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3)生物:2.1《人体的稳态》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必修3)生物:2.1《人体的稳态》课件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7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0-09-29 20:4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描述体温调节过程学习目标(第一课时)积极思维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物质交换如图所示分析:请用箭头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组织液血浆淋巴1、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1、体液的组成2、细胞外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存在于细胞内的称为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外的称为细胞外液。体液细胞内液:存在于细胞内的液体细胞外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态环境,这个液态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体内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发生物质交换 2、内环境人体内的代谢活动都是通过酶促反应来完成的,那么,酶活性受哪些因素影响? 请思考:1.血浆的含水量在90~92%之间。
2.人的正常体温在37 ℃左右。
3.人体血浆在37 ℃的渗透压在770KPa左右。 3、稳 态如果内环境的酸碱度发生显著改变,酶的活性将受到什么影响?
请思考:稳 态 的 意 义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稳 态 的 维 持——反馈调节正反馈:使输出进一步增强负反馈:使输出减弱心血管中枢心率减慢,心输出量减少什么是内环境的稳态? 在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调控下,通过人体自身的调节,机体会对内环境的各种变化做出相应的调整,使得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称为稳态。调节之一:体温调节什么是体温?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怎么测量?通常用直肠温度、口腔温度和腋窝温度来表示体温。直肠温度:36.9~37.9口腔温度:36.7~37.7腋窝温度:36.0~37.4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体温过高、过低都会影响酶的活性,导致生理功能的障碍,甚至造成死亡。
意义:如:人
T < 22℃→心跳停止;
T > 43℃→酶变性而死亡;
T = 27℃→低温麻醉。体温保持恒定散热增加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产热减少散热辐射-皮肤与环境的温差
对流-空气或液体的流动
传导-接触的温差
蒸发-不显汗和发汗产热1、内脏的活动;肌肉的活动;
2、激素的影响(甲状腺素、肾上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都会根据机体代谢的需要而促进热。)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传入神经传出神经传出神经减少散热皮肤血管收缩皮肤立毛肌收缩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肾上腺分泌肾上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汗腺分泌血管平滑肌舒张增加散热垂体  体温恒定是不是意味着,每个人的体温时刻相同?体温存在个体差异。但相差一般不会超过1℃1.体温的昼夜变动
2.年龄
3.性别
4.肌肉活动体温的正常波动 性别差异
1)成年女子体温平均比男子高0.3℃。
2)女子体温随月经周期而产生周期性变动。排卵日最低(约低1℃)。 女子基础体温变动曲线生理性调节是否可以无限制地调节体温?  有局限性,因此必须避免在寒冷和高温环境中停留过久(行为性调节) 小结:内环境
稳态及稳态的生理环境
人的体温及其意义
体温的调节作业《生物学习册》
P5~7全部内容
P8~12全部选择题