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检测题
一、单选题
1.抗生素能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影响细胞膜的功能或抑制蛋白质的合成等途径有效地杀死某些细菌或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近年来,一些细菌对抗生素的抵抗能力不断增强,根据达尔文进化论的理论,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A.抗生素的质量比过去差
B.抗生素使细菌产生了抗药性
C.细菌为适应这种药物而产生了抗药性变异
D.细菌中原来就有一些适应抗生素的个体,并继续生长生殖
2.思想家老子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最切合( )
A.营养类型与生活习性 B.生存环境和运动方式
C.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 D.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
3.18世纪的英国曼彻斯特地区山清水秀,这里的桦尺蠖大多数是浅色的,少数是深色的。100年以后,工业污染把树皮熏成了黑褐色,深色的桦尺蠖成了常见类型,浅色的却成了少数。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
A.黑烟将桦尺蠖熏成了深色 B.浅色桦尺蠖迁出,深色的桦尺蠖迁入
C.浅色桦尺蠖变成深色的桦尺蠖 D.环境对桦尺蠖体色选择的结果
4.关于植物的进化,正确的是
A.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B.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C.苔藓植物→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D.藻类植物→
5.达尔文认为,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
A.生存竞争的结果 B.遗传和变异的结果
C.自然选择的结果 D.过度繁殖的结果
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与人工选择、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选项是( )
①鲤鱼品种少,而金鱼品种很多,说明金鱼的进化速度快
②人工选择的生物能够向着人类需求的方向发生变异
③人工选择能快速进行,短期内会产新的物种
④自然选择进行得十分缓慢,经过许多亿年才进化成今天丰富的生物界
⑤在自然界生物的进化中,两种方式同等重要
A.③⑤ B.①②③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7.奶牛产奶多是
A.适应环境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存竞争的结果 D.人工选择的结果
8.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理论认为,与现在的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中不含有( )
A.水蒸气 B.氧气 C.甲烷
9.关于生物的进化,叙述错误的是( )
A.人类是由现代的类人猿进化的 B.生物是由水生进化到陆生
C.人类的进化经过了简单到复杂的顺序 D.生物由低等进化到高等
10.用达尔文的进化论观点分析,动物的保护色是( )
A.人工选择的结果 B.自然选择的结果 C.生存斗争的结果 D.环境变化的结果
11.把蜗牛、海葵、蜘蛛分为一类,把锦蛇、青蛙、麻雀分为一类,这是依据 ( )
A.体温是否恒定 B.生殖方式的不同
C.受精方式的不同 D.脊椎骨的有无
12.下列关于生物进化总趋势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从单细胞到多细胞 ②从体型小到体型大 ③从简单到复杂
④从低等到高等 ⑤从陆生到水生 ⑥从体内无脊柱到体内有脊柱
A.①③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③⑥
13.图所示的进化树,简要表示了几种生物类群之间的关系。从进化树我们可以推测
A.在地层中出现最早的生物是e B.b类生物一定比d类生物高等
C.a类群生物体结构比f类群复杂 D.与f相比,c更可能是水生生物
14.下列生物进化顺序中错误的是( )
A.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 B.两栖类→爬行类→鸟类
C.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 D.鱼类→哺乳类→爬行类
15.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脊椎动物的进化历程: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B.人工合成牛胰岛素证明了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大分子有机物
C.人类进化的大致历程是:部分古猿下到地面→使用、制造工具→大脑发达→直立行走→产生语言
D.许多现代科学为研究生物进化提供了证据
16.养牛场要想培育产奶量高的奶牛,最好的育种方法是( )。
A.进行杂交 B.诱导染色体变异 C.人工选择培育 D.诱导基因突变
17.下列有关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生存斗争现象普遍存在
B.自然界的生物通过生存斗争获得食物和生存空间等条件
C.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中,环境起选择作用
D.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不利变异与进化无关
18.米勒实验证明了( )
A.小分子有机物可能在原始大气中形成 B.原始生命的出现
C.原始多分子体系的形成 D.原始大气的形成
19.由于真菌感染而使某森林中所有树干的颜色都变成了灰白色,多年以后,此森林中不同颜色的蛾类最可能的变化结果是下图中的( )
A.B.C. D.
20.下列对“长颈”的叙述不符合生物进化理论的是( )
A.“长颈”性状是可遗传的 B.是通过遗传物质的变异而获得的
C.是长期锻炼加强而获得的 D.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二、综合题
21.某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如表:
地层 形成化石的生物
甲地层 恐龙蛋、始祖鸟、龟
乙地层 马、象牙、犀牛
丙地层 三叶虫、乌贼、珊瑚
(1)化石是研究生物________?最直接的证据.
(2)分析表格可知:________?地层地质年代最远,因为该地层中形成化石的动物都比较________?(填“低等”或“高等”);________?地层地质年代最近,因为该地层中形成化石的动物都比较________?(填“低等”或“高等”).
(3)由此可以初步推断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的排列应是________?.
22.综合运用
世界上每年有大面积的农田、草原和森林遭受病虫害、鸟害、鼠害。在农业生产上,防治害虫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一种化学农药在刚使用时杀虫效果很好,但该化学农药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却渐渐失效。
(1)理论联系实际,初步运用所学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论观点对这种生产实际问题进行原因分析________
(2)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出解决防治害虫这个问题的初步方法______ (至少写出3种方法,答题模式:方法+举例)。
参考答案
1.D2.D3.D4.A5.C6.C7.D8.B9.A10.B11.D12.A13.C14.D15.D16.C17.D18.A19.D20.C
21.进化 丙 低等 乙 高等 丙、甲、乙
22.理论上,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理论的核心观点是“适者生存”。实际上,农药使用初期,害虫因不适应被杀死,农药杀虫效果很好;农药使用后期,害虫因渐渐适应而存活,农药杀虫效果渐失 A.物理防治法,如灯光诱捕等。
B.化学防治法,如新药喷杀等。
C.生物防治法,植物防治如种植抗虫转基因作物等;动物防治,如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微生物防治,如等以菌治虫等。
D.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法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