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琥珀 课件(3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5 琥珀 课件(3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21 11:39: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4张PPT。5 琥珀四年级语文RJ版·下册 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
------《客中行》 李白
歌阑赏尽珊瑚树,情厚重斟琥珀杯。
------《抛球乐》冯延巳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沈醉意先融,疏钟己应晚来风。 ------《浣溪沙》 李清照一、新课引入
琥珀是距今4500~6500万年前的松柏科植物的树脂滴落,掩埋在地下千万年,在压力和热力的作用下石化形成,故又被称为"树脂化石"或"松脂化石"。在中国古代,琥珀曾被称作虎魄、育沛、兽魄、顿牟、江珠、遗玉等,谓"虎死精魄入地化为石",或认为琥珀是老虎流下的眼泪,这些传说蕴含着中国古人对琥珀的揣测和追寻,暗示人们认为琥珀有趋吉避凶、镇宅安神的功能。二、新课讲解
我会认二、新课讲解
?hǔ pò琥 珀wēng嗡脂拭俯zhīshìfǔ扎番埋澎 湃zháfānmáipéng pài渗shèn 吼脂怒拭辣渗挣晌hǒu zhī nù shì shǎng là shènzhēnɡ 餐cān 划huá 二、新课讲解
我会写二、新课讲解
我会写番埋刷测fān mái shuā cè详xiánɡ 挣扎:竭力支撑或摆脱。暴风雨中,小草拼命地挣扎。词语解释二、新课讲解
澎湃:形容波浪猛烈地发出巨大声响的撞击。汹涌澎湃的金沙江,像一条摇摆飞腾的金龙。二、新课讲解
课文主要写的是根据一块 的奇异的琥珀,推测出琥珀是 ,接着写了琥珀是 ,最后写了 。默读课文,整理思路:包裹着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怎样形成的怎样发现的这块琥珀的价值二、新课讲解
透明的琥珀里有一只苍蝇、一只蜘蛛躺在里面。在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 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自读课文,找一找:课文中讲的这块琥珀有什么特点?二、新课讲解
人们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这为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提供了依据。 那么,这块琥珀有什么价值呢?二、新课讲解
默读课文,根据作者的思路,划分文章的结构?二、新课讲解
第一部分(1):故事发生的时间。第二部分(2~12):琥珀形成的过程。第三部分(13~17):琥珀的发现过程。第四部分(18):琥珀的科学价值。 这个故事发生在很久很久以前,约莫算来,总有几万年了。齐读第1自然段 大概、估计的意思。 从课文中可以看出这个松脂球挂在一棵老松树已过了几千年,后来地壳发生变化,松树腐烂,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又过了几千年,这样合起来肯定超越一万年了。因此,科学家的推测和估算是有根据的。二、新课讲解
指名读第2~12自然段。然后讨论: 我们知道,琥珀是古代松柏树脂的化石,要形成琥珀,必须具备的第一个条件就是要有松柏树,从课文中找出描写松树的句子。二、新课讲解
那里长着许多高大的松树,太阳照得火热,可以闻到一股松脂的香味。课文中有几处写了太阳光的热?找出有关的句子读一读。第2段:一个夏日,太阳暖暖地照着。第3段:太阳照得火热。第6段:晌午的太阳热辣辣地
照射着整个树林。二、新课讲解
为什么科学家想象这个故事发生在一个夏天的晌午,“太阳热辣辣地照射着整个树林”。 因此,炎热的夏天是科学家想象琥珀形成必须具备的第二个条件。 因为松树、柏树只有在天气很热的时候才会渗出树脂,而夏天的晌午正是太阳光最热的时候。二、新课讲解
课文中还有一句写“海在很远的地方翻腾怒吼”,科学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 由松脂球变成化石,要经过很长时间,而且要淹没在地层里面,所以科学家想象,离森林很远的地方有海在翻腾怒吼,这就为下文琥珀出现在海滩上埋下了伏笔。二、新课讲解
一只小苍蝇展开柔嫩的绿翅膀,在阳光下快乐地飞舞。它嗡嗡地穿过草地,飞进树林。 那只小苍蝇停在一棵大松树上。它伸起腿来掸掸翅膀,拂拭那长着一对红眼睛的圆脑袋。它飞了大半天,身上已经沾满了灰尘。 作者对苍蝇的出场,运用了拟人的手法,细致地描写了小苍蝇的外貌、动作、心情,写得活灵活现。二、新课讲解
拟人就是把事物人格化,将本来不具备人动作和感情的事物变成和人一样具有动作和感情的样子。
好处是能增强语言的美感、表现力,更生动、形象。 拟人二、新课讲解
花儿在风中笑弯了腰。二、新课讲解
忽然,有个蜘蛛慢慢爬过来,想把那只苍蝇当作一顿美餐。它小心地划动长长的腿,沿着树干向下爬,离小苍蝇越来越近了。 作者对蜘蛛的描写,突出地刻画出了它小心翼翼的动作,生怕惊飞了苍蝇而挨饿的心理,写得十分传神。二、新课讲解
讨论:科学家是根据什么想象“蜘蛛刚扑过去,突然发生了一件可怕的事情。一大滴松脂从树上滴下来,刚好落在树干上,把苍蝇和蜘蛛一齐包在里头”的呢? 松树渗出的一滴树脂能同时包住一只苍蝇和一只蜘蛛,这滴松脂一定是很大的。而蜘蛛要吃苍蝇又必定要挨得非常近。这样就出现了千载难逢的巧遇。这是完全可能的,因而想象是有根据的,十分的合理。松脂把两只小虫包在里头,再加上松脂继续地往下滴,又把原来的盖住了,就积成了一个松脂球。二、新课讲解
松脂球形成的条件有哪些呢?1.松树林。2.夏天——天气炎热到松树流出松脂。3.凑巧——蜘蛛和苍蝇在一起。4.松脂不断往下滴。二、新课讲解
松脂球是怎样变成化石的? 后来经过很长的时间,地壳发生变化,陆地沉下去,海水漫上来,森林被海水淹没,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这就形成了化石。自读课文10~12自然段,讨论:二、新课讲解
变成化石的条件有哪些?二、新课讲解
这块琥珀是怎样被发现的?默读课文13~17段,思考:渔民看到这块琥珀,为什么说“这是很少见的”?二、新课讲解
齐读最后一段 这块琥珀给科学家们提供了研究的依据。既然在几万年前形成的琥珀里已经有苍蝇和蜘蛛,那么苍蝇和蜘蛛的存在一定有几万年了。这是这块琥珀在科学研究上的价值。 在那块透明的琥珀里,两个小东西仍旧好好地躺着。我们可以看见它们身上的每一根毫毛,还可以想象它们当时在黏稠的松脂里怎样挣扎,因为它们的腿的四周显出好几圈黑色的圆环。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推测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并且可以知道,在远古时代,世界上就已经有苍蝇和蜘蛛了。二、新课讲解
三、结构梳理 《琥珀》是一篇 。作者通过
、 具体地记叙了这块奇特的琥珀 ,交代了想象琥珀形成的科学依据,激发了我们对科学的兴趣,进一步增加了对化石的科学知识。说明文丰富的想象合理的推测形成的过程四、主题概括一、看拼音,写词语。五、课堂练习zhēng zhásōng zhī( )( )( )( )shèn chū( )琥 珀怒 吼松 脂渗 出挣 扎péng pài( )澎 湃hǔ pò nù hǒu二、填合适的词。
   ( )的波涛 ( )的翅膀
( )的松脂 ( )地挣扎
( )地照射 ( )地冲刷澎湃柔嫩厚厚前俯后仰热辣辣不断五、课堂练习三、说一说文中的琥珀有什么特点?五、课堂练习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块琥珀的形成过程? 琥珀的形成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老松树滴下的松脂包住了苍蝇和蜘蛛,松脂继续滴下来,盖住了原来的,积成了一个松脂球;二是海水淹没了森林,松脂球淹没在泥沙下面,经过漫长的演化,松脂球变成了化石。课文详细写了前一个阶段,对松脂球变成化石写得很简单。五、课堂练习 珍珠贝 贝壳作为饰物有悠久的历史。中国最早用珍珠贝做装饰始于战国时代。珍珠贝壳的色彩有白色、粉红色、乳白色、乳黄色、青白色、黄色、古铜色之分。壳内有灿烂的珠光,在光照下更是色彩夺目,非常好看。贝壳的主要成分是文石、方解石、有机质和水等物质,硬度为摩氏2.5-4度。通常情况下,贝壳的韧性较好。一般不透明。珍珠贝是天然艺术品,同时是制作高级工艺品的材料,是较为珍稀的收藏品。六、拓展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