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我变成了 精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7.我变成了 精品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1 12: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2张PPT)



我变成了
一棵树
RJ 三年级下
如果你会变,你想变成什么?文中的英英是个想象力丰富的孩子,她变成了一棵树!她为什么要变成一棵树?她变成了一棵怎样的树?她变成一棵树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课文里一探究竟吧。
课文导入
作者简介
顾鹰,儿童文学作家。出版《森林化妆师》《站住,兔子》等绘本,作品散见于《儿童文学》《东方少年》《幼儿故事大王》《童话王国》《小青蛙》等杂志。获2008年冰心儿童文学新作奖。
学习目标
1. 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想象文中主人公变成树之后的样子,体会文中想象的奇妙。(重点)
3. 发挥想象说说自己想变成什么,创造自己的想象世界。(重点)
形状 狐狸 狸猫 丁零 零散 发痒 巧克力 一千克 希望 鳄鱼
火腿肠 继续 抬头 麻烦 吃醋
zhuàng
字词学习


dīng
líng
yǎng
qiǎo


è
cháng
jì xù
tái
má fán



zhǒng
zhòng
种子
种下


xìng
xīng
高兴
兴奋
小明在山上种(zhòng)下了一颗玫瑰花的种(zhǒng)子。
听了这个令人兴(xīng)奋的消息,大家都很高兴(xìng)。

状(形状)
壮(壮大)

肠(香肠)
场(场地)

继(继续)
断(断开)

续(续写)
读(读书)

抬(抬头)
拾(拾起)

密(密集)
蜜(蜜蜂)
【希(xī)望】 心里想着达到某种目的或出现
某种情况。 造句:我希望长大后成为一名科学家。
【发现】 发觉。
【担心】 放心不下。
【容易】 做起来不费事的。
【傍晚】 临近晚上的时候。
【失望】 因为希望落空而不愉快。 造句: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他很失望。
【奇怪】 出乎意料,难以理解。
【了解】 知道得清楚。
希望—— 担心——
容易—— 香喷喷——
失望
放心
困难
臭烘烘
希望—— 发现——
担心—— 容易——
失望—— 继续——
期望
发明
担忧
简单
绝望
连续/持续/陆续
你知道的拟声词有哪些?
丁零丁零 哗啦哗啦 叮咚叮咚 沙拉沙拉 轰隆轰隆 咕咚咕咚 扑通扑通 咕噜噜 哗啦啦 轰隆隆 淅沥沥
词语拓展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4):
写妈妈催“我”吃饭,“我”在想
象中变成了一棵树。
第二部分(5-8):
写树上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
里面住着各种小动物。
第三部分(9-20):
妈妈给小动物们带来了很多好吃的东西“我”饿得肚子咕噜噜直叫,馋得直流口水,却没人理会。
第四部分(21-23):
写妈妈看穿了“我”的秘密,
“我”既开心又惊讶。。
再仔细读课文,想一想,你觉得文章中哪一些想象有意思?如果是你你想变成什么?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课文解读
文中作者进行了哪些想象?
①我变成了一棵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的树:三角形的、正方形的、还有长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菱形的……风一吹,它们就在枝头跳起了舞。
②我会请小兔、小刺猬、小松鼠、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住在里面,如果你喜欢也可以住进来。
小兔、小刺猬、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他们怎么可能住在树上的鸟窝里? 这些想象天马行空,很有意思。
③“你好!”妈妈向我点了点头,“请问我可以住在那个三角形的鸟窝里吗? ”
妈妈竟然爬上了三角形的鸟窝,多么调皮的妈妈,像孩子一样。 真有意思!

④妈妈打开背包,从里面拿出好多东西:巧克力、香肠、面包、花生、牛奶……她把这些好吃的分给小动物们。
咕噜噜……”我的肚子里发出一种怪怪的声音,把他们吓了一跳。他们也只是奇怪地互相望了一眼,又继续吃起来。
“我”只能干着急,却吃不着。
⑤这时候,我开始想念家里那些香喷喷的饭菜,好像还看见爸爸正在大口大口地啃着一块糖醋排骨。天哪,那可是我最喜欢吃的东西!
想到爸爸在啃糖醋排骨, “我”馋得直流口水。“我”多想吃一块呀,可是“我”是一棵不会说话的树,住在“我”的鸟窝里的小动物们都不了解“我”的心声,只顾自己吃好吃的。“我”多么失望,多么着急呀!
小作者看到小动物们在吃饭是什么心情?
“咦,下雨了。 ”小狐狸抬头望了望,可天空中一丝乌云都没有。
……
“不对,是大树在哭。”小白兔发现了树干上不断往下滴的水珠。

真的是“树”在哭吗?
唉,变成了树真麻烦。他们连水珠是从我的嘴巴里流出来的都不知道。

口水
原来是“我”想到美味的排骨后流下的口水! 此时, “我”是一棵树,又不能说话,所以“我”多么渴望有人能猜中“我”的心思。“连……都……”表现了“我”失望的心理。
“小馋猫,肚子饿了,对吧?英英!”妈妈说话了,还对我眨了一下眼睛。
最后小作者的秘密被谁发现了?
噢,最了解我的人到底还是妈妈。
在最饿的时候, 听到最了解自己的妈妈这样说,“我”是多么开心呀!
“妈妈”是怎么发现“我”的秘密的?
因为“妈妈”是最了解“我”的人,所以轻松地看穿了“我”的小心思。
表达了“妈妈”对“我”的关爱和“我”对“妈妈”深深地感情。
主题归纳
课文讲述了“我”想象自己变成一棵树之后发生的故事,让“我”明白了最爱我们的人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①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

文章结构
我变成了
一棵树
②小动物住在鸟窝里
③妈妈带来好吃的
④“我”肚子咕噜噜响,流口水
⑤妈妈识破我的小心思
世上只有妈妈好
写法总结
1. 比拟:把物当作人,把人当作物,或把甲物当作乙物。 例如,把月亮想象成玉盘。
2. 夸张:故意夸大或缩小客观事物的特征。 例如,《小真的长头发》。
3. 人格化:对动物、植物以及非生物赋予人的特征,使它们具有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 例如,说蝴蝶在跳舞。
4. 典型化:根据一类事物的共同特征来创造新形象。作家创作小说一般会使用这种想象方法。
随堂练习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示例1:我变成了一只鸟。
一大清早, 妈妈来到我的卧室:“聪聪,聪聪,起床了,8 点还得上培训班,再不起就迟到了。”
为了不上培训班,我赶紧变成了一只鸟。
“叽叽——这里没有聪聪,这里只有一只小鸟。”我“惊讶”地说。
“呀,这只小鸟一定是饿了吧,我给它弄点儿虫子吃。”妈妈说着转身出去了。
我躺在被窝里,继续睡大觉。
不一会儿,妈妈真从菜地里捉了一条大青虫回来了。
“来,可爱的小鸟,虫子捉来了,快吃吧! ”妈妈用筷子夹着一条菜青虫在我眼前晃。
我可是最怕虫子了, 吓得直往后躲: “不好意思, 我这只鸟比较特别,只爱吃面包,不爱吃虫子。 ”
“哪有小鸟不吃虫子的道理? 快吃吧,这是我在菜地里好不容易才找到的,你看它多肥呀,味道一定很鲜
美。”妈妈硬把虫子往我跟前凑。
唉,变成什么不行,非得变成一只鸟。
为了少受折磨,我只好又变回了聪聪:“哎,妈妈,您拿条虫子干什么?都快 8 点了,我得赶紧起床,一会儿上课该迟到了! ”
示例2:我变成了一只蟋蟀,而且还有了一种特殊的本领——能随意穿越时空。
我一跳就跳到了秦朝之前。正值深秋的夜晚,我躲在一户人家的桌底下。只听那人长吁短叹,好像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情。我就唱起婉转的歌儿给他解闷。那人听了一会儿感叹说:“蟋蟀在堂,岁聿(yù)其莫。”又听了一会儿,然后又说:“蟋蟀在堂,岁聿其逝。”原来我的歌声引起了他对岁月的感慨。
我听不得这样伤感的话,就赶紧又一跳,这一次,我跳到了南宋初年。 这躺在床上辗转反侧的不是抗金将领岳飞吗? 我唧唧地叫着,上前打招呼,表达我对他的敬仰之情。 可是岳飞只是长叹一声。 不想,第二天早上,他竟把我填进了词里: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原来,是我打搅了他的清梦。
总听别人长吁短叹,真是有些烦了,听说明朝的人们喜欢斗蟋蟀,我也想斗他一斗。 于是,我一跳,穿越到了明朝。 我不分青红皂白与明朝的一只蟋蟀厮杀起来。 周围观看的人不断为我叫好。 诗人顿锐诗兴大发,捻了捻胡子,吟道: “见敌竖两股,怒须如卓棘……”嗯,我对这个描写还是比较满意的。
一高兴,我就穿越回来了。现在我要跳出诗词歌赋,珍惜时间,认真过我自己的生活了,因为我知道自己和秋后的蚂蚱一样,蹦跶不了几天了。
默读课文。说说你觉得哪些想象有意思。
参考答案:
◇树上不结果子,却长满各种形状的鸟窝。真有意思!
习题答案
◇小兔、小刺猬、小鸭子、小鳄鱼、小狐狸,他们怎么可能住在树上的鸟窝里? 这些想象天马行空,很有意思。
◇妈妈竟然爬上了三角形的鸟窝,多么调皮的妈妈,像孩子一样。真有意思!
◇妈妈带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分给小动物们,而“我”饿得肚子咕噜噜直叫,却只能干着急,吃不着。真有意思!
◇想到爸爸在啃糖醋排骨,“我”馋得直流口水。“我”多想吃一块呀,可是“我”是一棵不会说话的树,住在“我”的鸟窝里的小动物们都不了解“我”的心声,只顾自己吃好吃的。“我”多么失望,多么着急呀!
如果你也会变,你想变成什么?变了以后会发生什么奇妙的事?
答案参见随堂练习
拓展空间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运用想象手法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望庐山瀑布》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刘禹锡《望洞庭》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贺知章《咏柳》
想象训练营
1.你从下面这幅图中看到了什么?
2.这个图形像什么? 你说出的越多,证明你的想象力越丰富。
3.用 14 根火柴,摆两只倒扣着的杯子(如图),只动 5 根火柴,让杯子的口倒过来。
4.拼图想象。用所给的图形拼成一幅图,说说
它表示的含义,并给所拼的图起个名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