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测试(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测试(无答案)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5.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9-27 18:1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生物学第一单元测试
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_ 学号______
一、选择题
1.我国著名遗传育种家袁隆平培育的生物品种是( )
A.杂交水稻   B.试管婴儿  
C.克隆羊   D.转基因鲤鱼
2.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
A、竹和山石 B、病毒和蘑菇
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鹤
3.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4.以下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是( )
A、感冒病毒 B、变形虫
C、细菌 D、霉菌
5.下面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 )
A.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B.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C.分组→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D.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整理→归类→调查记录
6.我们在养花的过程中,经常给花浇水、施肥、松土、放在阳光下,天气冷了,我们还要把花放在屋里,而且一般一个花盘只栽一株植物,这体现了生物生存所需的基本条件,与上述顺序相对应,分别是:
①营养物质 ②空气 ③阳光 ④适宜的温度 ⑤一定的生存空间 ⑥水
A.①③②⑤⑥④ B.⑥①②③④⑤ C.④⑤③⑥①② D.③⑥④⑤②①
7.以下哪项不是仙人掌生存需要的基本条件( )
A、阳光和温度 B、水分
C、空气和生存空间 D、有机物
8.“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 )
A . 温度 B. 光照
C. 湿度 D. 土壤
9.日常生活中总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上述植物生活差异的生态因素依次是( )
A、温度和水分 B、光和温度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10.蜜蜂在找到食物后,会在空中跳“8”字摆尾舞招引同伴前去采蜜,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
A.合作 B.寄生
C.捕食 D.竞争
11.下列生态系统中,哪项不是影响小麦生长的生物因素( )
A、小麦田间的杂草 B、管理小麦的农民
C、阳光 D、小麦的害虫
12.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属于( )
A .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B. 环境对生物的制约
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 环境对生物的适应
13.鱼在水中用鳍游泳,鸟在空中用翼飞行,这种现象说明:
A.生物的结构很复杂 B.生物体的结构与环境是相适应的
C.环境造就了生物 D.环境对生物的改造
14.下列哪项不是生物的活动影响生存环境的实例( )
A . 银杏树在秋天落叶 B. 植物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的湿度
C. 草履虫能吞食有机质净化污水 D.蚯蚓的活动改良了板结的土壤
15.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生物的生存是依赖于一定环境的
B.生物在生存发展中不断适应环境
C.生物也影响和改变着环境
D.生物与环境是有关系的,生物的生存是受环境主宰的
16.生态系统一般都包括( )
A、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 B、生产者和非生物部分
C、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D、、消费者和非生物部分
17.下列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A . 池塘中的水草 B. 池塘中的鱼
C. 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D. 一个池塘
18.自然界中,一种动植物死亡不会影响其他动物的正常生活,是因为这些动物尸体会被( )
A.树叶覆盖 B.野狗争食
C.大雪淹没 D.分解者分解
19.下列属于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关系的是 ( )
A.青蛙捕食蝗虫 B.鸟吃草籽
C.松鼠吃蘑菇 D.猫头鹰捕食鼠
20.某地大量捕捉青蛙,以至稻田里害虫大量繁殖,水稻减产,生态平衡失调,原因是破坏了生态系统的( )
A.生产者 B.分解者 C消费者 D.食物链
21.由于能量的流动是逐级减少的,那么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哪类生物数量最少 ( )
A、鹰 B、青蛙
C、昆虫 D、草
22.草原上,昆虫吃草;有的鸟吃草籽儿,也吃昆虫;还有的田鼠危害牧草。而鸟和田鼠又往往会成为鹰的食物,为了防止鸟吃草籽儿,有人将草用网了罩起来,一段时间后,草的叶子几乎被虫子吃光了,而没有用网子罩的草却生长良好。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鸟和鹰之间是捕食关系
B.昆虫与鸟之间是竞争关系
C.对于草来说,昆虫、鸟、鹰都属于生物因素
D.若鹰大量被捕杀,那么对草的生长不利
23.能量在食物链的传递中递减,而某些有毒农药残留在食物链中却( )
A.少量增加 B.富集
C.减少 D.不变
24.下表是对几种生物体内农药含量的测定结果:
这些生物与生物之间有着吃与被吃的关系,请你分析,下列哪一条食物链的联系是正确的( )
A.A→B→C→D→E  B.E→D→C→B→A 
C.D→A→B→C→E  D.C→E→B→A→D
25.下列哪些生态系统有“绿色水库”之称( )
A.海洋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
二、填空题
1.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_构成的。
2. 如果要知道某座山上的植物种类和数量,应该采取的科学方法是______。
3.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______,它包括______的底部、______的大部和______的表面。
4. 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___________的实验。
5. 影响生物生活的环境因素可以分为________和非生物因素,后者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等。
6. 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其_________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这说明生物的_______性是普遍存在的。
7. 生态系统的生物部分中,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成分是生产者,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是______,细菌和真菌把死亡的动植物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盐,是________。
8. ______和______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______。而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它们往往是彼此交错连接的,这样就形成了______。
9. 生态系统中的______和______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
10.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______和所占的______是相对稳定的,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能力
三、简答题
1.下面是生态系统的组成图解,请你补充完整。
植物———— 者
————消费者
细菌、真菌—— 者
——————阳光、空气、水等
2.在一片水稻田的生态系统中,昆虫以水稻为食,青蛙以昆虫为食。三者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来表示,图中各长方形的面积分别表示上述三种生物的数量,长方形越长,表示该生物的数量越多。请根据该图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图中各字母所表示的是哪一种生物?
A. B.
(2)该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是 。
(3)如果大量捕杀青蛙,该生态系统中数量会明显增多的生物是 ;明显减少的生物是 。
3.蚯蚓生活在阴暗、潮湿、富有有机质的土壤中,能从土壤中获得生命活动所需营养,这说明生物能 ;同时蚯蚓的生命活动过程又使土壤空隙增多,土壤肥力提高,这说明生物能 。
4.下图是南极海洋生态系统,据图回答:
(1)该生态系统中,各种动物属于 。
(2)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
(3)如果该生态系统的大鱼因过度捕捞而急速减少,在此后一段时间,磷虾的数量会 。
(4)DDT是一种在生物体内很难被分解和排出的有毒物质,DDT进入该水域后,在体内含量最高的生物是 。
四、探究
探究:湿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提出问题:
作出假设:
制定计划:
(1)本实验中的变量是 ,在设计实验时,要给鼠妇提供
和 两种环境,观察鼠妇对环境的选择。
(2)若有10只鼠妇,每分钟统计一次 处和 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计算各小组10次统计数的 。
得出结论:鼠妇适于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
生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