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1.杨氏之子
你认识下面这个人吗?对,他就是美国总统罗斯福。
罗斯福的故事:罗斯福在当选美国总统之前,曾在海军中任要职。有一次,他的一个朋友问他关于在加勒比海的小岛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罗斯福小声地问他的朋友:“你能保密吗?”他的朋友回答:“能保密。”罗斯福接着说:“我也能。”
看懂了吗?罗斯福把建立潜艇基地的计划告诉朋友了吗?你从哪儿知道的?
罗斯福拒绝了朋友,但是他并没有正面的拒绝,而是采用了一种委婉的方法,这里就体现了语言的艺术。像这样体现语言艺术的经典故事,古今流传的很多,刚才大家读的故事是白话文,今天我们要读一篇古文,也叫文言文――杨氏之子。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原籍彭城郡(今江苏铜山)世居京口(今江苏镇江),南朝宋文学家。著有《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幽明录》等。
1.会认本课2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按节奏读准、读通古文。
3.了解古文的意思。
第一课时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题:姓杨的人家的儿子。《杨氏之子》选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杨氏之子
平诣
yì
造诣
旨诣
qín
禽
禽兽
家禽
诣
飞禽
liáng
梁
结构:上下
音序:L 部首:木
组词:栋梁 梁山
书写指导:上部稍紧凑,下部“木”横长托上,撇捺舒展。
yì
诣
结构:左右
音序:Y 部首:讠
组词:造诣 旨诣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讠”点斜折短,“旨”上大下小,左右要紧凑。
qín
禽
结构:上下
音序:Q 部首:人
组词:飞禽 禽类
书写指导:上部“人”字舒展以盖下,“离”首横要短。
字词检测
生字新词我能读准确。
甚至 聪惠 家禽 造诣
梁国 应(yìng)声答曰
为(wèi)设果
杨氏之子
你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吗?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在作者的眼中,杨氏之子是个怎样的孩子?
杨氏之子是一个聪惠、好客,待人有礼貌,思维敏捷、机智的孩子。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杨氏之子的称赞。
再读体会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想想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你觉得他是一个怎样的小孩?
杨氏之子
聪明机智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 课文。
2.体会杨氏之子语言的巧妙之处。
3.体会杨氏之子的聪惠。
第二课时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思考:作者在课文开头是怎样称赞杨氏之子呢?
很
同“慧”
(句意: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孩子很聪慧?为什么说他聪惠?
(先读读句子,并画一画,然后小组交流,体会语言的巧妙。)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拜访
他的,指孩子
就,于是
(句意: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的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为设果,果有杨梅。
给
摆放,摆设
思考:
(1)联系上下文说说,谁为谁设果?
(2)从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是孩子给孔君平设果,从中体会到孩子很有礼貌,很会招待客人)
朗读课文,思考:孔君平是怎样逗孩子的呢?孩子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说
给……看
没有
古时对男子的敬称,这里指孔君平。
(句意: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思考:
(1)你是怎样体会孔君平所说的语言是幽默呢?
孔君平指着杨梅对杨氏之子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孔君平由杨梅而联想到小儿家的姓,就给杨家小儿开了一个玩笑,语言很风趣幽默。
杨梅
(2)孩子又是如何回答的呢?
杨家小儿听出了孔君平的话外之意,并立刻做出反应,知道客人在拿自己的姓开玩笑,所以马上由孔君平的姓联想到孔雀,所以用孔雀和孔君平开了个玩笑。
体会杨氏之子的话外之音:
(1)杨家小儿的回答妙在他听出了孔君平的言外之意,他的意思是说杨梅不是我家的水果,孔雀不是您家的鸟,他间接否定了孔君平的说法。杨家小儿的意思是说如果您认为杨梅是我家的水果,那孔雀就是您家的鸟。
(2)比较:孔雀是夫子家禽。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体会孩子语言的婉转。既表现了应有的礼貌,又反映出孩子思维的敏捷,机智幽默)
【译文】
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非常聪明。有一天,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孩子马上回答说:“我可没听说孔雀是先生您家的鸟。”
课文结构
总述——杨氏之子聪明
杨氏之子 孔君平:此是君家果 绝妙回答
儿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
《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九岁男孩风趣幽默、机智巧妙地应答他人的故事。
课文主旨
1.杨氏之子的回答是多么巧妙啊!提问:如果换做是你,你会怎样回答呢?
2.引导学生思考:孔君平听了杨家小儿的回答,孔君平会怎么想?神情、动作怎么样?会怎么说?拿起你的笔写一写吧。
名人机智对答小故事
1. 外国记者曾经问周总理,别的国家都叫“公路”,为什么你们国家叫“马路”,周总理巧妙地回答:“因为我们国家走的是马克思主义的道路。”
2.有一天德国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正巧在一条狭窄的小路上碰上了一位反对他的批评家。那位傲慢无礼的批评家对歌德说:“你知道吗,我这个人是从来不给傻瓜让路的。”机智敏捷的歌德回答说:“而我却恰恰相反。”说完闪身让路,让批评家过去。
小儿盗酒
孔文举有二子,大者六岁,小者五岁。昼日父眠,小者床头盗酒饮之。大儿谓曰:“何以不拜?”答曰:“偷,哪得行礼!”
推荐阅读
译文:孔文举有两个儿子:大的六岁,小的五岁。有一次孔文举白天睡觉,小儿子就到床头偷酒来喝,大儿子对他说:“喝酒为什么不先行礼呢?”小的回答说:“偷来的,哪能行礼呢!
《小儿盗酒》这篇文言文,语言简单易懂,诙谐幽默,读起来朗朗上口。请思考:这则故事表现了小儿怎样的特点?
(表现了小儿天真、调皮、可爱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