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16.田忌赛马
赛马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如果自己的上、中、下三等马都比对方的马差很多,那还有取胜的可能吗?你一定很想知道吧!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孙膑是如何帮助自己的好朋友田忌在这种情况下取胜的吧。
孙膑:(生卒年不详),其本名孙伯灵,是战国时期军事家,是孙武的后代。
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被齐威王任命为军师,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
1.会认本课“策、荐”2个生字,会写“赢、拳、擦、策、荐”5个生字,会写“赏识、脚力”等8个词语。
2.整体感知课文,并能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把故事讲清楚。
第一课时
计策
cè
策
策略
推荐
jiàn
荐
举荐
毛遂自荐
对策
yíng
赢
结构:上中下
音序: Y 部首:贝
组词: 赢利 赢余
书写指导:“亡”要稍扁,横长,“口”扁窄。
quán
拳
结构:上下
音序: Q 部首:手
组词:拳头 握拳
书写指导:上部两横短,撇捺舒展,“手”与上部结构紧凑。
cè
策
结构:上下
音序:C 部首:?
组词:策略 上策
书写指导:“?”覆盖下方,下部撇捺舒展。
字词检测
我会词语解释。
垂头丧气:
胸有成竹:
得意扬扬:
转败为胜:
形容懊丧、失意的神情。
比喻做事之前已有通盘考虑。
称心如意,多指骄傲自满。
变失败为胜利。
读课文,说说田忌两次赛马过程。每次赛了几场?怎样赛的?赛的结果怎样?
田忌两次赛马的经过。? 第一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上中下三等马,对齐威王的上中下三等马,三次比赛下来,田忌输了;第二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分别用下等、上等、中等马,对田忌的上等、中等和下等马,结果赢了。
田忌转败为胜的原因是什么?
在孙膑的帮助下,调换了马出场的顺序。
田忌和齐威王失败的表现:
(1)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2)齐威王有点儿心慌了。
(3)这下,齐威王目瞪口呆了。
“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胸有成竹”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慧。读这句话时要用十分坚决的语气,表现出孙膑很有把握的样子。
(提示:从人物的神态和语言来分析人物。)?
在第一次的比赛中,田忌失败了;在第二次的比赛中转败为胜是因为换了一种思维方式。
田忌赛马
第一次比赛 第二次比赛?
齐威王 上 中 下 上 中 下
田忌 上 中 下 下 上 中
结果
齐(胜)田(败)
齐(败)田(胜)
理解田忌赛马转败为胜的原因,并抓住人物的神态、语言、心理,品读人物形象。
第二课时
他们把各自的马分成上、中、下三等。这一次,他们都依次派出上等马、中等马和下等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三场比赛下来,田忌都失败了。田忌觉得很扫兴,垂头丧气地准备离开赛马场。
朗读课文,思考:第一次赛马,齐威王为什么能取胜,田忌失败后有什么表现?
体会“扫兴”“垂头丧气”。
“扫兴”“垂头丧气”写出了什么?
(“扫兴”“垂头丧气”形象地写出了田忌赛马失败后的样子。)
田忌经常同齐威王及贵族们赛马。孙膑看了几场比赛后发现,大家的马脚力相差不多,而且都能分成上、中、下三等。
从孙膑的话可以看出他是怎样一个人?
孙膑所说的话表明他是个善于观察的人。
一天,孙膑对田忌说:“将军,我有个办法,保证能让您在赛马时获胜。”
“有个办法” “保证”说明孙膑早已有了计策。
感悟孙膑的语言。
(1)孙膑说:“一匹也不用换。”
说明孙膑已成竹在胸。
(2)孙膑胸有成竹地说:“将军请放心,按照我的主意办,一定能让您赢”
孙膑的话表现了孙膑过人的智慧和必胜的信心。
思考:
第一场赛马胜利后的田忌是如何表现的?
田忌输了,但他不动声色,一点儿都不着急。
田忌相信孙膑会让他取胜。
比赛结果,田忌胜两场输一场,赢了齐威王。
还是原来的马,只是调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可以转败为胜。
思考:第二场比赛的结果如何?原因是什么?
孙膑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人。
田忌赛马胜利的结果说明孙膑是个怎样的人?
课文结构
田忌赛马
初次失败——再赛获胜
孙膑:善于观察,善于思考,足智多谋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战国时期齐国大将田忌和齐威王赛马,田忌连输三场,孙膑看了比赛后帮助田忌调换马的出场顺序,取得第二次比赛的胜利的故事。表现了孙膑的足智多谋的特点。
课文主旨
1.两千年前的这个故事一定给了你很大启发,说一说你的收获是什么。?
2. 以后我们遇到什么事,要善于观察,善于分析,调整思路,扬长避短,敢于打破常规,认真思考,抓住要害。
历史上有不少像“田忌赛马”这样以弱胜强的故事,找一找,和同学交流。
秦晋两军隔淝水为阵,谢玄采用激将法,派人对苻融说:要秦军稍向后退,在淝水岸边让出一片战场,以便两军决战。当时秦军诸将都认为应坚守淝水,不让晋军过河。但苻坚却认为可以铁骑数十万向水逼近而杀之。苻融按照苻坚的命令,号令三军后退,不料命令一下,全军立即骚动,人心惶惶,朱序又在阵后大呼:“秦军败矣!”于是,苻坚的几十万大军不战自溃。
谢玄指挥八千晋军乘机渡河,挥刀砍杀,秦军争相逃命,苻融企图稳住阵脚,但混乱中马被绊倒,被晋军杀死。秦军大败,自相践踏而死者“蔽野塞川”,侥幸不死者,“弃甲曳兵”听到“风声鹤唳”,以为晋军追到。一路上“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苻坚也身中流矢,舍弃了乘坐,单骑逃回淮北,搜集残部,溃退洛阳,百万大军,只剩十余万残兵了。至此,苻坚南侵的美梦彻底破灭,回到长安,不久也就国灭身亡。
马陵之战
公元前343年,魏惠王派兵大举进攻韩国。韩哀侯异常忍慌,派人星夜求救于齐。于是,齐任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统兵数万去救韩国。孙膑决定改变战术,以计胜之。第二天,他让军士把为10万人做饭用的锅灶减为5万人的,第三天减为3万人的,以此迷惑魏军。魏军果然上当,将军庞涓亲率精锐骑兵, 昼夜兼程地沿着齐军的方向猛追不舍。齐军在马陵设伏,果然魏军在黄昏时分赶到了马陵道。齐军万箭齐发,魏军大败。庞涓也死于乱军之中。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马陵之战。
推荐阅读
《马陵之战》孙膑利用庞涓急功近利的弱点,用减灶法,诱敌深入,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