE=AD=6,连接CE,
∵AD是BC边上的中线,
∴BD=CD,
在△ABD和△CED中,

∴△ABD≌△CED(SAS),
∴CE=AB=5,∠BAD=∠E,
∵AE=2AD=12,CE=5,AC=13,
∴CE2+AE2=AC2,
∴∠E=90°,
∴∠BAD=90°,
即△ABD为直角三角形,
∴△ABD的面积=AD?AB=15,
故答案为:15.

13.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5、13、12,则△ABC的形状是 直角三角形 .
【分析】直接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进行解答即可.
【解答】解:∵52+122=132,
即a2+b2=c2,
∴△ABC是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直角三角形.
14.如图,有两棵树,一棵高10米,另一棵高4米,两树相距8米,一只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问小鸟至少飞行 10 米.

【分析】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可知:小鸟沿着两棵树的树梢进行直线飞行,所行的路程最短,运用勾股定理可将两点之间的距离求出.
【解答】解:如图,设大树高为AB=10米,
小树高为CD=4米,
过C点作CE⊥AB于E,则EBDC是矩形,
连接AC,
∴EB=4m,EC=8m,AE=AB﹣EB=10﹣4=6米,
在Rt△AEC中,AC==10米,
故答案为:10.

15.如图:在△ABC中,CE平分∠ACB,CF平分∠ACD,且EF∥BC交AC于M,若CM=5,则CE2+CF2= 100 .

【分析】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推出△ECF为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E2+CF2=EF2.
【解答】解:∵CE平分∠ACB,CF平分∠ACD,
∴∠ACE=∠ACB,∠ACF=∠ACD,即∠ECF=(∠ACB+∠ACD)=90°,
又∵EF∥BC,CE平分∠ACB,CF平分∠ACD,
∴∠ECB=∠MEC=∠ECM,∠DCF=∠CFM=∠MCF,
∴CM=EM=MF=5,EF=10,
由勾股定理可知CE2+CF2=EF2=100.
16.已知:如图,四边形ABDC,AB=4,AC=3,CD=12,BD=13,∠BAC=90°.则四边形ABDC的面积是 36 .

【分析】连接BC,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BC的长.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得到△BCD也是直角三角形,从而求得△ABC与△BCD的面积和即得到了四边形ABDC的面积.
【解答】解:连接BC,
∵∠A=90°,AB=4,AC=3
∴BC=5,
∵BC=5,BD=13,CD=12
∴BC2+CD2=BD2
∴△BCD是直角三角形
∴S四边形ABCD=S△BCD+S△ABC=×4×3+×5×12=36,
故答案为:36
三.解答题(共6小题)
17.如图是一块地的平面图,AD=4m,CD=3m,AB=13m,BC=12m,∠ADC=90°,求这块地的面积.

【分析】连接AC,根据解直角△ADC求AC,求证△ACB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四边形ABCD的面积=△ABC面积﹣△ACD面积即可计算.
【解答】解:如图,连接AC,
∵AD=4,CD=3,∠ADC=90°,
∴AC==5,
∴S△ACD=6,
在△ABC中,∵AC=5,BC=12,AB=13,
∴AC2+BC2=AB2,
∴△ABC为直角三角形,且∠ACB=90°,
∴Rt△ABC的面积=30,
∴四边形ABCD的面积=30﹣6=24.

18.如图,在离水面高度为8米的岸上,有人用绳子拉船靠岸,开始时绳子BC的长为17米,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问船向岸边移动了多少米?(假设绳子是直的)

【分析】在Rt△ABC中,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B长,再根据题意可得CD长,然后再次利用勾股定理计算出AD长,再利用BD=AB﹣AD可得BD长.
【解答】解:在Rt△ABC中:
∵∠CAB=90°,BC=17米,AC=8米,
∴AB==15(米),
∵此人以1米每秒的速度收绳,7秒后船移动到点D的位置,
∴CD=17﹣1×7=10(米),
∴AD===6(米),
∴BD=AB﹣AD=15﹣6=9(米),
答:船向岸边移动了9米.
19.如图,在△ABD中,∠A=90°,AB=3,AD=4,BC=12,DC=13,求四边形ABCD的面积.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断出△ABD和△DBC是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将其相加即可得到四边形ABCD的面积.
【解答】解:∵在△ABD中,∠A是直角,AB=3,AD=4,
∴BD===5,………………………………3分
又∵在△BCD中,BC=12,DC=13,
∴BC2+BD2=DC2,………………………………5分
∴△BCD是直角三角形,∠CBD=90°,
∴S四边形ABCD=S△ABD+S△BDC………………………………7分
=AD?AB+BD?BC
=×4×3+×5×12
=6+30
=36.………………………………9分
20.如图,四边形ABCD中,∠C=90°,BD平分∠ABC,AD=3,E为AB上一点,AE=4,ED=5,求CD的长.

【分析】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出DA⊥AB,进而解答即可.
【解答】解:∵AD=3,AE=4,ED=5,
∴AD2+AE2=ED2.
∴∠A=90°.
∴DA⊥AB.
∵∠C=90°.
∴DC⊥BC.
∵BD平分∠ABC,
∴DC=AD.
∵AD=3,
∴CD=3.
21.我们学习了勾股定理后,都知道“勾三、股四、弦五”.
观察:3、4、5;5、12、13;7、24、25;9、40、41;…,发现这些勾股数的勾都是奇数,且从3起就没有间断过.
(1)请你根据上述的规律写出下一组勾股数: 11,60,61 ;
(2)若第一个数用字母n(n为奇数,且n≥3)表示,那么后两个数用含n的代数式分别表示为  和  ,请用所学知识说明它们是一组勾股数.
【分析】(1)分析所给四组的勾股数:3、4、5;5、12、13;7、24、25;9、40、41;可得下一组一组勾股数:11,60,61;
(2)根据所提供的例子发现股是勾的平方减去1的二分之一,弦是勾的平方加1的二分之一.
【解答】解:(1)11,60,61;
(2)后两个数表示为和,
∵,,
∴.
又∵n≥3,且n为奇数,
∴由n,,三个数组成的数是勾股数.
故答案为:11,60,61.
22.阅读下列解题过程
已知a、b、c为△ABC为三边,且满足a2c2﹣b2c2=a4﹣b4,试判断△ABC的形状
解∵a2c2﹣b2c2=a4﹣b4①
∴c2(a2﹣b2)=(a2﹣b2)(a2+b2) ②
∴c2=a2+b2③
∴△ABC是直角三角形
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解题过程,从哪一步开始出现错误?请写出该步的序号 ③ .
(2)错误原因为 除式可能为零 .
(3)本题正确结论是什么,并说明理由.
【分析】(1)(2)等式两边都除以a2﹣b2,而a2﹣b2的值可能为零,由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等式仍然成立.
(3)根据等式的基本性质和勾股定理,分情况加以讨论.
【解答】解:(1)③;
(2)除式可能为零;
(3)∵a2c2﹣b2c2=a4﹣b4,
∴c2(a2﹣b2)=(a2+b2)(a2﹣b2),
∴a2﹣b2=0或c2=a2+b2,
当a2﹣b2=0时,a=b;
当c2=a2+b2时,∠C=90°,
∴△ABC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
故答案是③,除式可能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