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综合课《好朋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们都是好朋友》。
教材分析:
《好朋友》是一首欢快活泼、感情真挚的儿童歌曲,五声徵调式,由两个乐句构成;童谣《找朋友》是一首二拍子的童谣,这首童谣朗朗上口,通俗易懂,节奏对称、规整,充满童趣。
教学目标:
1、学会演唱歌曲《好朋友》,能在间奏中设计新的声势动作参与游戏;
2、通过学习读童谣《找朋友》,培养孩子的节奏感;
3、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节奏声势练习。
教学重点:
1、通过演唱歌曲和读童谣,培养学生节奏感;
2、能在间奏中设计新的声势动作。
教学难点:能与同伴合作进行节奏声势练习;
教学准备:电子琴、多媒体、小鼓、挂图
教学过程:
通过游戏《好朋友》,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教师问好,告诉学生《好朋友》的游戏规则(出示课题:好朋友);
游戏《好朋友》:
教师跟伴奏,范唱歌曲,邀请学生,其他学生轻拍节奏,感受歌曲节奏;
教师放歌曲原唱,教师和学生一起邀请别的学生,其他学生轻拍节奏同时哼唱歌曲旋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初步感受所要学习的歌曲旋律)
二、学会歌曲。
1、(出示歌谱)讲解:间奏;
2、教师自弹自唱歌曲,让学生感受间奏的地方停顿不唱;
3、学生跟琴唱歌曲,并提示间奏地方不唱;
4、学生跟音乐伴奏唱歌曲,鼓励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来演唱歌曲;
5、学生在间奏地方加上拍手动作进行演唱;
6、学生在间奏地方创编动作进行演唱歌曲;
7、游戏:《好朋友》,讲解规则:要求学生边唱歌边找朋友,在间奏地方加上自己创编的声势动作;
(设计意图:学习歌曲过程中穿插游戏,大大吸引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在间奏中创编简单的声势动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创造性。)
三、学习读童谣《找朋友》:
1、出示童谣《找朋友》,介绍节奏,鼓励学生在“名叫”后面的两个空格处填上自己好朋友的名字;
2、教师击鼓,学生跟着老师读童谣《好朋友》;
3、学生跟着电子琴节奏读童谣《好朋友》;
4、(出示脚丫)学生按节奏边读童谣边跺脚;
5、师生合作:学生跺脚、教师拍手;
6、将学生分组,一组跺脚、一组拍手;
(设计意图:通过用字宝宝、花房子等童趣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在游戏中鼓励学生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进行节奏声势练习。)
四、在《找朋友》歌声中结束课:
教师:今天和小朋友们在一起游戏很开心,我还想认识更多的小朋友,现在我们一起来做找朋友的游戏,我们一起来玩吧。
(设计意图:在欢快歌曲中将活动推入高潮,学生在愉悦的氛围结束活动。)
板书:
《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