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
一、设计依据与构想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是本章的基础内容。因为涉及到学生自身的问题,学生会比较感兴趣,但因为肾的结构比较复杂,学生缺少感性认识,学习起来会感到有一定困难。于是通过生活中录像片段倒入新课,激起学生在观看肾病患者为什么要这样的一种求知欲。通过对猪肾的实物观察、讨论和交流,完成对肾结构的学习。针对肾单位的结构这一教学难点设计了制作模型这一活动,让学生于动手实践过程中充分理解、记忆肾单位结构的相关知识,同时直观化地了解肾单位的功能,为下节课打好基础,铺好路。在动手实践中产生创新意识,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 ,由“独立学习向合作学习的转变”。
二、教学背景分析
1 、学习内容分析
《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是江苏教材初中生物第二册第十一章“人体内的废物排入环境”第一节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内容有:( 1)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2)泌尿系统的主要器官——肾脏。
教学重点: 1、说出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描述肾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难点:描述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情况分析
初一学生经过一个多学期对生物学的学习,已经有了关于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等人体生理的基础知识,具有了一定的识图能力、观察能力,对“肾”、“膀胱”、“尿”等在生活中已获得了一些感性认识。但是,初一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理解能力较弱,肾单位的各部分结构特点和彼此间的关系微观抽象,是学生学习本节课的难点。
三、教学目标设计
知识目标
1 、说出人体泌尿系统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2 、描述肾脏的结构和特点。
3 、描述出肾单位的结构和功能。
能力目标
1 、通过对肾脏实物的观察,提高观察能力。
2 、通过肾单位模型的制作,形成相应的发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 、通过实验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 、通过了解肾透析、肾移植等泌尿系统病人的社会现状,关注与生物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关心他人、关注健康、热心公益活动意识。
四、课时:1课时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了解学生关注的问题,肾脏移植。
学生上网查询或了解身边的人的肾病。
让学生重视对肾脏等泌尿系统的爱护 。
导入
展示课件 :
全身浮肿的尿毒症病人;
母亲为患尿毒症的女儿献出自己的肾脏。
边听边看。
观看。
从生活中的现象引入,让学生听一听、看一看,激发兴趣。 了解有关肾透析、肾移植等社会现状,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新课
泌尿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展示模型:泌尿系统的组成。
展示课件: 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
提问:泌尿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各有什么功能?最重要的器官是什么?为什么?
观察。
看书思考。
进行直观教学,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学习模式,通过设计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展示课件: flash 演示 泌尿系统组成示意图。
依图回答: 泌尿系统各器官名称与功能。
及时反馈,检测自主学习效果,查缺补漏。
讲述 :请指出自身肾脏的大致位置。
观察。
依图和生活经验指出自身肾脏的大致位置。
明确肾脏在身体的位置。
探究活动一:观察猪肾的外形 提问:
1 、肾脏什么颜色?外形像什么?
2 、是否有管道与肾脏相连?分别是什么?
五人一组观察猪肾脏外形并 回答。
观察实物,增强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探究活动二:解剖猪肾。提问:
肾脏 由几部分构成?各有什么特征?
输尿管与肾脏的哪一部分相连?
展示课件: 肾脏纵剖面模式图。
五人一组观察猪肾脏纵剖。
回答、讨论。
填出相应的结构名称。
训练观察能力
训练概括能力。
肾单位
探究活动三:观察肾单位
展示课件:肾单位的显微照片。
讲述:每个肾脏由 100多万个肾单位组成。
观看。
听
观看。
将微观抽象的重点知识转变成宏观、形象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课件展示:肾单位的结构。
展示自制肾单位模型图
依图回答 肾单位的结构,讨论肾小球、肾小囊、肾小体的特点。
借助于多媒体,引导学生观察讨论,把微观抽象的知识传授转变成生动而形象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自制肾单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课堂反馈
课件展示
拓展延伸
模型方法:请用红、黄两根毛线摆出肾单位中肾小球、肾小囊及肾小管三者正确的位置关系。(即肾单位的平面示意图)
两人一组,合作完成。先讨论设计,再动手操作,最后用胶条粘在白纸上。
动脑设计、动口讨论、动手操作,提高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 产生创新意识。为下节课学习“尿液的形成”时,做拼图游戏做准备。
鼓励、评价。
展示成果。
教师的鼓励评价,增加学生的成功感和自信心。
课外思考
1 、血液流经肾脏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 、如何保护好我们的肾脏?
思考。
开放式结束,让学生带着问题出课堂。第一题为下节课的学习埋下伏笔,第二题与开始呼应。
教师自身教学效果评价分析:
本节课通过小组探究活动,充分体现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同时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相关知识,将微观抽象的内容变得宏观、具体,极大地调动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主体参与性。通过分组观察猪的肾脏实验,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训练了观察能力与思维能力。用自制的肾单位模型,帮助学生理解了难点。展示肾衰患者的录像,使学生初步形成关注社会、关注健康、热心公益的意识,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