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雨中曲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6雨中曲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花城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02-21 12:0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雨中曲
教学内容分析:电影《雨中曲》中主题歌《雨中曲》旋律简单、轻快,瞬间直入人心。其歌舞电影幽默、愉快的艺术形象也引起大众的感情共鸣。相关的故事内容是:男主角“唐”在吻别自己爱慕的姑娘“凯西”之后,内心充满了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冒着滂沱大雨在雨中热情欢唱和洒脱舞蹈。在这段场景中,男主角没有将伞撑在头顶,而是将伞作为道具,在雨中的大街上纵情高歌跳舞,唱起那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雨中曲》。他流连于雨中的街道,直到警察前来阻止,他才很绅士地把伞送给无伞的过路人,独自继续在雨中散步。男演员金·凯利那极具磁性的声音和高超的舞技向观众展现着一个热恋男子的热情与欢乐,这一段影像深深地感染了人们,成为歌舞影片中的传世经典片段。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对音乐极富想象。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音乐乐理知识和音乐审美能力。这一课,我是从“在雨中”情景表演开始引入。听雨中曲,并结合音乐分组进行创作表演,同学研讨,分享作为展开学习和尝试创造。观赏歌舞电影《雨中曲》中金·凯利先生的精彩歌舞表演作为比较、总结和提升。感受四、五十年代好莱坞歌舞电影的唱跳特点。明白音乐对电影人物的心情或故事情节起到的限制和催化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音乐舞蹈的魅力。
教学目标:
1、欣赏电影《雨中曲》的主题歌部分,感受四五十年代,好莱坞歌舞影片唱跳结合的特点。
2、认识美国乃至全球的舞王金.凯利。
2、明白电影音乐对人物心情或电影情节的刻画起到的限制或催化作用。
3、尝试创编自己的微歌舞情景表演。
教学重难点:
2、研究并体验电影音乐对人物心情或电影情节所起到的限制和催化作用。
3、尝试参与表演自己的小小微歌舞情景剧。
教学过程:
引入:情景表演“在雨中”。要求学生分小组自导自演。
放下雨的声效音乐和在雨中的一些图片
学生分组研讨并组织表演。
分享表演并研讨表演的灵感来自于什么,在雨中的心情如何?
教师小结:在雨中,我们经历过很多不同的事情,有过很多不同的心情,甚至在同一片雨天下,每个人会有不同的心情体现。
欣赏《雨中曲》的音乐。
播放《雨中曲》音乐给学生欣赏。
提问:请设想在这段音乐里,我们在雨中会是怎样的心情?(愉快)会在雨中做些什么?(玩水、跳舞、爽快的淋雨。。。。。。)
研讨是什么因素限制了我们在雨中的心情和要做的事情?得出结论:音乐限制了我们的心情及要表演的故事情节。明白音乐对人物心情和故事情节的限制作用。
指导创作:分小组尝试创作自己的微情景剧《雨中曲》
分组讨论确定剧情及小组成员各自表演的角色。
放《雨中曲》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
分组表演
(选一组不放音乐再表演一次)问题:同样的表演,有音乐和没音乐那个更好?为什么?研讨在表演中,音乐对人物心情和故事情节起到的催化、推进作用。
总结提升:欣赏歌舞电影《雨中曲》电影片段。
1、欣赏歌舞电影《雨中曲》
2、介绍舞王金.凯利(这是四、五十年代好莱坞盛行的歌舞电影。《雨中曲》主角金.凯利,是美国乃至全世界的舞王。他以高超的舞技和演技,深受美国人民的喜爱和尊敬。)
3、与自己的创作做对比,在对比中得到提升,感受歌舞电影的魅力。
研讨问题:根据歌舞电影唱跳特点,你们小组的微情景剧可以增加怎样的表演手法来为表演加分?
如果由你来做一个歌舞电影的编导,歌舞电影要达到怎样的效果?( 3 )
1、尽情的唱歌。
2、尽情的跳舞。
3、音乐、舞蹈或故事情景跟人物所要表达的心情的高度吻合。
五、完善自己的微歌舞情景剧表演。
根据研讨的结果,丰富自己的表现手法,跟舞王凯利.金饰演的《雨中曲》主角“唐”一起快乐的雨中吹口哨,散步,跳舞,唱歌。
六、课后拓展:好看的歌舞电影让我们大饱眼福和耳福。这里有可供观赏的好莱坞十大经典歌舞片的清单,同学们喜欢的话,可以在课后去观赏。
一、《绿野仙综》Wizard of Oz (1939)
二、《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 (1952)
三、《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 (1965) 1966年奥斯卡奖
四、《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 (1951) 1952年奥斯卡奖
五、《西区故事》West Side Story (1961) 1962年奥斯卡奖
六、《红菱艳》The Red Shoes (1948)
七、《奥利佛》Oliver(《雾都孤儿》) (1968) 1969年奥斯卡奖
八、《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 (1964)
九、《窈窕淑女》My Fair Lady (1964) 1965年奥斯卡奖
十、《燕特尔》Yentl (198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